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49] 2005-09-08 02:20:43
--------------------------------------------------------------------------------
(CNET09/06西雅图报导)微软代表律师在本周开始的听证会上肯请法庭留意,此案的关键在于李开复博士是否违背了当初加盟微软时所签订的强制性不竞争条款。
这个肯请开始听着似乎略显多余。但一天的听证下来,其用意已相当明朗化。
双方在一系列的争拗之中,存在广泛的冲突,辩论议题已不仅仅局限在李博士是否违约,或是否应该禁止李博士替Google工作等议题上。
尽管微软自己也承认此案并非一般的商业机密泄漏案,但微软锁定的一个关键论点依然是李博士当时身为微软雇员,却向Google转交了微软绝密文件。而Google则抓住微软把工作外包给中国的议题上,大作文章。
李博士作为证人出庭,陈述了他在微软向中国转移部分工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李透露微软CEO(首先执行长)Steve Ballmer计划在3年内,把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工作外包出去,而李博士被任命负责相关事宜,保证微软在2002年顺利执行该计划。
李博士证实这些外包的工作基本上都属于软件测试类。李博士的律师顺水推舟,故意询问李博士他在微软的这个工作是否会和在Google的相抵触。李回答说:“我坚信Google会雇用有才华的人士,而不是把工作转移到其它地方。”
在他最初的证词里面,李一口咬定微软外包的工作职位达到1000个。
微软女发言人Stacy Drake回应说她不知道有关的具体职位数目,但的确有一些测试工作转移到了海外。她表示:“我们还会把一些测试有关的项目转移到中国及印度等地,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在美国本土(华盛顿州Redmond市)的开发人员能全力以赴,集中攻克其它项目。”
说到这儿,不禁要问,本案的重点究竟是什么呢? 有点离题的感觉。
永不消失的电子邮件
要是你认为微软员工们会吸取教训,懂得email其实是永不消失的证据这个道理,那么你错了。
双方在听证中都翻出大量的电子邮件记录,为自己造势。
微软列举的证物中,就有那个著名的李博士写给Google CEO及创始人的电子邮件,信中李极力表示自己当前的‘工作领域和Google有非常的干系。’微软认为透过Google此案看本质,就会清楚地发现李博士的工作对于搜索技术而言,是和他过往所取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而Google则争锋相对,指微软过分夸大了李博士以前的工作内涵。为使其说法更有说服力,Google也拿出了原来李博士手下的两名员工之间的电子邮件互通记录,该二人后来被分配到了MSN开发部。
在微软将此案公开之后,其中一位员工在写给另一位员工的邮件中,这样说“看了简报,感觉李博士是否与桌面搜索有关成了本案的关键,即便不是重点,也份量不轻。 站在公司(微软)的角度看,当然会这样作的。他们(公司高层)必须得想方设法让他(李博士)看着和搜索技术确有直接关系才行,我们这些从前他(李)手下的人,自然就成了他们(公司高层)现在手上的杀手锏。到时候恐怕(李)开复本人都会有既成事实的感觉,只 能喃喃自问,‘我有吗(和搜索有关联)?’。”
艰苦的挖掘
过去几周里,工作再多再忙,有一件事情,微软的律师们也必须要作,那就是整理微软从李博士使用过的电脑中挖掘出来的多达20GB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了李博士在微软最后的岁月中的相关活动,比如会议记录啦,与Google的联系过程等资讯。
法官Steven Gonzalez在听证当天,对双方鲜有询问,但他还是问了微软律师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搜索技术来瓦掘收集材料的。
微软聘用的一位律师Karl Quackenbush这样回答,“大部分采用的仍是传统方法。”
执行力=流程+计划+组织
把理想变成计划,
把计划变成步骤,
把步骤变成行动,
把行动变成成果。
好語說盡人必易之。規矩行盡人必繁之。福若受盡緣必孤。勢若使盡禍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