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324945
haitao
违建教育新村何以建成 六百低价买房者惶惶不安
违建教育新村何以建成 六百低价买房者惶惶不安

杨敏 何奕 2006/05/12


启 事

高楼大厦平地起,在普罗大众面对高涨的房价望楼兴叹之时,深圳各处却活跃着数量巨大的非法房地产商开发的违法建筑,它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不断向公众构筑着家园神话,但当政府处理违建的利刃高举,神话便很快宣告破灭。

教育新村问题处理的背后,也预示着深圳市打击违建和非法房地产的大幕将徐徐拉开。你身边有哪些已经出售或正在出售的违法建筑?我们应该如何抵制违建的诱惑,而不致落入深渊?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报料,既为我们警惕违建陷阱提供帮助,又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为解决违建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欢迎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3325000、83322299,或传真至83328774、833264203,或在奥一网sz.oeeee.com进行网上报料,期待您的关注。

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杓妈岭的教育新村属于典型的违法建筑,并在近年来公开违法销售。在被媒体曝光后,深圳市主管领导表示,可能将教育新村罚没作为廉租房。消息甫出,在已经售出大部分的教育新村掀起轩然大波。据悉,深圳市各类违建数量惊人,仅宝安一区,先后叫停的违建就超过1.2万栋,而龙岗区登记在案的违建也超过3.7万栋。教育新村问题处理的背后,也预示着深圳市打击违建和非法房地产的大幕将徐徐拉开。

曾抱侥幸心理的600业主惶惶不安

一个多月前,来自湖南的丁先生在位于布吉杓妈岭的教育新村买下了一栋三室两厅的房子,仅花费了13.8万元;一个多月后,最令丁先生担惊受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作为典型的违法建筑,教育新村可能被政府没收作为廉租房,用来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在购买教育新村之前,丁先生已经知道此处是违法建筑,但大批成片的违法建筑让丁先生有了侥幸心理,对于收入不高的丁先生来说,教育新村的价格实在具有非同寻常的诱惑力,于是他毅然决然赌下重注,并拼上了自己数年来的全部积蓄。

与丁先生一样,购买教育新村的近600户家庭,大多属于低收入家庭,都抱着政府对既成事实会放宽政策的侥幸心理,但事实证明他们还是错估了政府处理违建的决心。当雷霆手段如疾风骤雨突如其来,大小住户们无不心慌意乱,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情急之下,甚至不惜与政府打起了擂台。

前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曾经暗访过的教育新村。通过走访调查,记者了解到,这些惶惶不安的住户表示:既然教育新村是违建,那么这些违建根本就不该被建起来,既然建起来,政府就应该承担规管不力的责任。

那么,这些违法建筑到底是如何建起来的呢?

当年贩卖地皮的公司现已人去楼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教育新村的建成也有着复杂的过程。来自广东韶关的钟先生拥有教育新村整整一栋楼,他自己也雇人成立了售楼处卖楼,但钟先生并不认为自己是开发商,而仅仅只是“业主”。而在教育新村,和钟先生一样的“业主”还有十多人,他们共同建起了教育新村全部数十栋13层的楼房。

据钟先生介绍,2003年,他与一个叫李锦良的人签订了一份购地协议书。通过协议书,他购买了教育新村的两块地皮,包括道路、水电、开户等各项,前后花费了60多万。在协议书最后一段,写有“如有政府及其他部门干涉及有所损失,一切由甲方(注:李锦良)负责”。

对于地皮的用途,钟先生表示并不清楚,而他们所有的疑问,也因为最后一段,最终交给了李锦良来解释。据悉,建房过程中,有关部门曾对教育新村作过查处,钟先生也承认,自己对于教育新村是否违建心里大致也有底。

据了解,像钟先生这样的“业主”,都是2001年到2003年间分别与李锦良签订的购地协议,而购地之后所进行的建设,也都是在李锦良的规划下实施的。“他将地皮全都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卖给我们,还交给我们建设图纸,让我们按照图纸规划盖楼。”钟先生说。

钟先生和其他“业主”告诉记者,当2004年国土部门对教育新村的抢建查处最严厉的时候,李锦良曾安排“业主”们交纳一笔“协调费”,每个“业主”一万元,以应付政府的检查。


