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25880
李颖
通俗有趣的音乐大师史
通俗有趣的音乐大师史



我写历史人物时老喜欢从一些肢言片语出发,感觉像在作名词解释一般——好在各位多看几篇也就习惯了。嗯,下面言归正传。

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首先给各位理清一个概念,我们平时所景仰得滔滔不绝的巴赫大师,他的全名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因为正如 schumann 版主所说,巴赫的两位妻子非常强悍地共为他生过19个孩子——这些子女再生育出更多的后代,于是构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姓巴赫的家族。关键在于这帮人都搞音乐——不过到后代水平就差下去了。其实我想最终说明的是:请要购买巴赫磁带和 CD 的各位不要一看到 Bach 字样就两眼放光,一定要看清 J. S. Bach 这个防伪标志,否则买到了别的 Bach 就会像买古龙小说买到了“吉龙”、买鸵鸟牌墨水买到了“鸵乌”一样郁闷。
2。1685。 1685年对于西方音乐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这年同时诞生了两个音乐巨人——巴赫和亨德尔(1685—1759),可以说是他们把音乐从佐餐背景声响的地位提到了独立的艺术门类高度。由于这次的大师系列中没能装下亨德尔,所以各位请允许我让亨德尔在这里亮相几分钟吧。。说起来巴赫和亨德尔有很多共同之处,同一年生,同一国人,最最有趣的是下面:巴赫和亨德尔晚年时先后患上眼病,并且不约而同地去找的同一个英国医生。这位医生态度相当不偏不倚——两位大师都先后被他医成了盲人。这位医生以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两点:1、人,应该怎样走上出名的捷径? 2、如果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巨人,至少你还可以毁灭一个巨人。
3。巴赫[德]。 解释巴赫国籍的问题似乎在这个二战论坛很是多余,因为各位大概都对巴赫那时候德国一团乱麻的局面了如指掌。总之严格说,巴赫只是某某选帝侯所辖领地下的臣民。和巴赫的平凡生活相比,在选择跟哪个选帝侯混饭吃的关键问题上,亨德尔相当衰——因为亨德尔不打招呼地辞掉了他那位叫乔治的选帝侯交给他的乐师差使,跑到英国求发展,结果发现他的老东家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英王乔治一世陛下。好在乔治也不计较,不然他儿子乔治二世以及各位就听不到亨德尔最为通俗流行的大作“哈里路亚”了。
4。对位法。 不要担心被这样的专业词汇所吓倒,因为倒下的不止你一个。一本书里是这样下定义的:对位法——某种高难的音乐技法,被巴赫用以证明世界上其他所有人智力低下。我个人对对位法的理解是,这相当于要求你的大脑能同时分别完成多项任务:左手在键盘上盲打灌水,右手拿笔画一幅画,眼睛阅读一本中文小说,嘴里念着英文诗。总之就凭这个,我就对巴赫崇拜得五体投地。
5。平均律。 巴赫的高智商和高难度对位法结合产生的钢琴曲集。曲集里,各音符之间的一切关系丝丝入扣——总之,巴赫那种纯净到极点的音乐与其说是音乐,不如说是数学、是逻辑。你可以这样想象:巴赫的钢琴是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而运算着的每一首平均律钢琴曲都是一个复杂严谨的火箭弹道计算公式。
6。巴罗克。 巴赫时代的音乐被称作巴罗克风格音乐。总的说,这种风格听起来好像火车突突突,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运动感;而细节上你可以注意到巴罗克时代古钢琴的音色总有一种刮白铁片的声响效果。另外这种音乐多多少少渗透出一些宗教的气味在诱惑你。。。巴赫和亨德尔把巴罗克音乐推到了顶峰;他俩先后倒下后,这种音乐风格也被古典风格所取代。

(一些在电影里采用的巴赫音乐片断:
《辛德勒名单》 里大约70分钟左右:犹太人躲过白天德军的屠杀,纷纷从楼里藏身之处出来。其中某男从钢琴里钻出来,不幸碰响了琴键。德军一窝蜂冲上楼,枪声大作。此时琴声也大作——某男索性坐在钢琴前疯狂弹琴。两个德军军官居然没杀他,一个问:"Was ist das? Ist Bach?(是谁的?巴赫的吗?)"另一个反驳说:"Nein, ist Mozart...(不,是莫扎特的)"……啊,这个听风格绝对应该是巴赫的《平均律》中的一首。
