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22997
李颖: 美国人怎样教语文?——蒋泥
美国人怎样教语文?

蒋泥




2004年8月,同心出版社新出三册一套“中英文对照”的《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细细看过后,我大吃一惊,惊叹于人家的编排、传授之充满想象力,在“学什么、怎样学”上,程度之高,的确是我们这边望尘莫及的。

从1998年开始,我就参与批评过中国大学、中学的语文教育,它的选文的过时落伍,它的讲解的教条僵化,它的作文题目的空乏高调,它的习题设置的封闭刁钻,它的知识点介绍时的独大武断,以及满纸的意识形态用语、错乱的历史意识、有害的思想情调等等,问题几乎是全方位的。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今日国文教育的悲惨处境,竟至于20世纪下半叶,很难像它的上半叶那样,一下子涌现出那么多的大师名家了。

不久,我又以《语文教育的尴尬和危机》为题,在《博览群书》1999年第7期头条发表,批评语文教育的困境,引起过反响与回应。
但这些都是属于“破”的那一面的工作,挖掘问题本身只是希望找到症结所在,它是第一步的,并不构成终极目的,关键还得看我们在此基础上,怎样来“建树”一些新的范本。

一两年后,我的师友,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曹文轩、孔庆东,学者、作家孙郁、许医农、吴福辉、摩罗、任不寐、余杰等人,又牵头组织,在广西教育出版社做出一套《新语文》读本,一版再版。2003年1月,我们还在展览馆会议大厅,对这套教材进行过研讨。

由于缺少参照,我记得那次会上大家说的都是这套书和纵向的、过去的教材比,怎么怎么好,范文都是新活的、新鲜的,讲解也侧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热诚欢迎等。没有听见批评的声音。

现在有了同心社的《美国语文》后,我想是可以进行横向对照,找出一些差距来了。



读《美国语文》,最打眼之处在于,它同时让我们了解了整个美国文明与文化,是怎样成形、发展与壮阔起来的。

读本按“编年体”形式,先概要介绍这片大陆在各个阶段的历史,那些普通人的历史,真正推进了文明、文化进程的人物的历史,民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产生的摩擦、撞击、交融等。角度是独立的、民间的,突出了这一时期社会的核心问题,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譬如,第一课选取的哥伦布的航海日记,说这位民族的“伟大”英雄,探险的动力来自于西班牙国王夫妇提供的有利条件:除了获得他们的资助外,还被授权“统治他征服的所有陆地,并且拥有这些陆地上财富的十分之一”(18页)。

在16到19世纪之间,也有很多人为了寻求财富来到美洲新大陆,又为了开发财富而把大约“1500万非洲人”捕捉,用船只运来西半球。

这些黑奴的家庭被拆散,男女被分开,挤在甲板下。“那里的高度有时候都不到5英尺”,需要航行“6到10个月”。在这么局促、苛刻的条件下,“历史学家们估计大约有200万奴隶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丧命”(5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部分,则介绍刚刚出现的电视“改变了美国人的休闲习惯”。由于市区拥挤、上下班不方便,不少大企业开始在郊区建立总部。新技术出现后,人们又可以“远程工作”了,在家里办公,“靠因特网、电话和传真与外界保持联系”(725页)。

这些新技术、新思维,以及随之而变、与之适应的新机制等等,对文学、对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实体到形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似乎不如变化本身那么富有戏剧性”(723页)。

就在这些不动声色的描述背后,我们留意到的是“人”为本位的自由理念。
一切“进步”应以“个人”的便利、安全、自由、愉快和社会资源的低消耗与更加有效、更为优化的配置为准则。

推进它们的因素,则是完全自由的市场背后之利润的最大化。

中国人通常有一个误区,以为只有大河满了,才有小河的满,其实这是一种“忘恩负义”、颠倒本末的看法。

想想看:为大河输送水流的是谁?

是千千万万条小河。

所以,应该是先有小河的满,才有大河的满。

也就是说,大河的满不满,要以这些小河河水的多少、深浅为依托。

这方面,历史对我们的教训恰恰是最为深刻的。三年困难时期以及后来的“文革”时期,中国的老百姓连吃的都没有,市民生活必需品实现定量、票额配给制,农民则是集体分配制。有限的供应即使在风调雨顺、政治宁息的年代,也只能使广大民众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

原因在哪里呢?它缺少了什么呢?

