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329740
haitao
谨防“学术权威通吃一切”
谨防“学术权威通吃一切”

------------------------------------------
  《瞭望新闻周刊》第20期刊登记者专稿说,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时下有的所谓科技成果,得到这一领域内头面人物的“权威鉴定”,就被誉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重要里程碑”。而两三年后却因严重造假被查处,并且其成果(产品)无法正常工作。
  曾在一家涉嫌造假的高科技公司担任公关人员的人士,向记者讲述了内情:“鉴定意见初稿是我们公司提供的。先根据测试报告列出几项技术参数,再做出重大突破、填补空白这样的评论,写上‘鉴定组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技术鉴定’这句结论,最后空出专家签名的地方。”最后,专家们都签字通过。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吴德馨对记者说,现在有个倾向: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得请几个院士来,认为这样鉴定会才有水平。她举例说:“最近有人请我去鉴定,我有事未去成,我就给他推荐一个教授。对方问是院士吗,我说不是。他说你给我找个院士。其实,我推荐的这个教授在这一领域比那个院士强得多,那个院士并不是内行。但是他说不行,他说主办方非要请一个院士。”
  吴德馨认为,现在必须要向社会大众澄清:院士不可能覆盖全部领域。一个人可能不是院士,但可能更精通某个领域。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韩汝琦对记者说:“学术权威一离开本行就不懂了,而本行是很窄的。”
  包括一些中科院院士在内的诸多科技工作者指出,一些学术权威在科技造假事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学术权威几乎可以“通吃一切”。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说:“我们有的老前辈,倚靠自己的权威地位,对不同学科都发表不同意见,我觉得有点欠妥。”汪品先分析道,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们国家存在“权威崇拜”心理。他说:“当年我在全国人大时,他们要我去看三峡,我说不看,我是搞地质的,不懂工程。”他认为,东方文化向来是农耕文化,年龄就是知识,年龄就是权威,“这种错误的文化延伸至今,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