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PV《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无极》导演陈凯歌感到难堪,陈凯歌非常激动:“我们已经起诉他了,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就这一问题要解决到底。”说完这句,又觉得意犹未尽:“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新报讯 昨天上午,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打击侵权盗版的情况。就现下风靡网络的《无极》恶搞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关人士表示,这个短片侵权与否还要做进一步的认证。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电影《无极》在全国公映以后,有网友进行了改编,制作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短片,在网上传播,从著作权的角度来说,怎么认定这种行为是否侵权?国家版权局新闻发言人、版权司司长王自强说,从著作权法律意义上讲,如果作品是用于介绍情况或者说阐明一种观点,适当地或者少量地引用他人的作品,这是《著作权法》所允许的,也就是说,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但是,如果超出了介绍情况或者阐明一种观点这个前提,大量引用他人的作品,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个个案来看,它是否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畴,应该由司法机关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王轶斐/文
信报讯 (记者 张煦) 网上关于陈凯歌炮轰“馒头血案”的论坛,成为黑客散播病毒的新载体。昨天,安全专家告诉记者,在随机抽查的网络相关论坛中,含有病毒链接的论坛超过60%。而个人博客也开始成为散播病毒的新载体。
随着著名导演陈凯歌炮轰网络搞笑电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该事件迅速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网络黑客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据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提供的数据,在随机抽查的网络相关论坛中,含有病毒链接的论坛超过60%。黑客往往会在热门帖子下面跟帖,以“最全的《馒头血案》提供下载、免注册快速下载《馒头血案》”等名义诱骗用户下载,其实用户下载的就是病毒。用户下载运行之后会被病毒感染,中毒电脑会遭黑客远程控制、窃取密码等。
瑞星安全专家提醒网民,近日参与论坛讨论、下载电影的时候,要小心黑客和病毒的攻击。除了论坛之外,个人博客也在此次事件中充当了病毒中介的作用。由于一些热门博客提供了游客留言功能,黑客们可以在这些博客下面以“评论”的名义散播病毒链接,用户点击这些链接后就可能中毒。除了常规的升级杀毒软件、开启个人防火墙之外,网民还应该注意:网络上尽管有《馒头血案》的不同版本,但这些文件的体积都在几十兆,如果下载的文件过小,那就是病毒。
● 2005年12月31日,胡戈完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发给熟人观看;
● 2006年1月初,《馒头》在网上走红;
● 2006年1月28日,胡戈完成新作《春运帝国》;
● 2006年2月12日,陈凯歌怒斥胡戈无耻,扬言起诉;
● 2006年2月13日,网络上发起万人大签名,支持胡戈;
● 2006年2月14日,胡戈正式向陈凯歌道歉。
胡戈的不可原谅之处,不在于侵犯了《无极》的版权,最重要的是打击了陈凯歌所拥有的普通人应该拥有的情绪。
寂寂无名的草民胡戈凭借视频短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名声大噪,直逼陈凯歌。陈凯歌呕心沥血想要阐述的饱含深刻寓意的魔幻故事,被胡戈一剪刀裁成一个关于馒头的无厘头。
胡戈制作“馒头血案”,最大嫌疑是卖弄才华;网民们追捧“馒头”,不过就图一个乐儿而已。但是很显然陈凯歌的难堪和愤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眼看着倾力之作被颠覆成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有报道说,陈凯歌在就这个话题接受采访时痛骂胡戈是个道德沦丧的人,并进一步强调:“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在胡戈的道德品质惨遭质疑之际,凯歌的公信力骤然下降了。