我认为,它最大的缺席正是作为自由个体的“人”的缺席,正是想堵死所有小河积水,而试图集中全部力量,挖一条亘古以来、全球最大的河,以为先让这条大河满了,才能济救分岔纵横的亿万条小河里流水的不足或干涸状态。
孰料事与愿违,在一条大河里共吃“大锅饭”的日子,调动不了“个人”创造力、积极性,缺乏利益上的动力,那条河怎么也挖不大,储蓄的水量怎么都高不上去,弄得平民百姓苦不堪言、穷困潦倒。

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谁都不是超人,社会大众绝大多数都是俗人,驱动他们迸发智慧、才华、力量的最佳要素,是个人利益,我们不应鄙薄这种利益力量,相反,应该正视它,为它制定公正、公平、透明的规则,并把它向着优化人类文明福祉的方向,作良性的引导。

政府的要务不在别的,就在于从赛场上退出,只当裁判,制定规则,维护规则的公正、公平与透明。

美国人的历史显示,它的政府在这方面是称职的。

《美国语文》里所选范文,愈是早期,愈是突显了这些方面的思想内容,以说明公正、公平、透明之人道、文明的“和平法则”,来之不易,那是一代又一代美国人杰出而智慧的头脑,和牺牲与奋争精神,在特殊条件下有机化合,得到多数民众理解、支持的结果,最终也赢得了全世界文明人的共同仰重,纷纷效仿。

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都应记住这些光辉的名字:既是政治家又是启蒙人物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国家的诞生》第一、第三课、第四课》)、托马斯•潘恩(《国家的诞生》第二课)、托马斯•杰弗逊(《国家的诞生》第二课)、亚伯拉罕•林肯(《分裂、和解与扩展》第二课),政治家华盛顿(123页)、亚当斯(123页)、帕特里克•亨利(《国家的诞生》第三课),哲学家爱默生(《国家的发展》第一课、第五课)、梭罗(《国家的发展》第六课),神学家爱德华兹(《文明的交会》第五课),军事家罗伯特•E•李(《分裂、和解与扩展》第二课),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马克•吐温(《分裂、和解与扩展》第四课)等。

文学史之成为文学史,在美国人眼里,不仅应该包括上述这些著名人物,还应包括那些民族传说(《文明的交会》第二课)、普通奴隶自传(《文明的交会》第三课)、期刊通告(《国家的发展》第一课)、探险家日记(《国家的发展》第三课)、普通战士或妇女信件日记(《分裂、和解与扩展》第一课、第三课)等。

它们为我们描述了“大历史”进程里的许多微末细节,后来人读到这些,就有了一种“大历史”的在场感。而各式各样文体的“写作”方式,都是应该为我们所掌握的。



《美国语文》对各位作者、各种文学常识点的介绍,也是言简意赅的,比较真切的,见不到一个意识形态的话语标签。

例如在介绍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时,它对“现代主义”这个知识点说明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很多人产生了一种不确定感和幻灭感。人们不再相信产生了这场战争的思想和价值观,而是转而寻找更加适合20世纪生活的新思想。一个被称作“现代主义”的重要文学运动诞生了。现代主义作家们对各种新方法和新技巧进行实验,创作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多样的文学作品。然而,现代主义作家拥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他们努力在自己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中捕捉现代生活的精髓。为了反映现代世界的分裂破碎感,现代主义作家用破碎的片段作为作品的结构,而省去了传统文学中使用的说明、过渡、结局和解释。他们作品的主题通常是暗含在作品中,而不是直接陈述出来的,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不确定感,从而强迫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565页)。

介绍“意识流”这个知识点时,编者又说道: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时间里,美国和欧洲的作家们都对新的文学领域进行了探索。受到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作家们开始使用意识流技巧,试图再现人物思想的自然流程。意识流技巧得名于一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这种技巧表现了一系列的想法、记忆和突然的领悟,它们之间只是由人物的自然联想联结起来。意识流的里程碑之作就是詹姆斯•乔伊斯发表于1922年的《尤利西斯》。很多美国小说家很快采用了这种手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威廉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中也包含了意识流(566页)。……人类的思想并不总是以一种整齐而有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反之,它们是一道无组织的流动的思想、回忆和沉思。……当作家使用这种技巧时,他们写下一系列思想,就仿佛是直接来自于一个人物的脑海里一样。在普通文章中出现的过渡词句在这里被省略了,细节只是依靠人物的联想才连接在一起(668页)。

