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257049
haitao
说500万医疗费是最低价的“经济学家”良知何在?
说500万医疗费是最低价的“经济学家”良知何在?
顾可尾

--------------------------------------------------------------------------------


  在新华网看到一篇出自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之手的文章,认为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500万医疗费是市场最低价,并在“分析”后得出了结论:“造成如今这个体制,不是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错了,不是过了头,而是因为改革还没有彻底。”看过后大感困惑,对这位经济学家要进行一番商榷。

  这位经济学家用任何一本西方大学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有的价格决定理解来解释500万医疗费是最低价。他先给出了理论依据:“道理很简单,因为价格其实是由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以及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的。需求者之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越高;而供给者之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会越低。”然后,进一步对500万元是如何表现为最低的作了说明,他写道:“550万元能成交,无非是表明,没有第二个患者出的起更高的价。如果有,你500万元都拿不下。而对患者来说,无非是表明,没有第二家医院能收比这更低的价,如果有,你肯定去那了。”表面来看,这分析似乎没有问题,这正是主流经济学家们常常能欺骗人的地方。作者沿用的是西方价格决定机制的那一套,他把患者当成拍卖市场上的竞拍人了。可是这完全是臆断,因为,事实上在这个所谓的市场上,只有一个竞拍人,即那个患者,也只有一个供求提供者,即那家医院。这里恰犹如在沙漠里可以用水换取黄金一样,患者没有选择的自由。作者出的歪主意是让患者接受这最低价,因为“没有第二家医院能收比这更低的价,如果有,你肯定去那了。”真是可笑至极,病人不是一台电脑一包食品,不可能如普通商品那样流动,他重病在身,能上哪去?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学家却指望通过流动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得出了让病人接受500万元市场最低价的政策建议!

  还可以继续揭示我们的经济学家们的食洋不化。从这位研究员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抄来的依据“需求者之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越高;而供给者之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会越低”我们可以看出些端倪。事实上这句洋话并不具有作为政策依据的理由,它不过是想说明市场条件下价格是如何变动的。在分析中国的问题时,还必须结合现实进行。中国的现实是人口太多,因此,只能表现为需求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一度残酷到价格高到了使部分人“有病不敢看”的地步。这意味着,“需求者之间竞争”的结果是把部分人从医疗市场上淘汰出局。所以,盲目听信来自西方的市场理论,最后结果只可能是社会的不和谐。

  对此,作者开出的处方是“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一定要打破行政垄断,打破了行政垄断才是真的市场化了,市场的最低价也才不会再是天价”。这里充分表明了作者政策主张,即要开展以打破行政垄断的改革。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医疗这种服务和药品这种商品非同一般。如果说在别的领域我们可以利用市场,在医疗服务上却必须特别慎重。在医疗服务上,有不利用市场机制的例子存在。必须认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考虑而不是仅仅凭西方教科书上那几句话就可以决定的。

  其次,即便取消了行政垄断,价格放开,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也将注定医疗有一个较长的供不应求的时期,医疗费用仍可能维持在部分人看不起病的高位。中国的这个现实使得“需求者之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越高;而供给者之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会越低”几乎成为一句蒙骗中国人的话。如果我们的研究员们只停留在这种肤浅的认识上,结果只能是有害。

  第三,作者作为一个研究员,坦率地引用了一位“经济学家“的话,承认“就像有个一丝不挂的美女躺在我的床上,要我不动心也办不到的”。作为经济学家尚且在色欲面前无法自制,那么请问,资本在物欲面前会如何?一个在美女面前动心的经济学家,如果给他资本去办医疗,会不会在造假和劣质服务的低成本的诱惑面前动心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是请经济学家放心,还不到对市场灰心的地步。真正可能的情况是,当你敢对美女动心就将面临极其严重的惩罚时,只能压下欲望。因为付出太高,效用的损失太大于怀抱美人所得到的效用。同样的道理,医疗这种重要领域,只有在法律和制度很完善并形成对资本的有效制约时,才谈得上放开。那种只知道搬弄西方教科书上的废话来评说中国必须打破行政垄断的做法,极可能是在不断的矿难和珠三角的断指之痛外,又制造出医疗之痛。从理论上看,至少是不严肃不负责的。

  如上所述,作者从大众对天价医药的不满,不仅得出了500万元是市场最低价的惊人的荒唐结论,还利用西方教科书中的废话得出了要打破行政垄断的政策结论,可是却偏偏背离了中国的现实。如此研究,可以休矣!