有人说《无极》是陈凯歌在自我挣扎十年后,给自己下的最大一次市场豪赌,所以当这场耗时三年的赌局在揭开它的底牌时,他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抛开媒体的狂轰滥炸不说,金球奖铩羽而归,被奥斯卡扫地出门,陈凯歌的郁闷想必已经达到极致:普天之下,竟然没有一个人肯为《无极》说话!附声相和之音寥寥无几,当此时,怎“寂寞”二字说得。
对于这次的“怒形于色”,陈凯歌作如此解释:“大家都是人……我也有我自己的喜怒哀乐……我觉得这是人的本能而已。”由此可见,胡戈不可原谅之处,不在于侵犯了《无极》的版权,最重要的是打击了陈凯歌所拥有的普通人应该拥有的情绪。一贯高深莫测的陈导演以普通人自居,其自怜的姿态让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针对胡戈正式向陈凯歌道歉一事,昨晚9时,记者连线陈凯歌和陈红,因两人已出国到柏林宣传《无极》,手机关机。陈红的经纪人高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我们已经从网上得知胡戈正式向陈凯歌道歉的消息。陈凯歌和陈红已知道了这件事,但因陈凯歌和陈红在出国前已与中影集团商量了一个‘必须起诉胡戈’的统一意见,虽然现在胡戈正式向陈凯歌道了歉,但是否还起诉胡戈,陈凯歌和陈红还未决定。”
高先生透露:“陈凯歌对胡戈未经准许、随意通过视频将原创作品《无极》进行剪辑并恶意丑化《无极》一事感到非常气愤,这不仅仅是对《无极》著作权、作品知识产权的严重侵权,而且对陈凯歌的名誉,对《无极》的票房,造成了极大损害,在观众中影响很坏。现在胡戈仅仅就是一句简单的道歉,恐怕太轻松了!我个人认为,胡戈本人的态度就不是很深刻!陈凯歌和陈红恐怕不会就这么简单了事,不会轻易算了!”记者杜恩湖
本报讯(记者李俊)《无极》在柏林展映,陈凯歌首度开腔斥责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者丧失最基本道德底线”。记者获悉,春节前陈凯歌公司已经开始大量取证工作,针对网络短片大量运用《无极》影片素材,将状告胡戈侵权。
陈凯歌放言:“把本属于别人的知识产权拿过来任意的篡改,任意糟蹋,如果是你的电影,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觉得这是丧失最基本道德底线的做法。”
记者昨天从陈凯歌公司获悉,《无极》5月即将在美国大规模上映,对于网络上频频流传的“馒头血案”,早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相关人士透露:“春节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准备起诉工作,主要针对的就是著作权的问题。他引用了影片大量的图像、声音资料,在网络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传播,而且还是带有讽刺、恶意的,造成很大的影响。”
陈凯歌方面强调,“网络也是媒体,网络传播也算是著作侵权”。同时,记者也获悉,让陈凯歌方面最耿耿于怀的是,由于“馒头血案”的大量传播,对《无极》后期票房有很大的影响,陈凯歌本人已经正式表态,意味着这起官司是非打不可。
据悉,目前陈凯歌在柏林,陈红本人在法国,两人对这件事情很关心,但是都表示心情不错。最主要的原因是,《无极》的海外发行终于搞定了,今年5月《无极》将在北美大规模上映,此外,3月8日也会在法国上映。
胡戈:纯粹是为了好玩
对话胡戈
侵权理亏?———要看法官怎么判
记者:陈凯歌这几天对你制作的短片的态度,你都在报道上看到了吧,决定怎么办?
胡戈:现在不怎么办,也不知道怎么办,就这样吧。
记者:整个感觉上,你的状态是在退缩,是不是有点害怕打官司?
胡戈:不是退缩,我一直就是这样的。我现在也没什么可争辩的。我还没有收到法院的通知,到时候再说。
记者:其实很多网友很同情你的遭遇,有没有愿意来帮你打官司的?
胡戈:我现在也都是和一些朋友在聊,也有些朋友愿意站出来帮我,有的就是律师愿意帮我,在做准备。但是具体的细节我不能透露。
记者:陈凯歌会告你侵权,是不是你本人也觉得这方面比较理亏?
胡戈:是,涉及到版权的确有点问题,可能就会判你输。不过也不一定,要看法官最后怎么判。
记者:是不是手头其他这样的短片都停了?
胡戈:是的,现在可能惹上这个官司,其他短片都不敢做了,全都停了。
道德沦丧?———陈凯歌误会了我
记者:陈凯歌导演认为你这样做是道德沦丧,你个人觉得是这样吗?
胡戈:我很想说,我没有道德沦丧……无所谓,这是他对我的误解。其实,我当时纯粹是为了好玩,而且这种事情在世界上太多了,美国就有很多人做这些东西,都没有出什么事情……
记者:到今天这一步,你的态度明显是觉得自己有错的,怎么看陈凯歌导演的做法?
