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媒体和美国民主
--------------------------------------------------------------------------------
● 刘伯松(蒙特利尔)
70年代初著名“水门案”供给机密的“深喉”(Deep Throat)闭嘴33年后终于露面。原来他是当年联邦调查局FBI前第二把手马克·费尔特(W. Mark Felt)。
“深喉”今天浮面,美国媒体舆论纷纷,有人赞他是“英雄”,有人骂他是“叛徒”,也有人说美国今天更需要一个“深喉”来暴露布什政府的一些“黑暗勾当”,让世人认清这个号称民主国家的不透明、不民主。
不过,我怀疑:有这个必要吗?有这个可能吗?今天的“深喉”又有何用?他们不是一个一个地露面了,但有谁会理他们?布什总统和围绕他的高官谋士们还不是安然无恙,我行我素?
还记得前财政部长保尔·奥尼尔(Paul O’Neil)、《忠诚的代价》(The Price of Loyalty)吗?
根据奥尼尔,在国安会首次会议中,布什政府就表示要推翻萨达姆。他说:“从很早开始,有一个信念,萨达姆是个坏蛋,非得下台不可。”同时,他还加强地说,总统就职典礼10天后——九一一前8个月——“处理”萨达姆是政府最高重点。
还记得在《华盛顿邮报》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揭发“水门案” 鲍勃·伍德沃德和(Bob Woodward)的《攻击计划》(Plan of Attack)吗?他把发动伊拉克战争日期放在九一一后3个月。
他在书中形容,美国侵占伊拉克,一面由于中央情报局(CIA)认为除非战争,不能除掉萨达姆,一面由于当时CIA局长认为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铁一般的事实。但外交不足,武器不在。
还记得前反恐怖主义协调员李察·克拉克的 (Richard Clark) 的《防备所有敌人》 (Against All Enemies) 吗?
根据克拉克,在2001年9月12日(九一一翌日)的一个会议上,“总统很清楚地胁迫我们,我和我的职员,要把萨达姆和九一一有关的消息带来会议,因为他们在上任前已准备好对付伊拉克的。”
还记得国际特赦组织把美国的战犯(“敌人战斗员”,Enemy Combatant)监狱形容为“21世纪的古拉格”(前苏联的劳改监狱)吗?美国正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都群起谴责和否认,但却没人要求政府调查这个报告,包括所谓“监督政府”的主流媒体。
还记得所谓的“唐宁街备忘录”吗?英国《泰晤士报》2005年5月1日登载一则可以造成弹劾布什总统理由的消息。这是2002年7月22日MI6(相当于美国的CIA)头头和首相布莱尔及其助手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会议的记录。
其中具有致命性的一句:“布什要以军事行动除掉萨达姆,并以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但情报和事实是按照政策要求而设的。”
原来美国在伊战前9个多月已决定侵占伊拉克,并努力在制造战争理由!
“深喉”再多也没用了
上列几例子可以看出,露面“深喉”不仅多,且有证有据,但又有啥用?国会双院不理,主流媒体也不理,人民更不理。这是当前美国民主的真实写照。我们难道相信美国为了在他国推行民主而不得不忽略自己国家的民主进程吗?
九一一后的美国社会,“反恐战争”和“防御恐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关注的议题之一。因此,这些对政府说“不”或“吹哨子”(揭发政府秘密)的人往往被人指控为“不爱国”或“叛徒”。
其次,转达他们信息的主流媒体的可信度空前被人质疑,同时,它们也正在考虑是否继续依赖“匿名来源”的消息。
再其次,今天美国人信息来源主要依靠24小时供应的电视和电台,尤其是电台清谈节目,这些主流媒体很少讨论新闻的来龙去脉。
最后,今天的白宫不但公关拿手,且精于反弹,对那些散播反政府言论的,决不手软,一种“恐惧”气氛笼罩着媒体界。美国三权以外的第四权几乎失去它的监督作用了。
当年克林顿总统因与实习生发生“性关系”而遭国会弹劾(45对55,否决),今天布什总统编制理由发动战争导致家破人亡反而可能被认为美国“伟人”,这怎么说来呢?!
记得当年尼逊总统顾问约翰迪恩(John Dean)在“水门案”高潮时如此警告他说:“我们有了癌症,在总统府周围和内部,而且正在恶化中。”今天美国民主的癌症逐渐地从总统府散布至国会甚至媒体了,国会和媒体如还不尽快清醒,阻止它的蔓延,这个民主可要变质了。
美国众议会司法委员会民主党资深党员约翰·科恩斯(John Conyers)将于星期四(6月16日)召开一个就“唐宁街备忘录”民主党听取会,也许可能启动弹劾行动?
·作者是加拿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