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黑子富可敌国,人民穷困不已,谁之过?
山西的人均gdp在全国的25名以后,也就比西藏什么的强,可山西的世界顶级豪华车象RR,BENTLY,HAMMER,BENZ,BMW却排在全国的前几位,最近山西一个地方的煤矿老板们集体采购了20辆美国HAMMER 吉普车,拌发的是每年都要发生的无数起煤矿瓦斯爆炸,上百人成为冤魂,无数大卡车拉煤无限超载,30吨的车拉120吨。而让这些煤黑子成为超级富翁的就是在宪法里面号称是国家人民财产的煤矿,1吨煤就能为这些煤黑子赚来数百元纯利润,北京车展每年的那些购买上千万车辆的神秘来客很多来自中部的贫穷之地-- -山西。
为什么国家人民的财产成为私人的玩物?不仅仅是山西的煤,还有河北,辽宁的矿山,这些省份都不富裕,可大款的购买能力确实是强,不比香港的差,巨力集团,一个靠农用三轮起家的集团,老板的儿子一张名片就价值人民币300块,一口气能买9套armani的西装。在山西有的地方,一个人一年也就收入300 块,有多少人为了100元去自杀去杀人??
北京的豪华别墅的购买者很多也是山西的煤矿老板,他们的生意几乎是无本买卖,只要打通当地政府的关节,再雇几个不管死活的民工,每天上10万元的收入很正常,确实让国内一些干实业的大资本家汗颜。。我们的目的是先富帮助后富,、而不是让一帮人富可敌国,一帮人论为乞丐。什么时候把资本家拉到街上枪毙?,土地回到人民的怀抱呢?
我是地道的山西人,我知道山西的穷,以前煤炭是我们山西 为数不多的骄傲之一,现在却是山西的耻辱,就象我们鄙视阿拉伯那些吃石油的人一样,我们要说的是,老板们。过几十年,山西的煤矿挖空了,你们吃什么??
山西商人在清朝和民国时候的美名是善于经营得来的,可现在山西是个什么样子,作为窗口的山西电视台画面质量粗鄙不堪,自办节目枯燥,连电视剧都买不起最新热播的,水平甚至还不如新疆电视台,可太原市奔跑的劳斯来斯,宾利却一点都不少,一个省混到这个分上,我是深刻体会了山西人故步自封的体会了。我爱我们的山西,可是谁爱我啊??
山西的大款们,挖煤的大款们??干点人事吧!
MD,今天刚看到的新闻。一则是煤矿老板连买20辆豪华悍马;另一则是黑煤矿奴隶矿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山西每年死于煤矿的人比报道的少很多,简直是九牛一毛。可怜的矿工啊。。
我所在的城市人均收入一年也就7000左右。估计还多说了。
山西的耻辱还应该包括,那些不断见诸报端的遇难矿工人数
这也是整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耻辱
别痛骂那些买20辆悍马的人,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矿工生命没有保障,老板却挥霍无度!这是现象,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只是痛骂解决不了问题!
看了这样的报道,真的不知该怎么说,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更做为一个我们中国煤都的大同人,面对大家对山西的指责,只能用无语两个字来形容.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北京和人家说我是山西朔州人时,当时对方的确认语气问我是:"出假酒那个地方的吗?"我说是.几天前当我再次和别人说起我是山西朔州人时,对方问我:"是煤矿刚出事的那个地方吗?"可能当我再次碰到同样的问题时,人家就会问我:"是豪华车满街跑的那个地方吗?"我总不能说我不是山西人吧.这难道就是我们山西留给外人的印象吗?
今天,煤就像黄金一样,市场开放了,煤碳价格一个劲地疯涨,其实这样的情况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计划经济的时候,谁敢把山西的煤价像今天这样放开?那样的话,山西人早发了,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这一天终于来到的时候,山西的煤矿却面临着煤质变差,采煤成本加高的困境,国有大煤矿面临着倒台,更多的人将目光瞄准了采集成本低廉的中小型煤矿,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黑窑子.这是我们山西人愿意看到的吗?大家有机会去山西太原看一看,看一看这座有着四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为这个时代的发展付出怎么的代价?半个世纪过去了,太原唯一一条能拿得出的手的街道仍是迎泽大街.2002年太原被联合国环境组织评为最为适合人类生存的城市之一,太原的粉尘污染在全国都是排名靠前的,可能山西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着类似的情况.没有办法的是,仍有众多的山西人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
在大同的一些农村,每年到了夏天,都会定时的停电,近年来的用电紧张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可我们山西缺电吗?大同一电厂,二电厂;神头一电二电厂, 这么多的电厂都没有办法满足山西的老百姓用电吗?这就是山西的悲哀,因为可能一多半的电都是供给首都的.山西在今天都充当了这样一个悲剧的角色,这能不让每一个山西人心痛吗?
很多时间以来,山西的煤窑主就是暴发户的代名词,没有文化,没有审美.肯定的是,我们谁都不会支持这种做法,可回过头来看这些问题,"山西人是穷怕了." 至今,我们山西的吕梁和忻州地区仍有部分地方忍受着贫困的折磨,像黄金一样的煤竟然连自己家门口的人都养不活,我们山西要这些"黄金"有何用?
如果山西没有如此丰富的煤资源,可能我们今天会更穷,但也可能会比现在好,最起码我们的环境要好很多.暮降西山,站在王家大院幽长的巷道里,真的想哭;抚摸着经历了几百年的青砖,是欲哭无泪,山西,一个曾经响彻中国的地方,如今却没落到如此地步!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山西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后的守望者.山西人在守望的过程中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3000多万的山西人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共同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悲剧.
