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105255
有狐
嵊州灯下节
嵊州灯下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赤县神州处处张灯结彩、举办灯会。而嵊州则干脆将元宵节叫做“灯节”。
然而,嵊州在元宵前夕的正月十四却还有一个“灯下节”。当地百姓在灯下节这天,还有喝亮眼汤、夜不点灯和“打喜”的独特风俗。
正月十四灯下节,寓意灯下黑。这天下午,太阳还未下山,家家户户早早烧起“亮眼汤”,赶在天黑之前喝下。明明是晚餐,不说吃而叫喝。亮眼汤的做法是,青菜切细加年糕用清水煮成,不能用油炒,也不放猪油。青菜要绿,绿色象征清爽,眼睛看出去清爽即寓意“亮”。年糕切成筷子似的条形,长约寸半,暗喻眼睛。年糕在水中清烧不会起糊,眼睛不糊即好,寓意没有毛病。民间有“喝过亮眼汤,眼睛亮堂堂”的俗谚。
十四夜喝过亮眼汤就早早关门睡觉,忌点灯。《清稗类抄》“月忌”条:“十四为月忌,有‘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炼丹’之谚。术家谓为廉贞独火,故为月忌。”又按“九宫”推算,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中宫,中宫是星位之极,专制时代认为至尊,臣民所当避忌。此日忌动土、婚嫁、安葬,除亲戚往来外,不宜点灯。命书中有“杀人中宫,诸事不吉”的法说。正月为一年之首,十四又是三人中宫之中位,是个大忌日子。人们为了趋吉避凶,夜里不点灯烛,寓意少惹麻烦。
所谓“打喜”,是由那些相关的人家单独举行的。有“打生”与“打果”之分。
过去女子婚后一二年不怀孕者,认为她冲撞了什么神道。就在正月十四这天去拜过城隍或乡主菩萨,向菩萨忏悔自己的罪过并许愿求子。夜里,到预先选好的果园里点起香烛,不孕者拜过天地菩萨和花神土地,爬在一棵年年旺生的果树上,(最好是枣树,寓意早生。忌无花果树),由她的姐妹或夫家姑娘用竹棒打她,边打边问:“生不生?”不孕者答曰:“生,生了。”意在讨个彩头,像果树那样,子孙满堂。此谓“打生。”
如果自家没有果园或果树,就得提前几天去“买”来果园,在拜花神土地时,增烧一卷“买园契约”和纸钱。事后就“卖”还给园主人。假如没有“买”过,就意味着媳妇今后要另嫁他人或混进别人的野种。
果园几年不旺生,也要在十四夜举行打喜,亦即“打果”。做法是园主人挑选一对生育旺盛的年轻夫妻,妻子爬在果树上,丈夫点起香烛拜过花神土地,烧过纸钱后,操起一柄斧头或柴刀,大喝一声:“你这××树,不生果子,种你何用,不如砍了!”说着上前砍树,砍上一二刀,妻子在树上连声叫道:“生了,生了。”
打人盼生是以果喻人,打果是以人喻树。据说这天行路人远远看见香烛,就要低头快走或绕道避开,不能去偷看人家打喜,否则就不灵验。
这一风俗源于何朝何时已不可考。“落地唱书”的剧目中多处出现“灯下节”的台词。如《童养媳回娘家》:“十三乃是杨公忌,十四是具灯下节,十五是个元宵节……”。“落地唱书”是越剧的前生,起源并盛行于清中晚期。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从这点分析,灯下节的风俗在清中晚期或之前已经形成。
(施钰兴)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