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450] 2006-07-23 01:03:41
--【中国的住房自有率是82%,超过正常水平,因此中国不应该继续让民众买房。】
--中国的储蓄比例也是超过“正常水平”,那又该如何呢。。。。
学者建议:中国人应多租房少买房
--------------------------------------------------------------------------------
[被屏蔽广告]
● 韩咏红(北京特派员)
在当前中国房价高企不下,老百姓为此怨声载道的时候,有学者提出:中国要有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就应该鼓励民众多租房,少买房。学者并且建议政府出台政策以吸引中产阶级购买房产,向社会大众出租。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束克欣昨天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数据说,美国的城市住房产权自有率是68%,英国是56%,欧洲其他国家是30%至50%之间不等。
束克欣指出,中国的住房自有率是82%,超过正常水平,因此中国不应该继续让民众买房。
上述言论,延续束克欣近期在不同媒体上反复提出的观点。本月初,《中国青年报》与《经济观察报》先后刊登束克欣的文章,称当前的住房政策鼓励人人买房子居住,这种导向“非常错误、非常危险。”
束克欣昨天则说,人人买房居住“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实现过。”
他认为,正常的住房消费比例是30%民众买房住,70%租房住。
有关中国人该买房或租房的话题,早在半年前即在中国舆论界点燃争议。
在房地产界中,以“租房论”为人所知的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4月在一场记者会上称,中国人希望人人拥有房子的传统,是非常不现实的。除了买房外,中国人应该通过租房来解决住房问题。
冯仑当时还说:“如果不理性消费,买不起房的去买房,买不起大的去买大的,最后日子难过那是活该。”
这番话经报道后,冯仑顿遭千夫所指,成为房地产商为富不仁的证据。
可是,“租房论”并没有从此消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最近也公开表示,即使住宅价格降低到目前的三分一,广大工薪阶层也不适宜购买住宅。
目前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正常的首要原因,正是银行给了不应该买房的人贷款,扩大了不该扩大的购买需求。
尽管束克欣和刘福垣是从学理的角度分析,但他们的官员身份依然触及了网民的神经,有群众质疑:一些政府部门似乎真的和开发商坐到同一条板凳上。
有网民甚至批评说,这是政府官员被富人理论“绑架”的典型。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的观念过于牢固,因此不论租房方式在国外如何普遍,依然不适宜中国国情。
再者,在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住房价格始终处于老百姓神经的敏感地带,社会群众对这问题的理性讨论空间有限。
几天前,中国政府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6月份房价仍然保持上升势头。中国70城市房价涨5.8%。与去年同月比,上个月深圳、北京、厦门、呼和浩特、包头、广州房价涨幅纷纷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