胡戈:我是一个小青年,没有必要做得太强硬,这样不好。陈凯歌导演是前辈,我不应该和他计较什么。我以为,娱乐圈的人会不一样,每个人都很有个性,而且娱乐圈的人说话和普通人不一样,放得不开。
记者:现在这件事情对你个人生活、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胡戈:没什么影响,就是电话特别多。我正常的工作照旧,我的工作室就是我一个人,我就是自己的老板,所以不存在太多的问题。
记者日前从《无极》著作权所有者那里证实了,中影和盛凯已经联合委托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处理胡戈侵权一案。昨天记者辗转采访到了负责此案的朱晓宇律师。
发函了?还没有
虽然陈凯歌在柏林表示已起诉胡戈,但朱律师表示,目前尚未进入起诉程序。事务所接受中影和盛凯的委托,首先对“馒头血案”是否对《无极》构成侵权做了法律评估。评估结果为侵权,于是向传播“馒头血案”的“硅谷动力”等两家网站发出律师函,要求立即删除“馒头血案”、在网页页首发表道歉声明并支付一定赔偿金。目前网站已按要求进行了删除,但尚未道歉。
胡戈之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本人并未收到任何法律文件。朱律师也证实并未向胡戈发律师函,因为他们计划先处理完和两个网站之间的法律关系再据此转向胡戈。
侵权没?不一定
胡戈曾在访谈中表示,自己制作“馒头血案”是为了学习和欣赏之用,没有恶意,没有赢利,也没有主动传播到网络上,因此不存在侵权。也有法律工作者力挺胡戈,认为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胡戈可以免责。
但朱律师认为第22条不适用于胡戈:“我们认为胡戈制作这个短片并不是为了研究、学习《无极》。他说自己没有传播,但发给自己的朋友难道不是传播行为吗?”朱律师认为胡戈的行为侵犯了《无极》著作权人的“保持作品完整权”和“署名权”。
告不告?很难说
胡戈究竟会遭到什么样的命运呢?朱律师表示,网站的事情告一段落后他们将会和胡戈取得联系,但不一定以律师函的形式。朱律师称,鉴于胡戈曾表示过自己的行为不侵权,也不会被起诉,他们希望知道胡戈的态度。假如届时胡戈还坚持认为自己不侵权,也不会被起诉,那么“盛凯和中影将被迫采取诉讼的手段解决问题”。
朱律师还解释称,盛凯和中影作为两家大的影视公司,本来也不会把大量精力放在和个人的纠缠上,但两家公司认为这不仅关系到《无极》一部电影,别的影片也可能成为受害者,所以才如此重视。是不是只要胡戈低头认错,承认侵权就不会遭到起诉?朱律师的回答是“不一定”,是否要起诉胡戈最终取决于盛凯和中影。杨莲洁/文
《馒头血案》走红后,作者胡戈也由一位自由音乐人顿时成为网友追捧的红人。如今,面临要吃官司,胡戈情绪很低落,他说是看新闻才知道陈凯歌要起诉自己的,心里很是担心,“挺后悔的,主要是后悔没告诉朋友不能流传出去……”
本报讯 “馒头官司”事态的发展超出了陈凯歌所能掌控的范围,陈凯歌越是义正词严地发表对恶搞者“道德沦丧”的愤慨,网民对陈凯歌的非议就来得越猛烈。截至昨晚9时05分,新浪网共有5060名网友人参加两项关于“馒头官司”调查的投票,绝大多数网民都是前来声援“小馒头”胡戈的。
在“陈凯歌起诉胡戈会有什么结果?”的调查中,有51.58%网友认为“陈败诉,胡戈声名大振”;25.06%网友认为“双方和解,以求双赢”;18.91%网友认为“陈胜诉,但无赔偿”。在“如果胡戈被判支付罚金,您要做什么?”的调查中,26.58%的网友说“捐款给胡戈交罚金”;有53.6%的网友说“将状告《无极》品质低劣,要求退回票款”。刘小军/文
本报讯 在《无极》柏林首映发布会前后,陈凯歌再就状告《馒头血案》作者一事坚定立场,表示要对胡戈一告到底,并质疑胡戈的道德。而胡戈则明显在陈凯歌的“气焰”威逼下有些气馁,称被起诉对他心情影响很大,目前已停止了一切网络恶搞短片的创作。原本,他还要制作《馒头》续集,调侃张艺谋的《英雄》,现在他被吓怕了。对此,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各电影界人士,他们大多表示,陈凯歌就此事大动干戈很不聪明,甚至不可思议。
陆川:陈凯歌发火真不聪明
《可可西里》的导演陆川则称,陈凯歌发火真不聪明,简直不可思议。他说:“言论自由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象征。任何人都不应该扼杀言论自由。如今中国电影界的文艺批评现状本来就不健全,电影过度宣传已经越来越常见,在利益的驱动下,民众反应与电影评论越来越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去起诉一个弱势民众显然不太合适。”那么陈凯歌是不是借机在炒作?陆川说:“对人的动机我不好猜测。但是,不管动机如何这都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都什么时代了,还压制别人讲话,肯定会被骂死的,疯了才会压制别人的评论。电影本来就有好有坏,每个导演都会经历(被批评)。(陈凯歌)应该很坦然、很平静对待这件事情。”不少人认为陈凯歌最后会赢官司,但却丢了面子。对于官司的输赢,陆川说,陈凯歌也未必赢。因为胡戈没有做任何盈利的事情。法律肯定是不会干阻止言论自由的事情的。陈凯歌说自己因此名誉受损,可是名誉受损很难估价,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质量,被人批评是很正常的,就算一部作品有质量,被人批评也未必是诬陷。记者刘文英
在《无极》公映以后,引起的争议千奇百怪,其中,就电影一开始死去士兵手里抓的白色固状物体,究竟是馒头还是包子已经吵得让人心碎,据民间博学人士的非官方说法,无论馒头还是包子,在日本,这东西都统统叫馒头,这才为《无极》是针对日本电影市场找到了一个有利的证据。
然而等到胡戈关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走红网络,才最终扭转了《无极》有可能是一部日本电影的猜想,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是馒头,帮助《无极》找到了真正的国籍。
若干年以前,中国大文豪鲁迅在自己成堆的作品里,也没有忘记过馒头——《药》作为一篇收录在中国中学语文课本的小说,对若干接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不陌生。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地往下滴。”
