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288056
村支书
严大嘴的钱从何来,
严大嘴的钱从何来,一组数据可以基本说明个大概齐,据媒体报道,2002年严大嘴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才注册成立,当年的产值是20亿,有报道说严大嘴的资产“一年翻8倍”,在2005年的“胡润富豪榜”上,严的资产总额是125亿,125亿的1/8就是16亿左右,就是说,直到2004年,严大嘴的资产总额不过16个亿,2005年竟突然“急升”了110亿之巨。所以,有公开资料惊呼,严大嘴的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发展速度,2003年为1300%,2004年为500%,资产从何而来?答案很简单,从国有资产来。
  
  据报道,严大嘴三年内先后收购了价值500多亿元的31家国有大中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发展到115家,那么,只要是小学生都会算账,直到2004年,严氏企业的资产总额不超过16亿,却能够在短短3年内吞下价值500亿元的3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谁给他的钱,答案是“不要钱”,即所谓“零成本收购”,凭什么“零成本”呢?据严大嘴自己说,因为其“融入了政府”,其“融入”的方式是“为政府分忧”,如何分忧呢?说是严大嘴“掏钱垫资”为地方政府建设各级官员极为可望而因缺乏资金不能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大马路、大广场之类,称为“BT(建设-移交)模式”,各级政府的“政绩”彰显出来了,GDP也上去了,“垫资”的钱再分期还给严大嘴。这样,严大嘴用承诺BT为地方“建设”,换取了地方政府将国有企业拱手奉上,表面上看,“很公平”。
  
  但是,热门还是想算账,“垫资”是要“垫”出钱来的,真金白银,否则材料、人工、水电、拆迁,哪一样不是钱,一个资产只有不到16亿的企业,为能够拿到价值500亿的国有资产,需要“垫资”多少,又能够“垫资”多少。今天的一则报道让草民开了眼界,如同“零成本收购”一样,严大嘴玩的还是“零成本BT”,还是“不要钱”,为什么呢。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严大嘴在江西景德镇的大规模收购国企当作收到江西省国资委重权出售阻击后,记者开始对严大嘴的收购行为展开“扒粪”行动,一些真相开始露出水面,当初景德镇政府与严大嘴的“收购谈判”竟然“出人意料地顺利”,根本没有商业活动中激烈的讨价还价,为什么呢,因为严大嘴也要在景德镇搞BT,“关于城建的协议与太平洋承担其他城市建设的所有协议如出一辙,这样的垫资建设模式使得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政府能够先引资建设城市,再逐步还清费用。”,然而,这次严大嘴遇到“明白人”了,一位官员对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真谛“你仔细看一下条款,他根本就不用出一分钱!”。
  
  这个运作的轨迹是这样的:不公开招标→无竞争→造价几乎是招标的两倍→造价分解: 35%-利润,35%-政府建成后的付款,30%-当地银行贷款。在两倍利润的保证下,凭借“当地银行”的贷款,严大嘴不费一分一厘在净赚39%的情况下,还坐收了价值若干亿的国有企业资产,据报道,严介和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也曾承认,所有的城建项目都是在零招标,零竞争情况下获得的,利润不低于35%,而且所有的钱都在当地“解决”,太平洋是不可能出一分钱的。当地银行界人士透露,协议的太平洋一方并不是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而是其下属子公司江苏太平洋建设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只有500万元,但是,光是被“零成本收购”的企业之一景德镇焦化总公司净资产就达六七亿元,去年一年的销售收入达17.6亿元,上交税金1.1亿元,占整个景德镇市财政收入的十三分之一强。(《第一财经日报》),好家伙,人家称嗜血的鳄鱼为“大嘴鳄鱼”,可以吞食一只野牛,而区区500万注册资金的严氏子公司,却要吞下数以十亿计的多家国有企业,简直是“大嘴蛇吞象”嘛。
  
  当然,也许有主流经济学界人士会跳出来说,那些国有企业已经是“冰棒”,“一钱不值”地正在“化掉”,不如让严大嘴们吞下去,“化腐朽为神奇”罢。草民还是想算账,如果那些国有企业连硬件带软件真的是“负资产”、“零资产”,怎么会使严大嘴在吞下去的当年,就把其个人资产推举到125亿之巨呢,说明还是蛮值钱,蛮有价值的嘛。
  
  31家价值500亿的国有企业,将严大嘴实实在在地喂肥了,在十数年间“国退民进”的狂潮中,有多少“大嘴”们被喂肥了,有人算过这笔帐么,有机会清算这笔帐么。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