煤黑子?是什么造就了山西今天的煤黑子?难道山西人生来就是煤黑子?无语.......
顶 ̄ ̄,我就一直想不能,这属国家全民的煤,咋个人就能挖喃?回头俺也去挖两砣。。。
我也是山西人,我强烈的鄙视这些煤矿主,他们将我们这儿的房价、餐饮、娱乐甚至小姐的价格都炒上去了。
哎。。
社会主义好!
人民群众乐于奉献!!
资本主义国家的人还没干活就先谈钱,俗!
咱们先干活,钱嘛,最后说。
觉悟那是一个字,高!
最后给不给就两说了,给钱是咱赚了!
不给是常事!就当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嘛!!!
最后也就买不起房子,娶不起媳妇,生不起孩子,看不起病,尚不起学嘛,没什么大不了,谁让咱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
等吧,一百年不变!
如果煤全由山西人开采,那么山西将是世界最富裕地区。
仅仅是极少部分人开采,就制造了这么多富翁。
可想而知,建国50年来,山西给中国建设无偿提供了多少财富?
谁是山西最大的吸血鬼?
不知道的人永远想不到。
关键那些煤矿老板的钱来的正当么?????????
是否沾满了鲜血!!!
如果公平竞投取得开采煤矿资格,并且按照国家标准安全生产,大家无话可说!!!可现实是怎样的么?
【中国距离“非洲陷阱”还有多远?】
如果你有幸到过非洲大陆一些美丽的海边城市,你会被她的风景立刻折服,你会发现笔直宽阔的大路边有白色的别墅,还有那椰子树也是风情万种,这里住着这个国家的上等人,包括总统的亲戚们、外国公司的代表、本国的大商人;从这里向内地,沿着公路开车,你会发现尽头一般是一个大矿,比如金刚石、矿石,都在这里开采,你会看到外国的技术员和本国的工人们;从矿区向外,就没有公路了,沿着土路步行,几分钟后你就会看到一个个的草棚子,尖尖的顶,糊着泥巴,而且没有窗户,当然白天里面也是黑洞洞的,草棚子外面是一个个瘦瘦的农民(不会有一个胖的),他们一辈子也买不起几件衣服和一双鞋子,一辈子花过的钞票不会超过500美元。在美丽的非洲大陆,这种海边的巨富和内地的绝对贫困不和谐地结合了,而且二战后的60年里,不管这些国家怎样独立、民主、改革,内地的农民们依然赤贫,而这些国家出口(主要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成倍增加、GDP的明显增长到了离海岸10公里的地方就好像没发生过,于是苦恼的经济学家们管这种现象叫“非洲陷阱”。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怪现象呢?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矿在某非洲国家开始开采了,立刻雇佣了 1000名工人,这个矿第一年赚了100万美元,其中60万分给1000名工人,40万分给10个股东,1000名工人有钱了,立刻买东西,买衣服、买家具、买食品,还得盖房子,都是照着1000套以上买,更重要的,这些工人娶了1000个媳妇,生了2000个孩子,为了供应这 4000人的衣食住行,矿区周围有500个农民种菜、种棉花、种粮食,还出现了10个以上的裁缝、理发师、医生,还有了几家商店、一所学校,然后一个小镇就出现了,周围20公里内的人都感受到了小镇的需求,人口迅速向这里集中,迅速达到近万人。矿主们分得了40万,他们发现这个小镇上还没有游乐场、电影院、小酒馆,于是拿出30万来开店,挣的钱再次以60%的比例分给雇员,雇员们再去娶媳妇、生孩子、买东西。几十年以后,当矿快挖光了、第一批工人退休时,这里已是一个50万人口的城市,有上千家大小工厂,矿主们也建立起了上百家工厂商店,成了亿万富豪。其实这个故事在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中已经出现过,加州的城市都有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但是换一种分配方式,这个矿还是雇了1000工人,赚了100万,其中90万分给10个股东,10万分给1000个工人,这些工人的收入刚够自己吃饭,他们没钱买衣服、买家电、盖房子,为了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矿区外面只有100个农民(种点玉米白菜,别的没人买)、一个理发师、一个裁缝(主要是补衣服),没有医生,工人小病硬扛、大病等死。矿主们每年都有 90万的收入,他们也想搞点别的生意,结果他们发现,这里只有1000个穷工人,什么生意也干不成。拿着钱怎么办?只好买了几辆奔驰、几个豪宅,养了几个小蜜,奔驰是外国的,所以几百万给了德国商人、几百万给了房地产商,还有几十万给了小蜜(这些漂亮的小蜜都是矿工女儿,于是有几十家矿工还算比较富裕),还有几百万存了银行,银行拿着钱想往外贷,一看除了矿什么工厂也没有,于是只好歇菜,看着老百姓不富吧,银行的存款还在增,而且形成较大的存差。于是几十年过去了,矿区周围还是一片贫苦,工人还是一无所有,农民们也还是自种自吃,没人买他们的东西,他们也没见过钞票,矿主们等后来挖完矿就带着几百万存款走了,1000名工人全成了下岗职工。下岗职工没办法,都做小生意自救,于是一夜间多了很多小商店、小酒馆,但是大家惊奇地发现,工人们都没钱去别人的店里消费,于是自己的店里也绝不会有人来花钱,这时候唯一的办法是矿工的媳妇、女孩到沿海的大城市卖笑,男孩们则干起了黑生意,有点钱都不知道怎么来的,但也有很多蹲监狱、枪毙的。
“非洲陷阱”,那是贫富差异在区域扩大化的必然结果,问题是中国距离“非洲陷阱”还有多远?
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