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148426
村支书
周小川当总理也合格★
周小川当总理也合格★

易宪容:周小川当总理也合格★
香港商报2005-5-23 13:47:54
周小川保卫人民币

●‘那是外国人说的,而且是个别人说的,也能当真?’‘那肯定是不行的。’––2005年5月13日在北京回应人民币5月18日升值的传闻。

●‘外部有压力,也不是坏事,说明改革应该走得快一些,各项工作应该抓得紧一些,否则这个矛盾有可能得到积累。’———2005年4月在博鳌论坛谈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

●‘中国人向来不习惯作出某种时间表的承诺,但中国在改革中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胆略和勇气。’––2004年10月在G7会议上接受记者访问时的表态。

●‘你不需要确切地追求登顶的最佳路加,最重要的是确保你每一步都是向上的,换言之即你正在改进。’––在香港金管局发表的学术演讲。

‘TO BE OR NOT TO BE?’用喃喃自语中的哈姆雷特来 类比此时的周小川,可能是再恰当不过了。虽然周自身并没有哈姆雷 特那样‘生存或毁灭’的考验,但 遭遇‘十面埋伏’的人民币汇率, 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来说,却确实 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大问题。

美、欧、日官方的咄咄逼人、金 融大鳄的声东击西、国际热钱的汹 涌澎湃,正洪水猛兽般向周和他身 后的人民币步步进逼。所有这些,都是周的前任所从来没遇过的。

周注定要书写历史––为一个正 在崛起和复兴的经济大国、一个正 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和影响世界 的世界大国,书写全新的央行行长历史。

2002年12月,甫一出任央行行 长,海外媒体就为他列出了首要工 作任务:如何应对外国政府提出的人民币升值要求。

次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 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 郎提案,要求效仿1985年《广场协议》,让人民币升值。

出任新职不足三个月的周小川, 随即公开回应了汇率问题。他表 示,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及汇率水平 大致上是合适的,中国毋须作出改变。不过他也说,放宽人民币汇率 波幅,适时可以研究,有关研究一 直在进行中。这一回答展现了周谨 言但又不失灵活的一面。

真正的战争还在后面。9月初, 美国财长斯诺访华,和周进行了一 小时的闭门会谈,并公开要求中国政府减少对汇率的干预,让人民币 升值,掀开向人民币施压的新一轮 浪潮。

一时间,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呼声 不绝于耳。处于漩涡中心的周,无 论是在什么场合,始终面带笑容, 以平静而坚定的语调传递着同样的声音: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应该循 序渐进,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 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04年10月,周首次受邀参加 G7会议。此次会议被视为‘鸿门 宴’,但周小川抛出一句略显强硬的话,‘中国没有在人民币汇率问 题上改变立场,改变立场是不可能 的!’

今年2月初,周再次参加G7会 议重申,目前并不是中国改革外汇 机制的适当时机。

因为这两次‘鸿门宴’,周被摩 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誉 为‘中国宏观领域首屈一指的思想 家’,理由便是‘在两次出席G7 会议时,他都始终坚持中国在货币 政策上的自主权’。

今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有 关中国可能会‘出其不意’地出台 汇率改革措施的说法‘脱口而出’ 后,人民币何时升值,成为世界最 大的悬念之一。更多投机热钱涌入 中国,美国趁机施压,更有机构敦 促美国国会采取措施,逼迫中国汇 率至少大幅上调25%。

压力最终传递到周小川身上。在 4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及刚刚结束 的财富论坛上,周的表态又融入了不少灵活性,留下诸多想像空间。 他承认,‘外部有压力,也不是坏 事,说明改革应该走得快一些,各 项工作应该抓得紧一些’。

一收一放间,周小川给中国适时 出台汇率改革措施留有了余地,亦 不经意中呼应了温总理的‘出奇不 意’论。

茅于轼:像格林斯潘了

周小川谙熟作战之道:有守有 攻。在保卫人民币汇率顶住外界压 力的同时,他亦主动出击,用灵活 的市场化手段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争取更多的货币政策自主权;采取 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减 少外汇管制、改进和完善外汇市场 等举措,为完善汇率机制作好准 备,奠定基础。

天则经济研究所常务理事茅于 轼,对周领导下的央行充满信心。 他在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央行 ‘正在朝独立的方向走去’,‘这与周的学者身份有关,他有很深的 货币银行学造诣,对宏观经济非常 了解,本人的经历也很丰富’。 茅说,在人民币汇率、加息等问 题上,大家没能从周那里得到想要 的信息,这令有些人颇为失望。 ‘周在很多地方的表述更为含糊, 真的有些像格林斯潘了’。

