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转贴】 支教,目睹山村教育在悬崖边上逢场作戏
[阅读: 605] 2006-05-24 13:38:23
【转贴】 支教,目睹山村教育在悬崖边上逢场作戏
这是一所贵州山村学校的真实故事。
1998—1999年,2001—2004年,我两度来到这所山村学校支教。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一
样,我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山乡,但美好的愿望一直被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无情亵渎。这么多
年来,我目睹了一所山村学校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这也是整个山村教育的缩影。
给扶贫支教泼一盆冰凉的水,也许会刺伤千百万志愿者的情感和良知,但事实终归是事
实。撩开蒙在山村教育上面那层薄如蝉翼的面纱,远比派遣千百万志愿者到大山深处扶贫支
教更有现实意义。
我支教的山村学校位于贵州乌蒙群山之中的一个偏远乡镇,那是一个苗族聚居区,山高路
陡,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数年来,一批批志愿者来到这所学校扶贫支教,给这所学校带来
兴盛时光,但这短暂的兴盛时光随着“两基攻坚”的开始而结束了。
所谓“两基攻坚”,就是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即“普九”
和“扫盲”。相信山村教师都对“两基攻坚”有深刻的体验,甚至有着切肤之痛,包括我这
个来自山外的志愿者。
以下的片断是从我的支教日记《生命的底线》中摘录的,这些都是发生在大山深处的关
于“两基攻坚”的真实故事,而这样的故事还在延续,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2002年12月16日,星期一。 “两基”检查组到上桂小学检查,由于学生人数不够,上
桂小学校长派了一名老师跑了二十多里山路到学校求援,请校长安排二十余个学生顶替他们
的辍学生应付检查,并给每个学生一张纸条,上面详细写着每个被顶替学生(这些学生实际
上早已辍学)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姓名以及家庭收入等等,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熟记以对
付地区验收组的调查。这种共渡难关的互助模式在当地各个学校间广为流传。
2003年3月6日,星期四。开学很多天了,超过四十名学生未到校上课,在以前每学期流
失几十个学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今年不行了。放学后老师们拿着手电筒到各村寨去找辍学
生,直到深夜才返回学校。劝学效果并不明显,绝大部分学生都到深圳和浙江打工去了。教
育质量的急速下滑,大学的昂贵费用都扼杀了山里孩子求学的梦想,对那些连温饱问题都难
以解决的贫寒人家娃子而言,外出打工是最现实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