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去买人血馒头的故事表达了什么这里不讨论,虽然这是“一个血案引发的馒头”,但可以看出,若干年前,人类就已经知道了馒头与血案之间有着莫名其妙的联系,即使是像鲁迅这样的大作家在创作大量大作品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小小一个馒头,而当他不经意地写下《药》的时候,未曾想到,若干年后,这个事情被搞大了,搞到“无极”那么大。人类虽然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却没有预知未来膨胀系数的能力。
而对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个网络小电影,即便它真的是纯属搞笑,与民同乐,没有任何升华的精神,深刻的意义,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无极》并非空穴来风,新时代新创造,起码在国人的认知领域,它还是有案可寻,依旧是前人栽树,后人伐木的因果循环。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胡戈为什么会制作出一个关于馒头和血案的拼贴作品,并嫁接一个法制节目的外衣,从小的来说,这是儿戏;从世俗来看,这是一群人在吹NB;从专业角度讲,这开了影像化影评的先河;从大的角度来套,这不是在还历史一个真实吗——如果没有华老栓老先生的痛苦,哪有《无极》所引发的快乐,快乐总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真理就是一张A4纸大小的复写纸,被不断复印不断证明。
而《无极》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最大的不同,是因为在处理同样的个案时,陈凯歌与胡戈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剪辑方法,一个叫卡尔·赖纳的导演谈到电影剪辑时说:“有时,导演的介入越少越好,演员表演得不温不火更好,应该让观众自己来填充情感。”如此看来,胡导比陈导更懂得让观众自己介入电影的道理,所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只有20分钟,而《无极》却有两个小时那么长。本报娱乐评论员 郭江涛
陈凯歌导演怒了,地点在柏林。他为什么怒了?因为一位叫胡戈的网友恶搞了他的《无极》,做了一个短片,名字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通过这个短片,很多看完《无极》却满头雾水的观众终于深刻领会了剧情,大批没有看过《无极》的观众产生了看电影的冲动。在网络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下载率甚至远远高于《无极》本身。于是,陈导怒了。
那么,为什么陈导在柏林呢?为什么要在德国首都宣布起诉一个中国公民呢?因为他要去参加柏林电影节,那边为他安排了《无极》的盛大欧洲首映礼。陈导最近很忙,《无极》票房过亿,个人所得税都算得头皮发麻,计算器冒烟。前段时间带了片子冲击法国戛纳电影节,未遂。后来又说要进军奥斯卡,提名名单出来以后,说有位华人导演入围,但那人叫李安。这一路走来,由全国巡回宣传,再到法国,又到美国。终于,德国,到了德国,金熊在望。忙,这一路都很忙。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一幕:陈导在柏林怒斥胡戈说:“一个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陈导的中文和他的电影一样晦涩深奥,不知道“这样的地步”是一种怎样的地步?如果说指的是无耻到恶搞《无极》的程度,我觉得很好啊,很有趣啊,我很喜欢啊。至少,就娱乐性而言,《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要比《无极》好看多了。而且,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一部投资过2亿的片子里为什么会出现一个馒头。
如果说指的是扭曲了陈导呕心沥血所做的艺术品,这种行为非常无耻的话,我觉得很多秃顶的观众有话要讲。在《无极》的放映过程中,由于他们不得不一次次举起帽子向经典作品致敬,造成了他们的严重脱发。牦牛群奔,起立致敬,为了《狮子王》;光明迷路,起立致敬,为了《蜘蛛巢城》;满神预言,起立致敬,为了《浮士德》和《俄狄浦斯王》。如果我理解得不错的话,所谓无耻之徒就是从一部作品里找创意的人,拔一毛而利天下。而艺术大师就不同,薅百家之毛而为己用。
毫无疑问,一个巨大的鸿沟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观众和艺术家之间。以陈导的《无极》而言,要能理解这部充满了隐喻的作品,观众必须熟悉德国诗剧(《浮士德》)、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悲剧(《蜘蛛巢城》脱胎于《李尔王》)以及美国动画片。而要看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需要的仅仅是简单生活经验和一点点幽默感。
我个人觉得,要求一位观众在劳累了一天,自己掏出80元血汗钱,去看一部大片前,还需要他去大学古典文学系深造一番,否则就无法深刻理解一部电影,这种行为非常残酷。尤其是这部大片还号称是"商业片",尤显讽刺。商业片都拍成这个样子,真不知道中国人能看的文艺片要到什么水准。因此,《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一部充满了人道关怀的影片,最低限度上它的故事要比《无极》完整而且合乎逻辑,而且并不强求观众去念夜校。
造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导自己。要不是《无极》如此无稽,胡戈也就根本没有那么多发挥的地方。要不是《无极》如此滑稽,胡戈也就根本无法引起那么大的笑声,更不会有观众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才是正版《无极》。坦率地说,陈导不应该起诉,反而应该感谢胡戈同学。看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后引发想看《无极》原片的人,恐怕要比看了影评和预告片以后决定去看的人多得多---因为想看看究竟有多搞笑。
一亿多的票房,捞得盘满钵满,还不允许观众失望?观众掏钱赞助了票房了,还不允许大家找乐?那么无趣的片子都拍得,小小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不能容忍它的存在?有本事把片子拍到网络下载第一名,不就所有的问题都结了吗?《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讽刺了《无极》又怎么了?不一直说中国观众素质低吗?那么戛纳评委、奥斯卡评委也都素质低?这次柏林电影节的评委就一定高素质了?