PS:弹钢琴的那个不是被追捕的犹太人,而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国防军军官,一副出身于容克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养的样子。而门口两个的士兵,问的那个一副乡下孩子像,其实他蒙中了;而答的那个则象个城市平民,不懂装懂。总之两人都是劳动人民出身。至于弹这段音乐很多人都当成是《平均率》中的一首,实际上应该是巴赫《英国组曲》中的第2号A小调的前奏曲。这个镜头是人类电影史上最有震撼力的镜头之一。但是如果不从象征性而从真实性的角度来评价的话,这段曲子未免演奏得太完美了点,对巴赫的理解太深刻了点,完全没有炫耀纯熟技巧的感觉。这可只有少数天才才作得到)
《汉尼拔——沉默的羔羊2》 片头一开始的音乐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第一首。剧中的莱克特教授还非常优雅地自己弹了一段。多说一句,此曲是古钢琴手哥德堡托他老师巴赫写的,为了是给哥德堡的主子——俄国公使大人当催眠曲用。各位要是像公使大人一样也睡不着的话,推荐听《哥德堡变奏曲》,效果很好。
《英国病人》 具体哪段记得模糊了。反正有段钢琴是巴赫的。)


约瑟夫 海顿(Joseph Haydn,1732--1809)[奥]
1。德国国歌。 假想海顿哪天从地下醒过来,逛到了二战论坛,只消旁人通报一声:各位,这就是那首威武雄壮的德国国歌的作者!保证欢声雷动,镁光灯猛闪,一堆签名本递过来;就算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一溜儿排开也镇不住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只是很可能海顿会严重怀疑自己有失忆症和妄想症,因为他脑子里有个残留信息在说:不对啊,我满怀激情写这调儿那阵子这个叫奥地利国歌啊!海顿不知道他死后80年,德皇威廉二世哼着这调好听,就把它混着诗人霍夫曼1841年写的词唱,于是它就成了两次大战时德军士兵一边冲锋一边唱的德国国歌“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了。
(关于德国国歌的问题:
反正不管歌词如何变,曲调总是海顿那个调。至于歌词,霍夫曼的原诗有三段,“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是第一段。。。二战后前两段有军国主义倾向,废掉了,只保留了第三段,就是现在的德国国歌歌词。
德文歌词: 英文歌词: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 Unity and right and freedom
Für das deutsche Vaterland! | For the German fatherland,
Danach lasst uns alle streben | Let us all pursue this purpose,
Brüderlich mit Herz und Hand! | Fraternally with heart and hand.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 Unity and right and freedom
Sind des Glückes Unterpfand. | Are the pledge of happiness.
(反复)
Blüh' im Glanze dieses Glückes, | Flourish in this blessing's glory,
Blühe, deutsches Vaterland. | Flourish, German fatherland.
中文翻译:
统一、主权和自由,
为了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象兄弟那样团结起来,献出我们的双手和真心。
统一、主权和自由,
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反复)为了实现这使命的荣誉,
为了德意志祖国永远的繁荣昌盛!)
2。乐谱的多种用途。 海顿的老婆敏锐地发现:老公写的乐谱仅供摊开来演奏用,显然用途单一了一点。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她发现了乐谱的新用途:卷上卷上,插在自己的头发中作固定发型用。想象一下海夫人一头秀发里包满了乐谱卷儿的情形吧!