附:医疗改革错在不彻底 药费太高痛骂医生无实质作用

2005-12-10   胡晓翔


高到550万元。确实是高,我也同样认为是高。但通过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样的天价医疗费其实已经是市场最低价。


这些天相信很多人的眼球都被所谓的550万元天价医药费事件吸引过去了。大家都痛骂这帮医生怎么会这么没良心,怎么会这么不讲职业道德。但是在痛骂医生没良心之前,应该先扪心自问一下,如果换了自己在这帮医生的位置,是不是真能经受550万的考验。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如果政府建立了这种管制,刚好我也是那里的一个官员,那么我也会贪污的,我甚至坚信我会贪污得比其他大多数人更有效、更厉害”,“就像有个一丝不挂的美女躺在我的床上,要我不动心也办不到的”。

关键还是体制的毛病,这也是很多人所看到的。因此,有很多人开始骂现在这种体制,进而骂现在体制的来源:医改。因为以前的体制不会这样,所以大家都说这是市场化医改导致的。改成这样一个体制,其实就说明医改不成功,市场化方向是错误的。有人想否认这点,甚至只是提倡不争论这点,都会引来痛骂,似乎市场化成了罪恶之源。

还是要争论的,而且要积极参与争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真正的朋友,暴露我们真正的敌人。我知道这样的话有人说过很多次了,也被人骂过很多次,但我还是要再说一遍,那就是:造成如今这个体制,不是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错了,不是过了头,而是因为改革还没有彻底。

改革前的体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制?公费医疗,国家投入资金养设备和医生,免费给患者看病。医生不靠卖药为生,也没有卖药的动力,因为不允许,价格被管得死死的。这个时候,民营医院是竞争不过公立医院的,不给投入却同样要求不能收费,民营医院不可能有生存之地。在那种体制下,民营医院是自动消失的。

现在搞市场化改革,把医院推进市场,自负盈亏,国家不管医生的工资和设备投入了,但同时也不管你是不是免费提供医疗了。这样的话,公立医院就开始追求起盈利来。但这样一来,搞私营医院又开始也有利可图起来了,会在医疗市场上和公立医院一决高下。公立医院很可能就竞争不过,没法盈利。怎么办?毕竟政府和公立医院还是一家人,因此政府会开始管理医疗市场,整顿市场秩序,限制民营医院自由进入,确保公立医院的市场垄断地位。

这样状况下的市场格局确实是可怕的。就拿这次这件事来说吧。大家都抱怨医药费怎么这么高,能高到550万元。确实是高,我也同样认为是高。但通过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样的天价医疗费其实已经是市场最低价。道理很简单,因为价格其实是由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以及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的。需求者之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越高;而供给者之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会越低。 550万元能成交,无非是表明,没有第二个患者出的起更高的价。如果有,你500万元都拿不下。而对患者来说,无非是表明,没有第二家医院能收比这更低的价,如果有,你肯定去那了。

所以说,对于患者来说,550万元其实是个最低价了。不然你不会心安理得地选择这家,你肯定会选择其他家。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550万元就是最低价,不管你主观上是不是觉得高,天价也可以是市场最低价的。

所以说,天价不是因为医生没良心,而是市场行政垄断体制造成的。但这是不是市场化的错呢?不是,因为市场化改革从来就都是包括两个方面的:放开价格和放开进入。造成垄断市场化的弊病,不是市场化方向有错,而是因为市场化还有一方面没完成。至于为什么没完成,大家都知道,是因为既得利益。因为放开进入,肯定就意味着现在公立医院的利益要减少。

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一定要打破行政垄断,打破了行政垄断才是真的市场化了,市场的最低价也才不会再是天价。靠痛骂医生起不了实质作用。

(作者为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