在《不满、觉醒与反抗》(1914-1946年)的第四课,读本以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威瑟萝奶奶的遗弃》为范文,它的“阅读指导”里说:

凯瑟琳•安•波特超乎寻常的构思精巧的小说,主要着重描写人类关系和人们对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的不同反应。在她的写作中,波特试图去理解人们行为的动机和情感。……评论家爱得蒙德•威尔森在他关于《斜塔及其他短篇小说》的书评中试图解释使得波特成为一名“绝对一流的艺术家”的“难以捉摸”的特质。他说:“这些短篇小说……向我们展示的是人类关系在各个不停转换的阶段和它们产生的时刻中的不同形态。这里没有普遍想法的位置,你要和其中的人物一样感受他们的经历。” ……《威瑟萝奶奶的遗弃》……带领读者在一位老年妇女将要去世时感受了她一生中的不同阶段(666-667页)。

而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差别在于:

现实主义是强调忠实正确地描述普通生活的文学运动。自然主义一般描述被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操纵的人(395页)。

这些介绍文字,厘清了文学史上一些最关键的概念之含义。把中国文学理论家们,费老半天劲都没说清楚的概念及其来龙去脉,几句话就交代打发了。
评说部分的着眼点,则都放在艺术特征的分析上。我们在学得知识的同时,理解了艺术创作技巧的运用方法,再经摹拟范文,这套方法基本上就可以掌握了。此后只是一个生米做成熟饭,或者熟能生巧的过程问题。

如此,这样的介绍与评说方式,很见功力,也才是我们这边的语文编写人士,最应该学习的地方。同时它又说明,并不是只要是个人,就能把语文教材编得很好的。它要求对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最前沿的艺术方法、艺术技巧、科技成果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具体影响等,都要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把握和穿透性的思辨能力。艺术判断的眼光与标准,也有很高的要求。



《美国语文》最见功夫的地方,在于范文之后“问题指南”里的“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以及它的“点子库”、“微型写作课”等,那是紧贴现代生活的、创意非凡的,着眼于启发、培养、提升学生在面对高度现代化的实际生活时,所需的各种应变、应用能力。
随手举一个例子。

在读过《富兰克林自传》后,它提示学生,将《自传》传达出的内容,与富兰克林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事业进行比较,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把这个发现写成一篇论文。

这就需要去查阅资料,运用图书馆。

众所周知,中国学生运用图书馆的能力,是比较滞后、差劲的。我记得图书馆对我的作用,其自习的功能,远远大于借阅的功能,那还是大学之后的事。中学时代以前,不要说图书馆,连个简单的阅览室一般学校都没有,即使有,借书也轮不到学生。学生们都顾不上。老师们更想不到去启发、要求。

早在1998年,我就办了国家图书馆的借阅证,便利没有,麻烦倒是大大的。且不说时常要换证,排长长的队,办手续、缴押金,单说借书时的等待过程,就让我受不了。

我曾在里面借过一册三年前的杂志,起码等了三个多小时,还限量取阅,不许带出,只能内部复印。而他们的复印费,却是外面的两三倍还拐了弯。

在国家图书馆面向普通读者层的书库里,几乎也没有什么好书,想借的架子上往往很难找到。

那以后,我基本上就不再去任何图书馆了——连国家图书馆都这么折腾读者,其他图书馆还敢去吗?现在我读的书全是自己掏钱买的。至于能搞到什么资料,那只能看运气如何了。

因此,美国中学生就已精熟的借助图书馆等现代设施搞研究,在我这个中国的“高级人才”这里,也还是不可想象的。

这样看的话,美国的学生应该是很幸福,很幸运的。

接下来,《美国语文》还要求学生了解富兰克林更多的成就,制作一张集中表现这些成就的“海报”。

这完全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写应用文”了。

“成就”富兰克林的地方,主要是在费城,他对这座城市的贡献也最大。帮助建立了公共图书馆、消防局,创办了那里的第一所大学,使费城成为“所有殖民地中第一个拥有路灯的城市”,还在这里主持写成并签署《独立宣言》等。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教科书就同时要求学生制作一本费城旅游指南,指南里要表现出他的这些成就,并包含一些相关历史的照片等。