本来挺美好的一件事,陈导摸摸小胡的头,大家一笑而过也就算了。闹到要上法庭的地步,究竟是谁丢脸?胡戈要是被判了,我第一个捐款。因为他至少有趣,至少他的工作有意思。至少劳累了一天下来看他的片子不累!在胡戈和陈凯歌之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中国导演没有给观众多少欢乐,没有几个有点趣味,所以观众只能自己上网找乐。大师不大师对于我来说没有多少意义,古龙说:谁说英雄寂寞?我们的英雄是欢乐的。胡戈就是网民自己的欢乐英雄!要用司法手段灭一个民间的欢乐英雄,这事是我见过最无趣的事件。胡戈无耻与否我看不出来,但是做人不能无趣到陈凯歌这个程度! 和菜头/文
本报讯(记者 舒媛)最近,根据《无极》改编的网络电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这部“恶搞”《无极》的电影被众多影迷评价为“胜过《无极》百倍的经典作品”,成为了贺岁档人气最高的“电影”。昨日记者获悉,“血案”作者胡戈的下一部作品又瞄准了张艺谋的《英雄》,将把《无极》和《英雄》两部影片合二为一,讲述一个导演冲击奥斯卡的故事,名叫《奥斯卡之梦》。
徐静蕾韩寒追捧“馒头”
徐静蕾和韩寒都公开在博客中赞扬胡戈是一位天才,并希望和他见面,成了忠实的“馒头饭”。
不少网友评价《馒头》是今年贺岁档最成功的一部“电影”,“它将陈凯歌在《无极》中没有讲清楚的故事一语点破。”
作者不惧“侵权”官司
随着《馒头》的走红,隐藏在神秘网络之后的作者胡戈也迅速被媒体揪了出来,不过,因为《馒头》以《无极》的视频片断为素材,再重新配音和做上了字幕、音效等,一些律师认为,它已经侵犯了电影《无极》的著作权,胡戈也可能会面临《无极》剧组的官司。不过,对于这一点,今年31岁、身为一名音响师与剪辑师的胡戈却一再声称,自己的作品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不存在侵权一说。而他也誓将“恶搞”进行到底,目前,他下一部作品的剧本已经敲定,名叫《奥斯卡之梦》。
续集瞄准《英雄》
记者了解到,《奥斯卡之梦》是《馒头》的续集,讲述了在谢霆锋抢了张柏芝馒头的20年后,真田广之变成了大导演,张柏芝、张东健也成为了演员,他们准备拍一部电影《馒头血案》来参加奥斯卡,却遭遇了资金问题。真田广之四处求人,其间遇到了种种困难。而《英雄》的诸位主角此时也将在片中露脸,扮起了形形色色的职业人士,李连杰成了真田广之的助理,梁朝伟和陈道明成了投资商,张曼玉摇身一变做起了银行的CEO,章子怡却充当起了梁朝伟的秘书……最后,真田广之答应帮陈道明公司洗黑钱,终于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并如愿在奥斯卡上获奖。此时,“电影局局长”谢霆锋却突然冒出来表示,影片没通过电影局审查,不能参加奥斯卡评奖,《馒头血案》宣布冲奥失败。
本报讯 在《无极》柏林首映发布会前后,陈凯歌再就状告《馒头血案》作者一事坚定立场,表示要对胡戈一告到底,并质疑胡戈的道德。而胡戈则明显在陈凯歌的“气焰”威逼下有些气馁,称被起诉对他心情影响很大,目前已停止了一切网络恶搞短片的创作。原本,他还要制作《馒头》续集,调侃张艺谋的《英雄》,现在他被吓怕了。对此,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各电影界人士,他们大多表示,陈凯歌就此事大动干戈很不聪明,甚至不可思议。
曾志伟:改编电影很好玩应鼓励
对陈凯歌为胡戈恶搞怒发冲冠一事,记者电话采访了香港和内地的艺人。
香港艺人曾志伟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些无所谓的事情啊。香港很多戏被改编成搞笑版本已经司空见惯,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了知名度才有人愿意改,不卖座的电影还没人搭理呢,应该高兴才对呀。网络是一个让任何人发表意见的地方,在网上改编电影,很过瘾,很好玩,很有娱乐性。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批年轻人,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当年《无间道》和《江湖》在香港火爆之时,就曾出现过许多搞笑版本。香港导演也没人为此打官司。”许多人猜测陈凯歌在借此事炒作。对此,曾志伟说:“不会吧。那么大的导演怎么会用这件小事炒作呢?大家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啦!”
