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01] 2005-12-28 05:03:02
教育不公造成社会隐患,《瞭望》刊文提出
教育政策已到调整期
------------------------------------------
《瞭望新闻周刊》第50期刊登记者专稿说,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负责的课题组在对10城市四十余所高中的调查中发现,约有1/5的学生通过交赞助费和择校费进入高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择校生比例最高,为25.2%;此外,还有6.5%的学生动用了社会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杜育红等专家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调节器,使各种人有公平晋升的台阶。现在教育存在的不公平实际上把贫寒子弟晋升之路给堵住了,从而使教育丧失其调节功能,无法往社会上层流动。如果农民永远是农民,农民工永远只能是农民工,就会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绝不能因为社会不公平而加大教育不公平,又因为教育的不公平反过来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社会隐患。
《瞭望新闻周刊》为此刊登评论《教育政策已到调整期》。评论说,“先要优质?还是先要均衡?”专家认为,本世纪前20年,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培植部分优质学校带动教育资源的扩张是必要的;当前,则应强调以公平均衡为主,把均衡放在第一位,优质放在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