3。交响乐工厂。 考虑到海夫人奢侈得总用老公写的乐谱来卷头发,各位不禁会嘀咕:海顿这家伙写了多少乐谱啊???没错,海顿一辈子写的交响曲有104首——对比一下贝多芬以后不管哪个神仙妖怪也就写个八九首,海顿的交响曲大作简直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所以人们当面尊海顿为“交响乐之父”,背后称海顿是“交响乐工厂”——相当于现在的“灌水王”。
4。惊愕! 海顿大多数交响曲都没能流行起来——我们不能奢求灌水又有数量又有质量。不过精华还是有的,《惊愕》交响曲就是一个:后人总是津津乐道于海顿指挥乐队突然于弱奏中齐心协力地发出一声怪叫般的声响,吓得下面的观众睡意全无、肾上腺素激增。到了20世纪,恐怖电影的大导演们把这种吓唬观众的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死寂的铺垫中总能意想不到地出一个撕心裂肺的音效。
5。胜利大逃亡。 海顿很悲惨地在某某公爵府上当了30年乐团团长——该工作本质上与歌舞伎无疑,有时居然整年不准出府。为了放放风,有一年海顿策划过一次胜利大逃亡:他假模假样地作了一首交响曲(后人称为《告别》交响曲),计划好在演奏过程中乐队成员一个个悄悄遛掉,同时剩下的人继续演奏;等到乐声简直弱得“似乎”不存在时,台上的人已经真的不存在了。也许是民族传统,170年后同样在奥国,有个家庭的一对夫妇和七个子女在演出时用几乎同样的伎俩再次逃亡成功,这次被羞辱的是试图禁锢该家庭的一帮德国白痴纳粹军官。又过了十年,这个故事被编成音乐剧,后来又拍成电影,结果传得地球人都知道了:故事起名叫《音乐之声》,里面的歌曲“哆来咪”、“雪绒花”连小学音乐课本里都有。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
1. 神童I 唉,和莫扎特相比,别的任何“神童”真的都不算神童。想想吧,这家伙四岁时已经开始为乐队写一部协奏曲。(咱们四岁时能完整地唱下一首歌吗?)另一个例子是: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得到一个小型的小提琴并且学着拉它。有一天,当他的老爸和朋友正在花园里弹奏小提琴曲目时,小莫扎特上去把曲目一点不错地重复拉出来。莫爸爸当场倒……
2. 神童II 为了更多地展现小莫扎特的神奇,老莫爸爸带着六岁的儿子开始巡演欧洲,整整逛了三年。所到之处观众统统承受了怀疑(看演出之前)——震惊(看演出过程中)——再怀疑(看完后)的心路历程:史上哪有这样强的小孩?结果可怜的小莫扎特经历了充满怀疑精神的贵族们无数次变态反复测试。某一次走极端的测试要求小莫用一个手指弹奏,并且在键盘上蒙上一块布。(想想如果有人规定你上网时必须这样灌水??)……老莫爸爸也许并不觉得举行三年巡演是个很糟的决定,可是其后果是欧洲的贵族普遍认定莫扎特是非人类,这注定了莫扎特后半辈子被贵族们不当人看,而是当作马戏团的猴子玩弄、看稀奇的悲惨命运。
3. 婚姻大事 其实莫爸爸千虑总还有一得的时候,他给莫扎特的金玉良言是: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前,不要结婚。莫扎特不愿去从事“正当”工作:当倍受约束的宫廷乐师——可能他想到上一辑里悲惨的海顿了——不过这不妨碍他最终在二十六岁时和康斯坦丝小姐结婚。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一切尽在老莫爸爸掌握之中:莫扎特的子女一天天多起来,全家的日子也就一天天烂下去。这个“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故事对于今天各位急于成家不立业的 SB 青年们来说,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4. 高产冠军 我们说海顿享有“灌水王”的盛名,其实应该把海顿灌了一辈子70多年水的因素考虑进去。要是莫扎特能活这么一大把就好了,想想他只活了海顿岁数的一半不到啊。。即使在短短30多年里,莫扎特也以疯狂的速度写出了交响曲41首,加上歌剧、器乐重奏、钢琴小提琴双簧管竖琴长笛圆号各门协奏曲,总的曲目编号编到了600多号。而且不可否认,莫扎特作品的总体灌水质量超过海顿的作品,虽然各自的优秀作品很难分出高下。关于为什么能灌得出这么多精品,莫扎特解释说这全靠用功用功再用功。所以各位知道了吧,要想在 SB 里把军衔升上去,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踏踏实实地灌水灌水再灌水……