于是,2003年开始,教育新村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开工建设。据布吉查违办黄主任介绍,在此期间,国土部门曾经屡次前去查处,也拆过好几次,“但那些人利用周末和晚间加紧抢建,等到我们查违办2004年年底成立的时候,他们有很多已经封顶了。”

由于教育新村作为违建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查违办对于既成事实当时也并没有出台有效的管理措施。于是,在查违办的委托下,深圳市国土局龙岗分局布吉国土所于2004年底开始,对教育新村的违法私房进行登记调查,以作为将来处理历史遗留违建问题的材料。而“业主”们也一直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政府最终的处理结果。

处理结果也很快被公之于众。在被媒体曝光后,深圳市副市长吕锐锋表示可能将教育新村没收转为廉租房。消息传来,这些“业主”纷纷向记者表示,政府应追究炒卖地皮者的责任。

这些指责,都指向教育新村建设过程中一个出售地皮的关键人物:李锦良。据了解,李锦良系深圳市基业实业公司的负责人,公司地址位于布吉中兴路21号的基业大厦龙城假日酒店内,距离教育新村仅数百米。日前,记者前往基业公司进行采访,却发现基业公司人去楼空,执勤的保安也说他们的“李总”不在,而记者拨通李锦良的办公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教育新村一直未办土地用途变更手续

根据市查违办调查,教育新村最早属于国有仓储用地,而所有权则属于深圳市运通实业公司(前身为深圳市储运公司),那么,李锦良是怎么得到教育新村的地皮的呢?

“教育新村之所以叫教育新村,是因为这块地曾经被改为学校用地。”深圳市运通实业公司企管部李部长如是说。

据李部长介绍,1993年前,教育新村的用途是国有仓储用地,此后,该地皮的用途曾经多次改变。“1993年之后改为工业用地,1996年又改为学校用地。”由于当年的储运公司的主业是仓储运输,教育新村的用途与公司的主业无关,但如果不用,政府将会以很便宜的价格征用收回。

在教育新村方圆上千米之内,都是前储运公司的用地,而当地的“三通一平”(包括道路、排水、排污)工作都是由储运公司负责,前期的成本投入较大,因此,“如果被政府征用,公司会有损失,于是公司就将教育新村的用地卖给了一家叫‘科城’的公司,而科城公司也将负责在地皮上盖起学校”。

指着企管部墙壁上的土地规划图,李部长告诉记者,教育新村按照学校用地的整体规划,应该是体育产业用地,而在教育新村的另一侧,则是校园用地,前者占地约12000平方米,后者占地约7800平方米。“但之后科城公司将这12000多平方米又卖给了私人,私人又将土地分割出售。”这个私人,就是李锦良。于是在现在的教育新村,除了大批的违建外,还有一处学校。

“而且教育新村一直都没有办理任何土地用途变更手续。”李部长如是表示。

据了解,5月8日,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经济犯罪调查科已经开始介入调查,“目前还没有查到我们公司。”对于将来可能要接受的调查,李部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政府查违建可借鉴走私车处理方式

2006年5月2日,深圳市副市长吕锐锋察看了教育新村的违法建筑,表示可将教育新村进行罚没处理。而教育新村的小业主们也很快成立了一个临时的“业主委员会”,与政府分庭抗礼,反对政府的空楼和没收行动。

对于小业主与政府之间的对垒,深圳市查违办也感到问题非常棘手。本周三,在经过一天的紧张讨论研究后,市查违办暂时拟定了一份关于对教育新村进行没收的初步方案,最终处理方案将马上水落石出。而在对教育新村问题进行处理的背后,也预示着深圳市打击非法房地产大幕将徐徐拉开。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资深专家半求认为,教育新村目前的棘手状况,首要责任还是在开发商,而在规模如此巨大的违建过程中,有关人员的失职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应该严肃处理有关的责任人员。

半求同时还表示,政府在处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时,应该考虑居民的实际困难和执法成本,以及对社会稳定可能冲击太大的隐患,政府可以将产权收归,采取抵押的方式将资金回笼后,按照自愿的原则交还给买楼者。“类似以前处理走私车的方式。”

编辑:杨红辉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