柏林时间11日晚,陈凯歌携《无极》抵达柏林机场。《无极》是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参展影片,于12日放映。陈凯歌在机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语出惊人,对目前深受广大网友喜爱的“馒头血案”深表愤怒,痛斥作者“无耻”,并称已经起诉。
陈凯歌:太无耻
陈凯歌到达柏林后心情不错。但一提到网络恶搞版《无极》——“馒头血案”时,他就抑制不住激动:“已经起诉他了。我们一定要就这个问题解决到底!”说完还意犹未尽地补充:“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无极》片方盛凯影业的杨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盛凯公司已经给传播“馒头血案”的“硅谷动力”等两个网站发了律师函,同时也一定会追究原创者胡戈的法律责任。
胡戈:没恶意
昨晚记者电话采访了“馒头血案”的作者胡戈。对于陈凯歌的怒斥,胡戈觉得这是一个误会:“我想他可能误会我做这个短片是恶意的。”至于陈凯歌所说的起诉,胡戈称自己目前为止尚未收到相关的法律文件。
“馒头血案”深受网友喜爱,连胡戈自己也一度感到意外。在“馒头血案”之后,胡戈将《黑客帝国》、《英雄》和周星驰影片的若干镜头剪辑在一起,制作了另一部搞笑短片《春运帝国》。不过胡戈很肯定地告诉记者,他最近不准备做这一类的东西了。当记者问他是不是因为这一系列事件时,胡戈回答说:“是的。”
侵权:不一定
“馒头血案”是否侵权?知识产权律师张柯女士认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擅自对他人作品进行修改、改编,这种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改编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权。”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胡戈就一定侵权。张律师表示,如果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的目的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就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标明作者。而胡戈在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的确表示过自己是为个人学习目的制作该片,并不清楚其如何流传到网络上。
本报讯 朱律师告诉记者,他受《无极》出品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盛凯公司的委托,代理此事。他称自己目前的工作仅是:“对这件事进行一个法律定性,等待胡戈先生的反应。”他认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短片侵害了《无极》的著作完整性权。记者提出,他所说的“等待胡戈的反应”是否就指胡戈对《无极》出品方和陈凯歌导演本人进行公开道歉,他表示:“这个我不好说,你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说我们在等待他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一个解释。”他还告诉记者,其实短片并不是引发此事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胡戈在一些公开场合称自己没有侵权,陈凯歌不会起诉,这些说法让出品方考虑要诉诸法律为自己维权。”他还告诉记者,目前只是律师进行调查和定性,并没有进入诉讼程序起诉胡戈。
何谓侵权?
《大话西游》也可以成被告
朱律师告诉记者,对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任意篡改、添加,更改署名等行为都侵犯了原有作品的著作权。记者提出,那周星驰的作品《大话西游》是否也侵犯了《西游记》原作者吴承恩的著作权时,对方答道:“根据最新公布的著作权法,如果吴承恩本人或者他的后裔在世,可以对此提出起诉。”陈弋弋
在《无极》柏林首映发布会前后,陈凯歌再次就状告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事表明立场,表示要对作者胡戈一告到底,并质疑胡戈其人的道德。而胡戈方面则明显有些气馁,称被起诉对他的心情影响很大,目前已停止了一切网络恶搞短片的创作。(《新闻晨报》2月14日)不过,与陈凯歌的“气焰”、胡戈的气馁相比,大众却是一再对陈凯歌进行声讨,我虽然在感情上对胡戈表示九分的同情,也不希望这事情拿到法庭上闹得沸沸扬扬,真让胡戈破产。但是关键的一点是,事情的评价不可以简单用大众的高兴与否来进行评判,澄清是非应当用法律和理性。
支持胡戈的第一个理由是,《馒头》带给大众的快乐比《无极》要多得多。某网站就此曾搞了个调查,征求网友对陈、胡二人的看法,其中,支持陈凯歌的有843票,占4%,支持胡戈的有14760票,占84.0%,因此,“民心向背一目了然。何以如此呢?说句老实话,陈导花费3亿多人民币打造出来的大片《无极》,远不如区区20分钟的《馒头》带给大家的快乐多。”可问题是,《无极》是陈凯歌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即使《无极》拍摄得差,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馒头》是涉嫌侵权的话,大众可以因为《馒头》给自己带来快乐而无视个人权利吗?