5. 海顿和莫扎特的友情 两个疯狂生产乐曲的机器碰上后,自然年龄不是距离(海顿大莫扎特24岁),英雄惜英雄啊;海顿甚至从这个儿子辈的小家伙那里学到了很多灌水的新技巧。话说海顿如上一辑所说,偶尔成功导演过一次胜利大逃亡之后,又过了20多年终于成功逃离公爵的魔爪(这么多年他怎么熬过来的?),准备到伦敦换口气。临分别了,小莫与老海执手相看泪眼,作无语凝噎状;终于小莫深情地说:“爸爸(很怪的称呼,是吧?不过各位终于可以送一口气了,海顿和莫扎特不是同志关系!同志之间没有这么叫的……),你老了,不适合再去闯世界。我怕咱俩再也见不了面了……”——现在的电影里每次出现类似对白,导演们都无疑例外让说话的人如愿以偿。——而在历史上的这一幕戏剧性场面编排上,上帝依然走了一个俗套的结果;不过上帝的妙笔生花在于:他让老态龙钟的海顿从伦敦安全地回来,而年轻的莫扎特这时已经死掉了。
(小故事1: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年)是海顿的学生。有一次他和老师打赌,说他能写一首曲子,老师准弹不了。海顿自然不相信。莫扎特用了不到5分钟,就匆匆地把乐谱稿子写完,送到海顿的面前。
“这是什么呀?”海顿弹奏了一会儿后惊呼起来,“我的两只手分别弹向钢琴的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突然出现在键盘的当中呢?这是任何人也弹不了的曲子。”
莫扎特微笑着在钢琴前坐下,当弹到那个音符的时候,他弯下身来,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
(小故事2:
一个小P孩对另一个小P孩说:哇,你好历害,钢琴弹的这么好,我就不行。对曰:是吗?钢琴很简单呀,写诗才难呢。回之:不会的,写诗很简单的。我教你啊。两个小P孩一个是莫扎特,另一个是歌德。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比莫扎特大7岁,估计上面说的是歌德14、5岁,莫扎特7、8岁时候的对话。歌德的神童生涯:8岁能阅读德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10岁开始写作生涯,14岁写剧本。歌德和莫扎特还有以下两点联系:
1。两人都叫 Wolfgang。
2。莫扎特最有名的交响曲——写成于1788年的第40号交响曲,情绪上受歌德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影响很深,“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知识分子对日将衰亡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现象的种种反应”,既有伤感不满,又有真挚抒情。各位可以配着"40号"来读小说"维特"。)
讲到莫扎特的敌人和莫扎特的死亡就不得不涉及到第5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莫扎特(Amadeus)》。影片讲述了天才莫扎特,他的同行萨列里,以及萨列里对天才的抓狂程度的嫉妒和迫害。这部大奖影片里有些叙述相当真实,颠覆掉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老婆开始的“贴金运动”;而有的部分则显然是导演为了使剧情跌宕起伏而杜撰的。OK,推荐各位看上述影片,不过在这之前浏览一下本人写的“莫扎特&下&”,对比一下历史和艺术加工的异同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6.萨列里。 这个意大利人是皇帝的宫廷音乐指导,莫扎特的最大敌人。看来庞涓一看到孙膑出道就想搞臭他的丑陋心态不只中国一家独有;面对史上罕见的天才莫扎特,作为皇帝的大宠臣的萨列里使用了他的一切影响来把莫扎特压下去。甚至当莫扎特被推荐做伊利莎白公主的音乐教师时,萨列里也设法把这位置给了别人。啊,可怜的莫扎特啊!整整六年在萨列里的阴影下他没找到一份固定工作。
7.天才不完美之处。 也许各位准备愤怒地谴责意大利人了,——不过我很想为他辩护两句。。毕竟萨列里并没有一手遮天的本事。之所以莫扎特找工作处处碰壁,也得从他自己身上找原因吧。我痛恨诋毁伟人,不过在史实上,莫扎特确实是个不知天高地厚、出言不逊、举止粗俗的狂妄家伙,并且有些癫狂和神经质。显然,在“这个刻板、险恶、趋同的世界中”,莫扎特不论是在“压抑灵性的宫廷音乐秩序”还是“压抑人性的宫廷人际关系”中都格格不入。而且在惯于以貌取人的我看来,我觉得深深遗憾的是,莫扎特确实长得算不上帅哥,此外长相上还有一个重大的不完美之处……——呵呵,这个我留到贝多芬一节再集中说起吧。
8.安魂曲。 终于说到举世闻名的未完成安魂曲了!也许各位提到莫扎特时,最熟悉的也就是下面这段故事了:在莫扎特死前不久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位“脸色阴沉、身穿黑衣、头罩面具”的不速之客来到莫扎特家,为一个无名的主顾来向莫扎特定制一首《安魂曲》。莫扎特显然是一个和我一样迷信宿命的人,他被这个神秘的委托所镇住,并且完全受到了《安魂曲》创作使命的支配。不祥之兆啊不祥之兆!——莫扎特绞尽脑汁地构思《安魂曲》,写到最后越来越感到这是给自己写的送丧曲。他的预感很灵,,几个星期后,莫扎特在熬夜创作《安魂曲》中暴亡。(各位一定不要疯狂熬夜,否则也会死得很惨的!)
