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86] 2005-08-27 15:00:49
大兴矿难前安全开采论证疑云
一份发人深省的专家“意见书”
------------------------------------------
据《瞭望》第34期报道,就在大兴煤矿特大透水事故前几小时,一个由7名高级工程师和研究员组成的专家组,向当地政府提交了一份《广东省四望嶂矿区水淹区下安全开采可行性专家组论证意见》,称大兴煤矿所在的四望嶂矿区“所开采的煤层大部分都已在水淹区影响范围以外,其正常条件下的开采是安全的”。
这个专家组组长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副院长董书宁。据他说,我们这次是应政府的要求来的。我们的论证意见,当地政府同意了。他们同意了,我们才签了字。我们这次做的是“综合评价”,开始接受这个任务时,当地政府就介绍这6个矿牵涉到1300多人的就业,每年的财税收入有3600万元。实际上这些矿大多数已经开采四五年以上了,按规定是不能采的,以前的开采行为就是在胡闹。但我们不能这样说,直接说有点太不留情面了,可能我们的说法比较婉转而已。如果一上来就否定,好像不符合常理。我目前的心情很复杂,我们来了一趟,该反映的意见都反映了,可能我们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商榷。
对此,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肖滨说,目前在一些生产和工程领域,基层政府和企业往往花钱请一些专家来做可行性报告、技术鉴定、论证等,实质上在做之前,就对专家提出了要求、规定了方向,从而使专家意见失去公允性、独立性,甚至成为偏袒企业的一个工具,出现了“订做”专家意见的现象。
律师姚忠平认为,对专家因主观原因提供不客观真实的决策依据,导致重大损失和事故,目前从法律层面追究责任还是个空白,这需要有关部门对此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