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35416
JinBo
中国动画的回顾(一)
中国动画的回顾(一)
2003-11-06 16:58 来源: 作者:





  南方网讯   现在中国民族风格的美术电影已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重视和赞赏。至1986年止,有29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国外舆论界赞扬中国美术"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认为它的艺术风格已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在上海拍摄了中国最早一批动画片。《大闹画室》(1926年,10分钟)描写了在画室里有一个纸人和主人制服纸人的故事。长片《铁扇公主》(1041年,90分钟)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就连日本著名的动画家手冢治虫,也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走上动画之路的。万氏兄弟为了让《铁扇公主》中的火焰山放出红光,在电影放映时手持红色玻璃纸挡住镜头,使原本黑白的电影有了色彩。由于战争和无人投资,美术电影于1942年后中断了。四十年代初,钱家骏等在重庆拍摄动画片《农家乐》,但也未获发展。


在解放前我国的连环漫画很活跃,像30年代张光宇的《西行漫画》,叶浅予的《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40年代的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人说,连环漫画再跨出一步就是漫画,连环漫画的发展为今后美术电影的兴起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在东北解放区兴山镇先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翁中捉鳖》。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但难得可贵,为新中国的美术电影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由于艺术人才和技人才的增加,拍摄出一批优秀的影片。如动画片《好朋友》、《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1956年特伟导演)、木偶片《机智的山羊》、《神笔》(1955年,勒夕导演)等。尤其是《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在探索民族风格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实验,在技术方面也有可喜的成就。1953年拍摄了第一部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完成的木偶片《小梅的梦》,是首次采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术,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也获得成功。此外,木偶片《东郭先生》(1955年,虞哲光等导演)、《小鲤鱼跳龙门》(1958年,何玉门导演)、《钓雨》等都获得了成功。从此,美术片进入了彩色片时期。


十年动乱前期(1957-1966年)是美术电影的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善,拍出了一批至今仍是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片,第一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一举成功。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受到好评,开辟了发展剪纸片艺术的新路。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小蝌蚪找妈妈》(1960,集体导演,采用齐白石的国画造型)和《牧笛》(1963年,特伟导演,李可染,方济众造型)这两部影片因此获得集大成功。它们以优美的画面和诗的意境,使动画艺术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令人耳目一新,是动画史上的一个创举,它的成就在国内外引人瞩目。

1960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万籁鸣导演,张光宇造型),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形象的再现于电影银幕,有丰富的想象力,无论从艺术上或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以生动的情节,恢宏的场景,表现了中国傣族地区的美丽神话,影片的精湛技巧,标志着木偶片艺术的成熟。剪纸片《金色的海螺》(1963年 万古蟾,钱运达导演)是这一时期剪纸片中最出色的作品。它发挥了镂刻艺术的特色,是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表达的绚丽多彩。《黄金梦》是一部漫画风格的动画片,以粗旷的线条和夸张的形象讽刺了一群贪得无厌的富豪,这又是一种新的形式。此外《谁唱的最好》,《济公斗蟀》,《大奖章》,《人参娃娃》(1961年,万古蟾导演),《没头闹与不高兴》,《等明天》(黄永玉造型),《冰上遇险》没《红军桥》,《半夜鸡叫》(1964年尤磊导演),《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都是这一时期设置的一批优秀影片。1960年,拍摄的《聪明的鸭子》是新生的折纸片,这种充满儿童情趣的纸偶艺术,又成为美术电影家族中新的一员。


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王树枕,严定宪,徐景达导演,张仃造型),是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身受欢迎。它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再一次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1979年,勒夕导演)也是一部出色的影片,造型夸张,语言幽默,生动地刻划了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个传奇人物,后来发展为多集系列片。动画片《三个和尚》(1980年,阿达导演,韩羽造型)是一部精彩的作品,篇幅虽短,但寓意深刻,它既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的尝试。动画片《雪孩子》(林文萧导演)体现出一种高尚的精神;水墨动画《鹿铃》(1982年,唐澄,邬强导演)抒发了友爱之情。这一时期的剪纸艺术在美术形式上丰富多彩。《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猴子捞月》(周克勤导演)使剪纸造型产生质感,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利用这种形式,又拍摄了水墨画风格的剪纸片《蚌相争》(1983年,胡进庆导演),形式优美,内容诙谐,动作细腻生动,丰富了剪纸片的艺术风格。《火童》把装饰性造型和民族艺术熔于一炉,风格奇丽新颖。同一时期的影片中,还有《金猴降妖》(1980年,特伟,严定宪,林文萧导演),《山水情》《两只孔雀》(蒋铁峰造型),《画廊一夜》《狐狸打猎人》,《好猫咪咪》,《愚人买鞋》,《黑公鸡》,《小鸭呷呷》《人参果》,《淘气的金丝猴》,《假如我是武松》,《蝴蝶泉》,《天书奇谭》,《兔送信》,《三十六个字》,《西岳奇童》(上)《黑猫警长》(第一部电视系列片,戴铁郎导演)等,都是优秀的作品。电视节目的片头也开始使用动画技术,蒋采凡的《为你服务》的栏目片头制作,多少年后还仍人记忆犹新。


随着体制的改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4年10月调整领导班子导演严定宪任厂长,特伟任顾问。美术片创作随着改革的步伐继续前进,两三年中完成了一批优秀的影片。如《夹子救鹿》,淡雅而抒情,具有敦煌画的古朴风格。剪纸片《草人》是模拟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形式摄制而成,别具一格。动画片《女娲补天》用简练概括的形象表现了人们想象中的上古时代,艺术形式有所创新。此外,《抢枕头》、《海力布》、《水鹿》、《大扫除》、《网》、《偷东西的驴》、《巫婆、鳄鱼和小姑娘》等都各有特色。近年来,创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美术系列片上。如《葫芦兄弟》(胡进庆导演)、《邋遢大王奇遇记》、《奇异的蒙古马》、《擒魔传》是一部木偶片,把舞台木偶艺术与电影手法结合起来,展现了《封神演义》故事的浩大场面等等。


90年代初,CG技术开始引进中国,《熊猫盼盼》、《新闻联播》都是最早的电脑三维动画片头,《相似》是第一部电脑参与的科普动画片。片头《东方时空序曲》、《唐山大地震20年祭》、《99环球》、《中央3套宣传片》等是近年来电脑三维动画片头的力作。二维电视节目的片头《为你服务》、电视动画公益广告《我想有个家》、动画MTV《健康歌》等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网络动画目前已在我国青少年中拥有大量的爱好者,老蒋、小小等Flash创作人员脱颖而出。台湾的动画家像黄木村也来北京发展。


全国动画片的年产量从1996年的3000分钟至2000年达到13000分钟增长了4倍多。剧场片《宝莲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票房超过2500万人民币,电视动画连续剧《西游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尔兄弟》等广受欢迎,科普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片长闯吉尼斯记录,全三维电脑动画片《小虎班班》也已投入市场,运用动作捕捉系统来制作三维动画现在也有了初步的尝试,如《三岔口》等。动画单位从1996年的50余家,到2000年增加到230余家,从业人员也从1996年的3000余人到2000年发展到8000余人。这5年的发展速度是中国动画世上前所未有。但是从我们动画业总体套规模和实力来说,在世界上仍出于较低的水平,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发展国产动画片不仅是文化市场的需要,而且也是宏扬民族文化,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