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美国科研人员成功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夺走数千万条人命的流感病毒“复活”
[阅读: 449] 2005-10-06 06:34:01
上世纪初曾夺5000万人命
专家从冻土尸体
找H1N1病毒治禽流感
--------------------------------------------------------------------------------
[被屏蔽广告] (巴黎法新电)美国科研人员成功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夺走数千万条人命的流感病毒“复活”,希望借此找出治疗禽流感的方法。
科研人员昨天发表报告指出,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1918年至1919年肆虐的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其实是侵袭人类的禽流感病毒的一种类型。
当年的那场超大流感导致5000万人丧命。病毒专挑年轻力壮的人下手,患者从打喷嚏、发烧到病逝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而且肺部往往会严重出血。
为了了解当年的流感病毒具有特别致命性的原因,美国科研人员飞往阿拉斯加,从一名埋在冻土的妇女身上抽取她的肺部组织。
科研人员从这些宝贵的样本中取得病毒基因,再利用储存在甲醛水(formalin)的组织,成功组合了病毒的8个基因密码。
科研人员将基因组转移到病菌,植入细胞系,复制出1918年流感病毒所有的结合蛋白基因,让这种已在全世界绝迹超过80多年的病毒病原体在今年8月重见天日。
过后,科研人员利用复制出的病毒对老鼠、小鸡胚胎和人类的肺部细胞进行试验。为了更好地衡量病毒的致命性,科研人员还利用其他流感病毒的基因,来取代复制病毒的其中一些基因。
实验结果显示,注射了1918年流感病毒的老鼠,很快就因为肺部大量出血和发炎而死亡。
科研人员指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罪魁祸首是一种紧粘在身体细胞表面特定受体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n,简称HA)。
另外三种聚合酶编码基因,相信也是当年流感病毒具有超强致命性的关键之一。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研究员廷佩说:“血凝素导致肺部出现那么多异常病状,如果我们能找出个中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也许对于抗病毒的发展会很有帮助。”
科研人员说,1918年的流感病毒只有几种氨基酸(amino acids),和禽流感不同,因此很可能是禽流感病毒的其中一种类型。
同时,禽流感不容易从飞禽传染给人类,也不太可能人传人,而1918年的流感病毒,则是完全能够在人类当中广泛传播。
专家现在最担心的是,禽流感病毒可能会变种成为传染性极高的病毒,并通过飞机乘客迅速在世界各地流传,造成数千万人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