支持胡戈的第二个理由是,《馒头》给《无极》进行了免费宣传,增加了《无极》的利润。因此,“《馒头》的出现,看似恶搞,却着实免费替《无极》炒作了一回。按理说公映之后,《无极》早应归于沉寂了,现在依然广受关注(不少人是看了《馒头》才去看《无极》的),实拜《馒头》所赐。”照此说法,陈凯歌的确应该领情才是,但问题上是,他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却是感到恶意,我想陈凯歌所想所说并非没有道理,你认为是帮了我,可我还认为是受了伤害。因此,关键是你有无违法行为,别老是拿你的良好动机来敷衍我。无数先哲的话告诫我们,把人类送进地狱的,往往都是一些善良的人们将美好天堂的设计强加给其他人造成的。
即使是真的给《无极》进行了免费宣传,陈凯歌也有权拒绝这种“好意”。
支持胡戈的第三个理由是,如果对胡戈“问责”,就会将天才扼杀于萌芽。要知道,《著作权法》等法律本身就是鼓励更多的人进行创作,涌现更多天才,如果大家都可以违反法律进行所谓的“自由创作”,著作权得不到保护,互相抄袭;公众的名誉也得不到保护,大家可以互相谩骂,那就更不可能产生天才。
反驳了这几个支持胡戈的理由,并不表明我认为胡戈就一定是侵犯了陈凯歌法定权利,而是希望我们能回到理性地讨论问题的轨道上来,用法律来分析这一事件,仔细看看胡戈是否侵犯了陈凯歌的著作权、名誉权等法定权利,如果大家都能在同一个平台上讨论问题,才可以进一步讨论陈凯歌是否骄横或者陈凯歌该不该宽容胡戈等问题。杨涛(江西法学硕士)
1月16日,百度搜索“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相关网页已达97.8万,10天前,这个数字不过才1660。在“今日电影排行榜”上,《无极》第三,“馒头”第一。在百度热门搜索前50名中,“馒头”上榜12天位居24名,超过上榜100天的“无极”(37名)。
这实在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一边是号称投资3.5亿元、仅宣传经费就超过亿元的“巨片”;另一边,是完全由个人完成,从构思到制作不到10天时间的20分钟网络视频短片。制作者胡戈说,做这个东西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同时也是为了练习视频处理技术,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借用了电影《无极》中的人物形象和影像资料,重新赋予人物不同的身份,如娱乐城总经理,模特,城管小队长,谈判专家,逃命牌运动鞋代言人等,颠覆原有情节,重新剪辑、配音,用央视某法治专题节目的模式,演绎了一起无厘头风格的杀人案件侦破过程。有网友说,是在看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后,才好奇地去看了电影《无极》。
追捧“馒头”的网民们,为这部短片制作了宣传海报,创建了帖吧、QQ群、官网,还给自己的群体取名叫做“馒头饭”。最早提供这部短片下载的“影视改编技术论坛”,自1月1日提供下载后人气激增,现在成了“馒头”的官方网站。以至于31岁的胡戈自己都觉得不敢相信,感慨:“我很困惑。我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所有人联合起来逗我开心呢?”