9.??? 莫扎特的死真是迷雾团团啊……第一个问题:莫扎特是谁害死的?第二个问题:那个黑衣人是谁?第三个问题:黑衣人索要的《安魂曲》本来是给谁做的?史上一直有好几个说法,而影片《莫扎特》里把这些帐全记到了萨列里身上,说是萨列里利用心理暗示诱导莫扎特心向死亡,再逼迫他大量熬夜导致心力衰竭而亡。我在一堆史料中筛出的看法:问题一,萨列里嫉妒归嫉妒,毒手方面还是没下的;问题二和三,黑衣人是某某伯爵的管家,那个音乐水平不咋的、而为人又很虚伪的伯爵大人刚死了老婆,于是想到了叫管家去请莫扎特写一部《安魂曲》,好冒充是自己的作品准备在妻子的葬礼上演唱。虚荣之心人皆有之,可是伯爵大人,你怎么能让扮相如此恶毒的管家跑去吓本来就神经衰弱、营养不良的莫扎特呢?!可恶!可恶!
10.尸骨无存。 莫扎特就这样莫名其妙死掉了,更惨的是正如schumann版主所说,“其遗骨至今未寻”。这个惨剧具体解释起来是这样的:莫扎特死后,葬于一个没有墓碑的穷人公墓。这一公墓每几十年就要彻底翻挖一次,所以……
11.与世长存的音乐 ……最后给各位一点亮色吧,毕竟还有值得宽慰的地方:莫扎特的音乐不死——这个在电影《莫扎特》中也借萨列里之口说了。反正直到现在,可能因为莫氏音乐明朗清纯吧,常被用于胎教,或者用于测试印第安人或者非洲土著对各种音乐的接受程度。——申明:我决不会用这种损招来变相证明印第安人黑人等等智商白痴程度等同于婴儿。现在德国人对莫氏音乐的最新应用是放给下蛋的老母鸡听,据说这样可以让蛋增重。汗~~
12.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另一点宽慰:莫扎特的早逝牢牢巩固了他“天才”的名分,毕竟人的后半生一不小心就会把前半生的辉煌抹平了,所以在事业巅峰适得其所地死掉最英明。唉,想想我中学时代的偶像张德培,,如果在他网球排名还在全世界第二时就死掉这多好啊……总之,要想炼成天才,少年时代是神童这个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崭露头角后及早死掉,切记切记!——莫扎特、普希金、拜伦、雪莱、凡高都是各位的榜样。

(关于莫扎特死亡的花边八卦新闻:
死因
虽然种种生理心理上的毛病加速了大师的物化,但最后直接要他命的应该是肾衰竭——大师死得很惨,从1791年11月20日他最后一次卧床不起到12月5日去世的这半个月时间里,他一直在发高烧、呕吐,并且身体因为紫斑和疼痛而不成人形……大脑里还充斥着自己被下毒的幻觉。
最后干了什么
12月5日零点55分与世长辞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尝试用手在床上发出《安魂曲》的鼓声……
葬礼
参加他那简单而寒碜的葬礼的寥寥数人中,没有他的爱妻康丝坦采,却有那位萨列里——当时萨列里抱着何种心态前往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不应埋怨康丝坦采无情:当时的女人是不参加葬礼仪式的。
消失
葬于一个每隔十年清理一次的贫民墓园自然是大师遗体消失的重要原因,但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人知道他葬于何处(也许运尸工曾经还记得)。原因非常非常的郁闷:葬礼当天下起了雨,所以没有人随棺木至墓园入殓,没有人在场观礼并为它的坟墓放上十字架——自然也就没人知道他葬于何处了。
“我失去了让我和整个欧洲都永远无法忘怀的莫扎特”。
历史早已证明,当28岁的康丝坦采·韦伯说出这句话时还是不够富于预见性——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早已被整个世界永远铭记了。)

-
DISSEN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PATRIOTISM !

--Thomas Jefferson
DISSEN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PATRIOTISM !

--Thomas Jefferson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