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汇?
外汇就是外币,即外国的钱呗。是的,对于我们这些不搞经济理论的普通人来说,这么理解也对。不过要彻底理解什么是外汇,得先从什么是钱说起。也就是问,什么是货币?
这好像都背过,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那么,你手上拿的那张淡红色的有毛泽东像的纸,上面写着一百元的,是什么商品?商品是可以拿来用的、吃的、穿的、消费的......那张纸用来叠一架纸飞机好像还小了点,值一百元吗?
其实,纸币不是商品,它只是一张借条,一张从国库里开出来的借条。如果把一个国家看着一间公司,那么国库就是出纳的保险柜。事实上,拿着这张淡红色借条的人随时都可以到这个保险柜里取出价值一百元的金子。当然,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时代的说法。不过,借条的作用还是没变。谁欠这张借条的钱,就盖谁的章,就该谁签字。因为是毛泽东开了这家公司,所以他的头像就算是签章吧。你看看美元的钞票上印的,不也是华盛顿董事长先生吗?当然,最终承担这债务的还是现在的政府,找毛泽东和华盛顿是没用的。
事实上,现在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货币只是一个价值符号,其本身根本不值钱。只要你记住,你拥有的钱就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借据即可,是有价值的债券。因为所有人都认这债券,所以你可以把它当作支付手段,清算你和其他人的债权债务。
因此,外币就是外国政府欠你的债。你手上有外币就意味着你是这些相关外国政府的债主。你拿着美元便可以找美国政府换黄金,拿着日元就可以去日本市场买钢材,拿着英镑就可以在伦敦炒股票。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货币肯定可以在本国买到东西,但在其他国家能不能买到东西却不一定。这由国家的货币政策、经济实力、政府信誉以及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要知道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硬通货,是由美国的自由货币政策、强大的经济实力、较高的政府信誉以及社会稳定性等条先决件所决定的。相信谁也不会用阿富汗的第纳尔来支付国际贸易中的货款,没人敢要呀。
所以,外币还不能说是外汇。一种货币要成为外汇,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自由汇兑。“外币”与“外汇”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汇”字,自由汇兑的“汇”就是流通的意思,而“兑”则是兑换的意思。如果货币不能自由流通和兑换,那么它就不能称之为外汇。
显然,美元、日元、欧元、港币等是外汇。那么,人民币是外汇吗?目前,我们只能说人民币还不是外汇。因为中国的法律规定人民币只能在本国流通。人民币只能有限度的兑换成其他货币,并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会逐步放开,最终可以自由流通和兑换,成为一种重要的外汇。据说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人民币已经成为硬通货,对此中国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外汇是可以自由流通与兑换的外国货币。它是国际贸易中的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因此,拥有外汇实际上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货物,也可以自由兑换成本国或其他国家的货币。既然货币是政府发行的借条,那么国际贸易中的外币在民间的流通和兑换,事实上就是各国政府之间的债权债务转换。所有的货币结算最终会落到各国政府的头上,成为国家间的债权债务的清算,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清算。国际清算就是要把国家或地区间债权债务算清楚。干这个事的又有好几家,联合国下属有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主要几个大国控股的国际清算银行,还有地区性的泛美开发银行、欧洲货币体系、非洲开发银行等等,哪就说远了。
不过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要讲一下,那就是“外汇储备”。可以这样理解,外汇储备就是一笔应收款,也就是外国政府欠我国政府的债。但这种债权是可以随时动用,以用来购买大批国外货物或清偿国际债务。也只有具备了可随时动用的特性,外债才能称为外汇储备。
国际贸易中的顺差是形成外汇储备的主要力量。如果出口的东西多些,进口的东西少些,自然别人就会欠你的,就产生了债务,形成贸易顺差。贸易顺差或逆差并不是做生意赚了或亏了的概念,而是国家间债权与债务的增减而已。
曾听朋友吹牛时说起什么今年中国赚了美国和日本几百亿美元什么的,真是笑掉大牙。日本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两个客户,我们给他们的东西比他们给我们的东西多些,只是他们欠我们的一些债而已。谁叫他们是客户呢,可以拖我们的款。在外贸业务中,你不也常常压供应商的款吗?到时候还不是要给。只不过不同的是,外汇储备这种欠债可以随时动用,有点儿掌握着主动权的感觉。如果中国政府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或美国债券,真会把美国佬吓得够呛。
二,什么是汇率?