如果说它们主要尚都属于“手头工作”的话,那么在学过两位先验主义哲学大师爱默生、梭罗以后,它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来比较两个人的信念,并去调查研究一下今天的瓦尔登湖的状况,与昔日梭罗笔下描述的比较,有些什么变化,收集该地区的照片等。

完成这个“作业”,当然不可能叫全美的学生都跑到瓦尔登去,它其实与学习过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后,要求的“从图书馆或因特网”上,找到关于葛底斯堡战役的照片或图片复印件,用文字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一幅拼贴画,并制作一个因特网页,提供与美国内战相关的信息与图片,用一个流程图来说明网页将要包括的链接等一样,仍是希望学生多多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现代文明成果,把研究与实际生活、环境条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走上社会时,才能应对一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这样的教育,就是十分立体化的、开放的、自由的了。

这样子培养出来的本事、能力,那叫真的本事、真的能力。

中国人的语文教育怎么样?

恐怕是永远联系不上社会,联系不上图书馆、因特网、网页与链接的。他们一个个都是只能面对课堂与教科书的“书呆子”,在埋伏着一圈又一圈“套子”的、各式技巧性与难度极高的题海里“海战”,习得了一些抠字眼的、刁钻古怪的本领,走上社会后,可以应对一个残酷、激烈的竞争环境,从而为别人“下套子”去了。

形式上的新意,贴近现代生活以外,美国人的思想信仰自由、价值开放多元,更是应该值得我们留意的地方。

林肯这个形象,在美国人眼里,几乎是神圣的。但在介绍他的时候,《美国语文》是把他和他的“敌人”罗伯特•E•李放在一起的。却又不是为了中国人所常用的反衬、抬举前者,而是认为他们的“价值”同等重要。

罗伯特•E•李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南北战争时期作了南部的最高军事首领。他对故乡弗吉尼亚的忠诚,高过了对于国家,所以,一旦“北方佬”为废除奴隶制、反对脱离联邦而发动的战争,打到他故乡的土地上时,这个虽然也反对奴隶制、反对脱离的军事天才,还是回到了“家乡的州”弗吉尼亚,“分担苦难”,向一个“靠剑维持政权”的政府起义,带领他的家乡民众,拿起“自卫”之剑。

他的这一行为和信仰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

这样的设问是没有惟一答案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由与答案,美国人不强求千篇一律。

我听朱学勤先生说到他的一个发现时,也对此作了佐证。

20世纪末,学勤在美国南部观光时,惊异地注意到至今美国南方都有许多人认为,当年的“北方佬”发动的南北战争,是“侵略战争”,那里办有不少家历史博物馆,专门陈列“北方佬”的“罪证”,以及南方百姓在那场战争中受到的灾难。连文字说明都是骂“北方佬”,也就是骂林肯政府的。

这在米切尔那部著名的小说《飘》里,也有所流露。

《美国语文》则是正视了这段历史,把这场发生在美国本土上最大内战“敌我”双方领袖人物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学习,而且并不认为罗伯特•E•李就一定错了,依然当他是一位正面意义上的民族英雄。

这种多元化的历史价值观,与单一的“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中国人的历史观或价值理念,就形成了强大的对峙。它曾让朱学勤吃惊,也让我这个长期受着单一价值观、历史观教育的人,感到吃惊。

美国人身上,真是有着我们所穷究不尽,也学习不尽的东西。

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该书虽为“中国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教材”,适合美国“12-18岁”学生学习,但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来说,它的程度就很高了。好在它是双语对照版,既可以作为中国中学生的英语教材,也可以用作大学、研究生院师生,以及广大英语读者和美国历史、文化爱好者等相关人士的参考、研究、学习图书。

2004年9月6日,北京。

《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同心出版社2004年8月,全三册,75元。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为中国学者,居北京
DISSEN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PATRIOTISM !

--Thomas Jefferson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