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655] 2005-11-09 02:14:07
编了十几年的程序,从DOS到Windows 2000,从汇编到DELPHI,参与了一个接一个软件工程项目,开发了一版接一版的软件产品,真的累了。有时候,我真的不想干了,恨不得将整个电脑扔到窗外。但每当想起还有那么多的软件问题没有解决,以及层出不穷的诱人的新技术出来的时候,又常常唤起我的灵感。这种灵感一次又一次地激发我开始新的技术冒险,这种冒险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常常使我在欢乐与悲愁之间享受着折磨。没办法,对软件的感情就是这样爱恨交加,这辈子都离不开啰。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节。
该写点东西了!近年来,这种冲动越来越强烈。
在漫长的软件开发生涯中,总有一些值得珍惜和留恋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必要保存下来,因为这是一种财富。也许这种财富对我的儿子一点用处都没有,除非他将来也成为一名程序员。不过我妻子不愿意再看到儿子像我这样辛苦,看来儿子是继承不了这笔财富了。不管怎样,我有必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也许,到我儿子长大的时候,这一切都只是陈年老套的技术,一叠发黄的废纸,只能送到废品收购站。只要曾经有人偶尔读过其中的一两页,了解过我当时的思想,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下定决心要写点东西了!可我能写些什么呢?
我是程序员,当然要写编程啰。可编程的技术书到处都是,我写的技术能比他们更先进吗?实际情况往往是,等我开始学习当前的新技术时,这样的技术书早已摆满了书店的货架。于是,我只能跟风,把别人写的东西作为我的素材。可我又怕背上抄袭的恶名。如果那位读者说“哈,你这段内容是抄袭某位大师的”,我将会感到非常羞愧,恨不得立即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所以,我尽量地用我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去描述同样的技术。而且,我还学会了编故事,这给我的写作带来不少乐趣。终于,同样的技术在我的文字里很难找到原来那些大师们的痕迹,但精髓都在,好像我也俨然大师的模样。除了借鉴大师们的著作之外,我还经常到网上的一些技术论坛去偷去写作素材。我一方面用一个新手的身份虚心请教大侠们的问题,同时我又用另一个账号扮演高手去争论我想要的答案。可能是我的虚荣心太强,管他呢,在Internet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大侠们不会介意的。
我到底应该写本什么风格的技术书呢?
在我写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写了一些章节之后,我发现我已经逐渐在形成一种写作风格。这种风格正如我在平时与同事或朋友讨论时那样,先讲原理,后讲技术,或者先讲技术,后讲原理。我发现,原理往往比技术本身更重要。于是,我开始尝试将技术原理上升到哲理的高度来阐述。原理也许很复杂,但哲理往往是简单的!用简单的哲理来讲解技术原理,这可是自讨苦吃。常常,我为了说明一种技术原理的简单性,挖空心思引经据典寻找一段有哲理的名言或典故,甚至发展到编造故事和谎言的地步。最后,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有这样写技术书的风格。但,那的确就是我的风格。希望你喜欢。
我还不是专业的科技书作家,这本书都是在业余时间写成的。书中的许多程序都是在我家里那台一低档机器上编写和调试的。如果写书挣了钱,我首先要换一台高档的电脑,然后再用她来写新的书。这本书从我儿子三岁时写到他四岁,儿子一天天长高,我的书稿也一天天增厚。
最后我的感悟就是:写书和编程一样。
当写完了这本书的时候,我终于有勇气说:我再也不是一事无成的程序员了!
李战(lead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