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相对比率。一种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会因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利率、经济增长率等的变化而波动。反之,货币汇率波动又会影响该国的进出口、资本流动,并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分工异常发达、各国间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汇率的变动也会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有的国家或地区允许汇率在外汇市场上自由浮动,政府只在必要时进行有限的干预,比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有的则实行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完全由中央银行动用外汇储备控制汇率涨跌,比如中国大陆和香港都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5,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汇率涨到8.50,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1.76美元。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肯定好卖,从而刺激该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汇率跌到8.00,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50美元。高价商品肯定不好销,必将打击该商品的出口。同样,美元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就会制约商品对中国的进口,反过来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却会大大刺激进口。
你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小日本和美国佬总爱叫嚷人民币升值了吧?人民币升值就会大大增加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打击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并反过来刺激中国大量进口他们的商品。同时你也应该明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为什么说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是对国际社会的重大贡献了?如果人民币贬值,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将更糟糕!
正是由于汇率的波动会给进出口贸易带来如此大范围的波动,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行相对稳定的货币汇率政策。中国大陆的进出口额高速稳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当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政府要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不能单单靠政策。还要依靠外汇储备实力作为坚强后盾,特别是对于允许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将为进一步开放人民币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当年,泰国政府动用了三百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稳定泰铢汇率,以抗击索罗斯的进攻,结果弹尽粮绝,最终导致席卷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接攻下东南亚多个外汇市场,最后转战香港进攻港币。但香港政府有八百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他那里啃得动,结果最终大败而逃。
这是题外话。但由此可见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国家的汇率稳定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
三,什么是外汇管理?
前面说过,人民币不可以自由流通和兑换,就连汇率也是紧紧盯住美元。这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所决定的。正式这种货币政策,让我们这些做进出口生意的既省了不少事儿,但又带来一些不便。省事儿的是,绝大多数生意都是美元成交,你几乎不用考虑美元汇率的变化会给你的生意带来什么风险。麻烦的是,每次要用点儿美金就不能随便从兜里掏得出来,特别需要进口大笔贸易时。想洗钱的,更是没门。总之,这种货币政策好坏参半吧。
但国家要真正实施这种货币政策,还真费了不少功夫。汇率的稳定还好办,国库里有大笔的外汇储备。需要外汇的企业多了,美元看涨,央行就从外汇储备中换点儿美元出来。外贸市场的外汇收多了,美元看跌,央行就放些人民币出来,收点儿美元回去。由于不允许人民币自由流通和兑换,根本不需要动用多少外汇储备就能牢牢盯住美元。何况国库里有成千上万亿的外汇储备,够两三次海湾战争的开销了。
可是要控制人民币自由流通和兑换可不太容易。人民币现钞好办,海关不许夹带大量人民币出境,也不准夹带大量外汇现钞进境。最多有些人民币和外币走私,或银行门口偷偷兑换外汇的黑市,成不了气候。可要管住国际贸易企业之间庞大的资金进出就要费点儿事了。想想,全国几十万家外贸企业有上百万个银行帐号,每天都有几十或上百亿美元的资金进出中国大陆,这可怎么管?
放心,中国政府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件事情,那就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它是专门管理外汇进出的法定机构,每一家外贸企业都要和它打交道。当然,光靠外汇管理局一家还没法管住外汇的流通和兑换,它还得拉上银行、海关和税务局一起才能把生意做起来。
为此外汇管理局设计了一套特别的管理制度,目的是监控每一笔贸易的每一笔外汇的进和出。这套制度就叫作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统称为外汇核销制度。外贸企业必须按这套制度去做,否则银行就不给你结汇或付汇,海关就扣你的货,税务局就不给你退税等等。
李战.深圳
李战(lead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