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莫名账户 巨资莫名转走
李婷婷 刘伟 陈学斌 2006/03/18
深圳市某系统员工意外发现在银行有新账户,随即存款被划走账户被销资账户还是虚拟账户?银行与涉事单位说法有悖,银监局称此事不正常
核心提示
3月15日下午,深圳市某单位上百名职工来到某银行国贸支行要求银行“归还”他们新增借记卡内的巨额存款,但该单位有关领导随后将这些员工劝回。
员工们说,数天前,他们单位所属系统3000多员工陆续发现他们在某银行国贸支行突然增加一个新账户,账户内有以工资、奖金方式存入的一万多元存款,部分员工使用挂失补办借记卡的方式将这笔钱取了出来,但3月10日,未来得及取款的员工发现存款已被转走,账户也被消掉。
某银行国贸支行对此解释为,账户系涉事单位发放工资账户,但该单位称没有委托应行发放员工工资,新账户系本单位未知情下,银行使用单位员工资料开的虚拟账户。面对两种不同的说法,员工们怀疑此时另有内幕。银监局也认为此事不正常,并以介入调查。
市银监局:
这非常不正常
昨日中午,市银监局办公室一曾姓工作人员称,银监局也接到了涉事单位员工投诉,称他们在某银行国贸支行新增了账户却不知情,发现存款后,存款又被转走,“我们也觉得这样的事情很蹊跷,非常不正常”。该工作人员说,目前,银监局已经介入调查该事件。
银行管理人员:
有可能公款私存
对于新增账户事件,记者就此咨询了某银行地王大厦支行一位副主任。她说,银行有时会进行系统演练,但一般都是编造账户演练,演练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演练后账户信息将被删掉,“我们没有进行过虚拟演练”。这位副主任说,她也听说了涉事单位员工发现新增账户事件,“据分析,这可能是涉事单位领导想把这笔资金拿出来使用,设立小金库,也就是公款私存。
律师:
员工账户资金
不能随便转走
广东东方金源律师事务所金焰律师称,按照银监会管理规定,客户开户时,银行要和客户签订一个开户协议,签订协议并收集客户资料后,银行才能发放存折和银行卡。但雇主不能以员工的名义到银行开账户。在该事件中,如果是涉事单位以员工名义开了新账户,未告知员工,银行的行为则属于违规操作。如果银行使用员工的公积金中个人资料开新账户,则属于盗用员工个人资料,也构成侵权。
此外,员工账户内的资金不能随意被银行转走,账户也不能随便被销户,否则构成了侵权,员工也可以起诉银行。
各方说法
3月10日,在深圳市某单位上班的陈磊(保护当事人,使用化名)在接到同事打来的电话后,就匆匆赶往附近的农行东门营业厅,准备挂失借记卡,再补办新的借记卡取款。同样赶往银行办理这项业务的,还有他的多名同事。
莫名账户已存在数月
接到同事电话之前,陈磊并不知道他在银行里有这样一个账户。“同事说,单位在某银行国贸支行给每个职工开了一个新账户,里面有一万多元存款,但我们没有该账户的借记卡,一定要办理挂失补办新的借记卡后,才能将钱取出来。”陈磊说,当天接到这样电话的不只他一个人,他身边的同事大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所属系统内其他单位的同事,也知道了新增账户内存有巨款的消息。
当天中午,陈磊赶到某银行东门支行时,发现前面已经有十多位同事在排着队准备办理挂失。因为人多,银行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到开户的国贸支行挂失。但他们赶到国贸支行后,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你们单位那笔钱不能挂失。
陈磊和同事又赶到这家银行在人民北路营业厅。他在该营业厅通过借记卡资料查询得知,他新增了一个账户955599801204322XXXXX,账户上还有4000多元,但卡状态却是“未启用”。工作人员随后告诉他,已接通知,不能挂失账户。
一个小时后,他和同事随后又赶往该银行宝安南路支行营业厅办理挂失手续,工作人员给他办理挂失后,又补办了一张借记卡,但工作人员告诉他,卡里只剩下一毛多钱。陈磊让工作人员打出清单后,发现新增账户系去年12月20日开的,从开账户后的第二天一直到今年1月4日,共有五笔共计一万多元资金打入了他的账户内。
巨款被莫名转走
但蹊跷的是,从今年1月15日和2月14日,账户内的三笔资金被分别转走,剩下4000多元。但就在3月10日下午,账户上的余款也被分两次转走了。从陈磊和其同事提供的交易清单上,记者看到的确有这样的记录。从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4日,分别有五笔款项存入了账户内,交易类型为“工资”、“奖金”。但从今年1月15日开始,存款陆续被转走,交易类型为“其它”。
陈磊和接受采访的多名同事成,其所在系统下属的多个单位共有6000多名员工,其中正式员工有3000多人,正式员工都经历了这样的事件,每个员工的新增账户内都曾有一万元左右的资金。但这笔资金都在3月10日前被莫名转走。
新账户风波越传越广
