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182500
haitao
极具特色的牌照式治国
极具特色的牌照式治国
文章提交者:2可器 加贴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极具特色的牌照式治国
2可器

前两天,深圳龙华发生了建市以来最严重的车祸。一辆幼儿园中巴冲上人行道,一时血肉横肉飞,19人死19人伤。

根据新浪网的消息,深圳龙华立马取缔了15家“未取得有关部门的证件,列为非法办学机构”的幼儿园,并要求“请有送女儿至非法幼儿园的家长马上要转到有正规资质的幼儿园。” (发布的单位竟是宝安区龙华街道办事处!!)

然后广州当局表示,校巴“必须是本地牌照”,这样便于管理;同时要求校巴必须张帖“市教育局统一印制颁发的《广州市学校(幼儿园)师生接送车》标志,才能获批继续作为校车营运”

从此次车祸广深两地“有关部门”的迅速反映来看,招数不新鲜,无非还是“牌照”二字。有了牌照才能如何如何,没有牌照的就是“非法的”,予以取缔。这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牌照治国。

牌照治国看上去道貌岸然,很象“加强管理”的得力措施。但这东东若要深究起来,则要“一分为二”。对公众而言,有弊无利;对当局而言,则有利无弊。

对当局的好处有3:
1、 为将来出事找到免责托辞
各个职能部门“为了加强管理”,都可以发各自的牌照。各类牌照不仅多,而且当局控制着供给量,或者说拿捏着“获取难度”,让你想“合法经营”都难。这样一出事儿就是你当事人的责任,谁叫你“非法经营”了,于是予以“取缔”,而当局得以免责。

各个衙门单位“齐心协力”地编织着一张牌照大网。每一次出事,给当局的教训不是如果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而是如何新增一张牌照堵住免责的漏洞。以此次深圳车祸为例,俺们可以看见,相关部门很快开始发证了---当然,“加强管理”是一以贯之的堂煌理由。

2、 收“管理费”
发证,这成本按理说属于政府公共开支。但现实中,没有不收费的,而且收费没有便宜的。哪怕简单到一张印刷的破纸,收你50块工本费那只能叫温柔一刀;收你500块一年的管理费,那叫合情合理。收上来的钱以哪去了?去了国库?只有弱智才相信。

3、 增加寻租渠道
多了个发证的权力,让本来就“富余”的权力更加富余,多出来用不着的东东,不出租挣钱留着发霉啊?官爷们可不傻,看看满大街“代办”还不知道是咋回事吗?

对公众的坏处有2:
1. 增加交易成本
一个简单地生活经验:在中国办任何事,无论于公于私,有哪一个不需要盖无数个章、办无数个证、交无数回费?

2. 公众屡屡成为弃民
在证照治国的制度设计下,公众屡屡因为事涉“非法”,而被排斥在政府服务之外,形如弃民。

就拿此次被取缔的15家幼儿园而言,里面至少有上千名幼童,他们的教育怎么办?如果你拿这问题去问当局,他们会说:“请家长们送孩子去正规资质的幼儿园”,云云。真是“何不食肉糜?”,你那“正规资质的幼儿园”,是下层百姓、民工、“暂住人口”们玩的吗?

90年代小煤窖老出事,当局不是想着如何监管,而是吊销了全国数万家小煤窖的牌照、一关了事,当局省心了、“免责”了,但保守估计因之失业的人数当百万有余。如今国有大矿的矿难成为中国一景,当局如何解释?

去年各大城市兴起驱逐乞丐之风,有一条很养眼的理由是“恶丐挠民”----当局同样不是想着监管,而以身份牌照(“合法”暂住证等)为由,把良丐、恶丐一并扫荡出城,铲除了那“问责”的根源。

呜呼,中国式牌照治国。唉!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