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170215
haitao
[还有谁知道他吗]严文井追悼会今天举行 七岁小童迷送别童话爷爷
严文井追悼会今天举行 七岁小童迷送别童话爷爷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6:32 法制晚报


老朋友、老同事都来为严老送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今天早上9点,“童话爷爷”严文井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长长的两串白色千纸鹤飘扬在灵堂门口。数百名曾经和严老共同工作过的老同事,汇聚到这里,为严老送行。在送行的队伍中,还有一位7岁的小朋友,他也是听着“童话爷爷”的故事长大的,今天跟着妈妈来送“童话爷爷”。

  著名童话作家严文井因肺炎感染医治无效,于7月20日凌晨4点半在北京病逝,享年






90岁。

  白色千纸鹤

  飘扬在灵堂门口

  早上8点半,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悼念大厅门口的大树上,从顶端挂满了长及地面的大幅挽联。长长的两串白色千纸鹤飘扬在灵堂门口。

  数百名曾经和严老共同工作过的老同事,重新汇聚在老朋友身边。许多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站在树下抄录挽联。张抗抗的悼词是:谢严老童话滋养几代童心,送严老西去爱心常留人世。

  白玉兰衬托

  “童话爷爷”的慈祥

  悼念大厅正中央,几十朵巴掌大的白玉兰把“童话爷爷”微笑着的遗像衬托得更慈祥。

  “童话爷爷”严文井身着黑色西装,躺在鲜花丛中,鲜红的党旗覆盖在他身上。

  巴金老人

  托人送来花圈

  大厅的四周摆满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花圈。

  记者注意到,在众多的花圈中,有与严老同时代的作家巴金老人托人送来的花圈。

  康奶奶想老伴

  好几天都睡不着

  严文井的老伴康奶奶身着庄重的黑色套装,早早出现在追悼会现场。

  “一想起要跟他见最后一面了,我好几天都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康奶奶拿出早早就为严老准备好的随身物品,“我为他准备好了笔和纸,还有他看书写字时候戴的老花镜。”

  七岁的小朋友

  今天来送“童话爷爷”

  9点钟刚过,悼念大厅门口的人群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队伍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曾经和严文井共过事的老同事。

  其中,有一位刚刚7岁的耿彦达小朋友,他是跟着妈妈来送“童话爷爷”的,最喜欢听严爷爷的《下次开船港》。耿彦达的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小的时候最喜欢严老的散文,现在也经常给孩子念严爷爷的童话。实习生 杨萌/文

  回忆

  严文井的外孙张翅飞——

  姥爷很有童心又很前卫

  我姥爷是一个很有童心,又很前卫的人,跟年轻作家的关系特别密切。别人可能想象不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他就在听迪斯科了。

  北岛、顾城都在我们家蹦过迪,我姥爷就坐在沙发上,抽着烟,微笑地看着他们。那时候我已经记事了,家里经常有年轻的作家来玩。哪怕是不认识的人找上门来写序,只要文章写得好,他也从来不拒绝。

  儿童剧《十二个月》中扮演二妞的覃琨——

  我欣赏他可爱的童心

  我们的儿童剧场就是在严老的呼吁下翻盖的。严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童心的人。我比他小二十几岁,可是他曾经为自己画了一幅漫画,还用孩子的口气题词说,覃琨阿姨好。我一辈子都欣赏他那么可爱的童心。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

  我和他是忘年交

  我和严文井是忘年之交,在他晚年的时候我经常去他家,听他给我们讲他在延安时的生活,和他在一起,感觉他永远在笑,乐观无比。

  《下次开船港》导演秦志钰——

  我们热爱他的童话

  这部儿童电影获得成功几乎都是严文井的功劳。整个团队对严文井童话的热爱是支撑大家拍摄的强大动力,没有严文井的多彩想像力和文学功底,就没有这个精彩的故事,更没有这么多观众如此热爱这部电影。 赵培 实习生 杨萌 郝洪捷/文

  作品

  严文井,湖北武昌人,原名严文锦。

  -1935年在北京图书馆任职员时,开始以“严文井”笔名发表作品。

  -1943年出版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

  这部童话描写了旧社会少年儿童的悲惨遭遇和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949年发表的《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这是他创作进展的标志。

  这部童话描写了胆小的小姑娘丁丁,在经历了许多奇怪而又困难的旅行后,获得了勇气。

  -1950年发表的《蚯蚓和蜜蜂的故事》,获得1954年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二等奖,这也是他创作进展的标志。

  这部童话歌颂了爱劳动的小蜜蜂,它们在当时的小读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57年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反映了他童话创作的成熟,被译成英、俄、捷、日、朝等文字,受到国内外小读者的普遍欢迎。

  作品描写了小学生唐小西因贪玩而总把功课推到“下次”,灰老鼠乘机把他引入永远到不了“下次”的“下次开船港”。在这个没有时间、一切都静止着的地方,唐小西终于认识到“时间”的意义。他逃出“下次开船港”,乘“这次”就开的帆船,回到了妈妈身边。郝洪捷/文

  中国童话之创作队伍

  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樊发稼——

  缺少知名童话作家

  目前中国作协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有500人,其中专门进行童话创作的有100人。

  现在从事童话创作的人很多,尤其是在地方,人就更多了。中国不缺童话作家,但是有影响力的太少,很多作品质量不高。

  中国童话之出版现状

  西单图书大厦宣传策划部经理刘建宏——

  童话作品在吃老本

  童话类的书籍,一直都是《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卖得多,如今的童话作品一直在吃老本,换汤不换药,同一个内容会有很多不同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宣传部杨海峰——

  童话市场还没打开

  这几年引进的童话作品较多,这主要是中国童话市场还没打开。由于风险大,经典作品的重新编排和包装成为主要出版方式。

  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樊发稼——

  童话创作要讲精品

  中国童话要想发展,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拿严文井先生来说,40年文学创作生涯中只有25篇童话作品,但是在每个时期,严先生都有一部叫得响的作品,很容易被人记住,所以中国的童话创作要讲求精品意识。

  中国童话之读者调查

  熟悉中国童话人少

  昨日下午6时,记者在王府井书店门外随机采访了100名读者,他们中包括教师、在校生,还有其他在职人员,年龄层次在10岁到35岁之间。

  记者问:“您记忆深刻的童话作品是什么?”有34位读者一口说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21人认为是《灰姑娘》;15人认为是《皮皮鲁和鲁西西》;10人认为是《下次开船港》;7人认为是《海的女儿》;5人认为是《美人鱼》;3人认为是《卖火柴的小女孩》;2人认为是《皇帝的新装》;2人认为是《丑小鸭》;1人认为是《小红帽》。

  从这儿可以看出,《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给人们留下的记忆比较深刻。但对中国童话熟悉的人却很少,有一位小朋友甚至反问记者:“中国有童话吗?”郝洪捷/文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