80年代初曾与周共事的茅于轼深 有感触地说:‘周小川头脑清楚, 冷静,非常出色。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他一定可以成大器。’

胡祖六:有市场观和国际观

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接受 本报访问时认为,周小川领导下的 央行,理念相当不错,思路清晰, 专业化强,有市场观和国际观。不过,央行的体制性缺陷是周小川也 无法解决的,‘央行缺乏独立的货 币政策,最好不隶属国务院,行长 不属内阁机制。’

翻开周的履历,‘学而优则仕’ 痕迹赫然可见。1981年初,周小川 研究出一个关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模型,是内地用系统动力学和计量 经济学在计算机上建立较大规模经 济发展模型最早的一次尝试。同 年,周与合作者研究出一套研究中 国货币流通规律的模型,这在内地 亦是首创。

1986年,周小川成为国务院体改 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兼任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由此正式踏入仕途。不过,周以官员身份进 入公众视野并被关注,2000年是关 键一年。这一年,他出任证监会主 席。

在其不到3年的任期内,出台了 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变‘审批 制’为‘核准制’、引进国际会计准则、出台‘退市令’、对操纵股 价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等。银 河证券经济学家左小蕾说,周在证 监会的最大贡献,是为中国股市确 立了规则。但他也不得不将国有股减持计划束之高阁,抱憾离去。

赵晓:国际炒家遇高明对手

对周这段时期的表现,国务院国 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 对本报记者这样评价:‘小川他在 证监会做了一半就走了,就像房子盖了一半一样。不过,地基已经打 好了,他为中国证券市场作的规划 是有道理的。’

告别证监会,‘保证每一步都向 上’的周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出 任央行行长。赵晓毫不隐瞒自己对 周小川的欣赏和仰慕。他说:‘周是一位“愿听、听得懂,也会听” 的行长。周也相当有魄力,看准了 就做。至今为止,央行是最适合周 的地方,也是周最能淋漓尽致发挥 能力的地方。’

对周领导下的央行制定的货币政 策,赵晓总结了三个令人欣喜的进 步:迅速、准确、专业。他说: ‘此轮宏调是从央行的121文件最 先开始的,开出的药方也精确细 致,重视利用市场手段,配合多种 手段,整体感觉很到位,显示了较 上乘的调控水平。’

针对本报记者的提问,赵晓以 ‘巧妙高明’形容周领导下的人民 币保卫战。‘国际炒家踫到了一个 高明的对手!’赵说。

不过,赵也直言,人民币汇率对 央行是个非常大的考验,‘这个考 验比宏调、房地产问题更为严 峻’。

虽然有人称周是‘格林斯潘的好 学生’,不过,除了两者职责相 似、同样地谨慎外,中国央行行使 货币政策职能的独立性,远不能与美联储相比。站在人民币和中国经 济背后的周,与站在美元和美国经 济背后的格氏,在世界经济中的 ‘话语权’相去甚远。

赵晓直言,格氏的事不容易,而 周的事更不容易。‘如果周只满足 于做格林斯潘的学生,而没有自己 的判断和创新,那并不算成功’。

赵说,央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 有被赋予相应的权力。他说:‘中 国央行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这是 一个缺陷;但另方面,央行又在管一些权限以外的事情。这是转轨之 中周面临的尴尬。’

茅于轼表示,除了央行的独立性 和市场化是周没有解决的两个问题 外,周还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 人事问题。他直言,周有很多新策,但缺少足够得力的人执行,这 是他执行新政的一些掣肘。

易宪容:当总理也合格

社科院金融研究发展室主任易宪 容亦向本报记者指出,央行在制定 货币政策方面权力太小,欠缺独立 性。不过,周起用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令货币政策趋于多元化。 易宪容认为,央行对大事把握得 很好。在汇率问题上,‘周的表态 恰如其分,意味深长’。

赵晓说,央行行长是至今为止周 小川最适合的职位,易宪容更大胆 地向本报记者表示:‘他当总理也 会表现很好!’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关系吧, 茅于轼和赵晓不约而同给周小川的 行长生涯打出了90分的高分。

‘确保每一步都是向上的’–– 这句被‘断章取义’的话,是周迄 今为止被传播得最广泛的话。但这 一次在人民币汇率的保卫战中,周能确保国家利益向上吗?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