“这个秘密被揭开,源于一个员工挂失丢失的存折时,意外发现新增账户!”陈磊的同事林风(保护当事人,使用化名)和多名接受采访的员工介绍,有一名职员存折丢失后,由于不知道账号,就拿身份证到银行挂失,但挂失时,银行工作人员问他要挂失存折还是借记卡,该员工才发现他突然新增了一张以单位名义开的借记卡。该职员让工作人员查看借记卡里面是否有钱,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一万多元,显示是工资和奖金。
该员工将这笔钱取出来后,告诉了同事。得到消息的同事也到银行,用先挂失再补办借记录卡的方式,得到了他们实现毫不知情的借记卡账户,而且账户里都有钱。于是,这件事越传越广。
一些员工将借记卡内的钱全部取了出来,有些员工取出部分存款后更改了密码。有人以电话方式进行了挂失。但从3月10日开始,挂失的人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的确有一个借记卡账户,但不能挂失。当天下午,一些准备挂失的员工发现,新增的账户已经被销户了。
昨日下午,涉事单位负责对外宣传的王秘书证实说,的确有一位员工发现了这个新账户,一些得到消息的员工也取出了存款。目前,银行已经发函给他们单位,要求协助追回被员工冒领的存款。但对于具体有多少员工取款,王秘书没有透露。
涉事员工的疑问
林风和向南方都市报投诉的员工称,13日下午,其单位所属部门都开了会,传达单位通知。一份寄到本报,署名“深圳市全体##员工”的资料内,记者看到了由涉事单位发出的通知,通知称,“去年我单位与某银行处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住房公积金等账户操作中,由于银行近期系统升级、机房搬迁等原因,系统出现错误,给我单位部分员工错误处理了账户。个别员工通过报失卡号方法将账户资金提取,现银行已向我单位提出协助追还款项的函,并表示歉意,请员工予以配合。”
向南方都市报投诉的员工称,当天开会时,各科室的领导都叮嘱员工不许再讨论新增账户的事情。
林风和投诉邮局的员工们说,他们的工资、奖金一直都由另一家金融系统发放,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在某银行国贸支行,“单位要给我们发放工资,就没必要多开一个新账户,而使用一直在用的账户就可以”,此外,“如果新增账户是给员工发放工资,那也应该告诉职工并发放下来,而不是员工知道有这笔钱存在后,钱又转走”,“我们怀疑这是而另有内幕”。
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
为何突然新增账户,账户内资金为何被转走......?带着一串疑问,前日、昨日,记者陆续采访了涉事单位、和某银行深圳分行。
前日下午,某银行深圳分行国贸支行营业部主任刘某介绍说,15日,的确有邮政局的员工前来营业厅,“公安、银监部门也来了解情况”。但这些员工没有账户存在该银行内。
记者出示了当天前来国贸支行的涉事单位员工提供的新增账户和资金流转清单后,刘主任改口说,这是银行为该单位代发的员工工资。
刘主任介绍说,2004年,涉事单位和该银行国贸支行签订了代发工资、奖金协议。此外,涉事单位员工的公积金账户也在该银行国贸支行设立。公积金账户的员工资料,系市邮政局提供。
采访十多分钟后,刘主任称有客户要谈大笔存款业务,不能继续接受采访,让记者直接找该银行国贸支行行长或深圳分行办公室采访。当晚,记者再次拨通该行刘主任的电话,刘说,她不能再接受采访,否则会被撤职。
当天下午,记者曾试图采访该行国贸支行行长,但办公室一陈姓工作人员称行长在开会。记者留下联系方式,希望能够采访国贸支行行长,工作人员表示一定转达记者的采访要求。
“我们没有让农行代发员工工资!”前日下午,记者采访涉事单位负责对外宣传的综合办公室王秘书,听到了与银行截然不同的说法。王秘书说,除公积金发放委托该银行国贸支行发放外,其单位员工工资、奖金发放,都由另一金融系统完成。新增账户是因为该银行系统最近进行升级预演,测试系统是否可行,于是在未通知涉事单位的情况下,使用了涉事单位职工公积金中的个人资料,给每个员工开了虚拟账户,“因为仅仅是进行演练测试,所以银行没有告诉我们”。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联系某银行国贸支行办公室陈姓工作人员,对方告诉记者已经转告支行行长,但行长没时间接受采访。
昨日下午,负责对外宣传的某银行深圳分行办公室何副主任约见了记者。她说,涉事单位的确曾和该行签订过代发工资协议。开户的涉事单位员工资料,都是涉事单位提供的。但对于为何在员工发现账户后将存款转走并销户,何副主任说,她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她还要进行调查。
对于涉事单位解释系统出现错误的说法,何副主任说,该行的的系统升级很严谨,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