其实,网络上像这样带有恶搞、反讽、解构性质的东西并不少见。诸如多版本的奥运吉祥物、大清国新闻联播等。文化记者王小峰认为,人们会用自娱自乐来解构和嘲讽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娱乐,这给“那些端庄的艺术工作者提出一个挑战,你们,不是惟一掌握艺术话语权的精英。”
一位“馒头饭”直言:“这是在互联网上才会出现的奇迹。”相对而言,网络世界审查少、限制少、传播快,可能被有限屏蔽,却不可能被完全控制。技术上使网络使用者的个人表达成为可能,而且能使有相同感受的个人迅速集合起来。
在出版社任职的杜编辑说:“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社会中,‘民间’是一个消失了的概念,只有官方、组织、主流,而极度缺乏个人的表达,哪怕这种表达看起来没有所谓的价值或意义。这种表达的意义首先在于有无,其次才在于表达了什么内容。”
互联网的发展,使“民间”浮出水面。
这些天里,和“馒头”一样火爆京城的,还有郭德纲的相声。在哀叹相声衰落的话题不绝于耳的今天,被誉为“草根名角儿”、“民间相声”的郭和他组建的“德云社”的表演,却一票难求。与一般相声演员不同,郭不属于任何文工团组织,也很少在电视、晚会上露面,除了坚持让相声“回归剧场”外,他们最重视的传播渠道是网络。德云社有专门的网站可以下载他们的相声段子。事实上,很多人都是在网上听了后找去剧场的。
去剧场看过郭德纲表演的刘锦觉得,他的相声并没有太多针砭时弊的大主题,但是那些抖包袱的地方,就是能把你逗笑。
郭本人在一次接受采访中曾谈道,“好多人把相声当新闻联播那么弄”。在他看来,相声没有教育人的功能,“相声就是一种娱乐形式,你进剧场就是找乐来了,你出剧场该干活干活、该还债还债去,相声不是救世主。”
“仅仅就是娱乐”———这也是北京一群博友自编自拍自导自演的电影《小强历险记》的精神。一位参与者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字:‘玩’。”这部号称是零专业、零职业、零意义、零票房的“博客电影”,并不为寓教于乐,只是“在这个大家都活得又吃力又郁闷的年头,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做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儿”。
一个网名叫“小小馒头”的“馒头饭”,在胡戈“我很困惑”的发言后跟帖:“依我看,无极就是想置入太多的元素,结果弄得无法驾驭,成为了一部电游真人版。我希望胡戈下面的作品也能带给大家简单的快乐,具有出人意料的创意。”
在受了过多虚妄的“意义”“价值”的教育之后,在被导演指挥的何时鼓掌、何时发笑的电视晚会倒尽胃口之后,“简单的快乐”反而难求。
新快报讯 一个“馒头”激起千层浪!陈凯歌12日宣布要将胡戈告上法庭后,上万名网友发起了“签名支持胡戈”的行动,胡戈本人低调回应说:“希望不要卷入炒作漩涡。”而昨天,事情有了新的进展。据上海《新闻晨报》报道,曾志伟、陆川等圈内人都表示陈凯歌应该平静对待“网络恶搞”,而著名乐评人更在其博客上写出“人民支持胡戈”的话语。事情发展至此,《馒头》已经退居二线,而陈凯歌导演则浮出水面。
曾志伟:卖座才会有人来搞笑
对于陈凯歌为胡戈恶搞之事怒发冲冠的事情,曾志伟说:“这是些无所谓的事情。香港很多戏都被改编成各种搞笑的版本,这已经司空见惯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电影有了知名度才有人愿意改编,不卖座的电影还没有人搭理呢,应该高兴才对。而且网络是一个可以让任何人发表意见的地方,在网上改编电影,很过瘾,很好玩,很有娱乐性。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批年轻人,创作更多的好作品出来。《无间道》和《江湖》当年在香港就十分火爆,它们也出现了许多搞笑版本。”
陈凯歌创作的《无极》如今已没有卖点,早些时候不告,现在又要声讨胡戈,因此,许多人猜测陈凯歌在借此事炒作。对此,曾志伟说:“不会吧。那么大的导演怎么会用这件小事炒作呢?大家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啦!”
陆川:哪个导演是不能被批评的呢?
陆川认为陈凯歌这次发火十分不聪明,不可思议。他说:“如今中国文艺界的批评现状本来就不健康,对电影的过度宣传已经越来越常见,在利益的驱动下,民众反应与电影评论越来越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去起诉一个弱势民众,不太合适。”
那是不是陈凯歌在炒作呢?陆川说:“对他的动机我不好猜测。但是,不管动机如何,都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这都是什么时代了,压制别人的评论,肯定会被骂死的。哪个导演是不能被批评的呢?这种意识太旧了,他应该很坦然、平静地对待这件事情。”
对于官司的结果,陆川表示:“陈凯歌打官司也未必赢,因为胡戈没有做任何盈利的事情。陈凯歌说自己因此名誉受损,可是名誉受损很难估价。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质量,被人批评是很正常的,就算一部作品有质量,被人批评也未必是诬陷。”
网络名人:陈凯歌是输急了
随着陈凯歌脾气的越发越大,网友对此事发表评论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用著名乐评人王小峰在其博客上的话说:“这一次,网民出奇的意见一致,这是新浪网自创办以来网民意见最一致的讨论,这说明了什么?人民支持胡戈。”
网络名人猛小蛇说:“挺无聊的,陈凯歌太缺乏娱乐精神了,本身胡戈也没靠《馒头》去牟利,往小里说是自娱自乐,往大里说是娱乐大众,让大众高兴,何罪之有?”“网络四大杀手”之一的王小山更不留情面:“其实这就是陈凯歌输急了。《无极》号称投资2.5亿元,但是目前票房成绩大概在1.1亿元多一些,按照规则,陈凯歌只能分到37%~40%的收入,也就是说,他只能拿到5000万元左右,目前电影版权在海外卖的情况也不喜人,他实在是输急了,不敢对大人物发火,只能对小人物开刀了。”王小山认为陈凯歌实在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我没看出《馒头》在什么地方伤害了《无极》,说不定还有促进作用,我就是通过看《馒头》,才去看《无极》的。”郭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