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380229
UnKnow365
广州再次对流动人员暂住证实施调研
广州再次对流动人员暂住证实施调研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9:01 南方新闻网

  暂住证:“管理证”要变“服务证”

  有关人士以及读者认为,应降低办证门槛及收费,并考虑在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服务

  广州暂住证调研








  2001年,广州对外来流动人员实施IC卡暂住证管理,五年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受市流管办、公安局委托,再次对流动人员暂住证实施调研。

  广州再次调研暂住证的消息昨日经本报披露后,各界人士纷纷关注,截至昨天下午3时许,本报热线就接到了100多个电话。社科院此次调研的目的何在?广州暂住证管理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今后有望怎么改?记者随之展开了深入调查,并独家采访课题组负责人、市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黄石鼎。

  黄石鼎表示,此次调研并非阶段性总结,而是政府管理思维的转变,是开始重视流动人员服务问题的转变。

  广州社科院人士今日来本报听民意

  据了解,此次调研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除召开小型座谈会,通过本报热线及社科院邮箱收集民意外,该课题组有关人员将于今天上午10时至12时来本报接听电话。热心市民可致电020-87388888发表自己的意见。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此次《广州市流动人员IC卡管理创新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黄石鼎研究员指出,此次调研是政府怎样对流动人员更好地服务的一项准备工作,而非简单地从管理出发。

  流动人口数量不清无法服务

  据介绍,目前广州常量的流动人口在300万至500万人左右。但这一数据并非精确统计得出,只是估算。

  据了解,从2003年以来,广州市流动人员的办证率逐年下降。有关部门急需了解,广州目前到底有多少流动人口,他们的结构如何,年轻人占多少,子女情况,男女比例如何?从事的行业情况?“这些信息不清楚,怎么服务?”

  黄石鼎指出,政府过去的规划以常住人口的数量来计算,医疗、交通道路、公交系统等公共设施按照常住人口进行设计,未考虑到流动人口,因此出现了拥挤不堪的局面。“如今市政府也有一些考虑,比如将流动人口数量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依据。

  政府现在开始重视流动人口服务问题,从规划开始要考虑进去,供给要充足,基础设施要跟上。”

  目前暂住证收费受抵触最大

  虽然目前尚无数据统计广州市流动人口共有多少,但与2001年相比,广州的流动人口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有关专家指出,变化首先是人口略有增加。其次则是流动人员的维权意识增加了很多,“这与以往大不一样,现在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地开始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更愿意对这个城市发表意见,愿意把广州当作自己的家。这是一个很好的变化。”

  因此,昨天本报有关《广州市流动人员IC卡管理创新研究》公开征集民意的热线电话公布后,即接到100多个热线电话。综观他们通过本报热线电话以及通过网络发表的意见,记者发现,暂住证的收费问题是目前被流动人口抵触最大的一个方面。

  目前与流动人口相关的收费主要是“两费一税”,“两费”指劳动调配费和治安费;一税则是出租屋综合调节税,后者由出租屋业主负担。

  据了解,目前“两费”采用捆绑收费,劳动调配费和治安费一并向流动人员收缴。流动人员普遍认为,这不够合理。据了解,劳动调配费缴纳后交由劳动局支配,但不少人对这部分收费的看法是,它并未起到调配作用,且应该向流动人员的就业单位收取。

  专家表示,由于这部分费用是广东省政府规定要收的,广州要废除也存在权限问题,能否取消,应进一步征求流动人员的意见。

  未来暂住证可考虑四大服务

  对于目前暂住证存在的不足,有关专家认为,今后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暂住证的管理。首先应把暂住证办理的门槛降低,降低收费;其次应落实暂住证给流动人口提供的服务。

  “可以包括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子女就学、日常生活相关的就业、培训,以及户籍转变问题等四大服务。”该专家强调,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流动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其子女在广州出生,他们对广州的情感与其父辈已经不一样了,广州已被看作是自己的故乡。如果他们缺乏文化教育,流入社会后将不是一个小数目,会逐渐形成另一个阶层,造成社会隐患。”专家认为,应对流动人口子女提供义务教育,且当他们未来在广州就业时,应有一条深造、占有社会一席之地的渠道。

  对话

  “让流动人口有归属感融入感”

  本报独家采访课题组负责人、市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黄石鼎

  要让流动人口觉得维护广州的治安,才能得到真正的好处。而不是陌生的、没有感情的,看到偷、抢也不管。要让他们产生归属感、融入感,这才是最大的目标。

  “降低暂住证的门槛,把收费降到最低,使之办理方便简单,同时政府要提供附加在暂住证背后的服务、优惠。

  ——黄石鼎”

  调研是管理者思维的改变

  记者(下简称记):2001年广州开始对流动人口实施IC卡暂助证管理,至今正好5年,现在再对这个问题展开调研,是不是想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黄石鼎(下简称黄):不是总结,而是管理者思维的改变。广州2001年推出IC卡暂住证时,《收容遣送条例》还在,它是IC卡暂住证制度的主要法律支撑。2003年《收容遣送条例》废除后,处罚没有了,IC卡暂住证更多地是从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角度出发。

  记:这次调研可以看作是《收容遣送条例》废除后,相关工作的一个延续?

  黄:是的。我们的政府正处于转型期,从过去的控制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广州流动人口常态的数据,大约在300万至500万人,它们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大。政府提供服务应不仅仅是面向常住人口,而应该对在广州的所有公民服务。

  记:也就是说,这次的调研是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一个准备工作,而非仅从维护社会治安角度出发?

  黄:是的。社会治安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IC卡暂住证管理的创新,不仅仅是对公共管理而言,更是公共服务的创新。政府开始重视为流动人口服务的问题了。

  要看先进理念政府能否接受

  记:2001年实施的流动人员IC卡暂住证也是由你们给出的方案,但听说与最初的设想相比,最后只实施了一半。为什么会那样?

  黄:这是因为过去的观念惯性造成。认为管理就是我说了算,从孙志刚事件之后,管理者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十六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更注重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和诉求。这是一个好的趋势,表明未来政府管理要偏向民意,实施人性化、柔性管理。

  记:有哪些设想未能实施?

  黄:比如,当初设想的暂住证应该是“零门槛”。但2001年实施时,规定办暂住证要有条件,流动人员要有身份证、计生证明、就业证明。这就人为地将大部分人排除在外了。

  记:今年的再调研会不会遇到类似阻碍?

  黄:等调研出来后,要看先进的理念政府能否接受。当然,先进的理念并非都符合实际。就拿社保来说,每个流动人口都想与广州市民享受一样的保障,但这在目前还做不到。方案有无操作性是最重要的。希望将来的方案能带来新理念,以人为本,且具有可操作性。

  希望流动人口与政府交流

  记:广州流动人口管理的难度似乎在国内几个大城市中比较突出,为什么会这样?

  黄:广州的外来人口数量在国内特大城市中名列前茅。造成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广州的市场自由度高,媒体新闻报道环境相对宽松,治安事件报道较多,当然,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各城市的相关数据并未对外公布,没法进行比较。其次,这跟产业结构有关,各城市流动人员的文化程度、结构层次不一样。再者,广州有100多个城中村,这方面的协调管理难度很大,城中村是治安事件高发地段。它是未来广州要重点突破的一个难点。

  记:这次调研预期的目的是什么?

  黄:很简单,这次调研结束后希望制定一套制度政策,使每个流动人口乐意将信息与政府交流。

  记:什么样的方案才能让外来人口觉得,我把信息拿出来跟你交流,是可以带来切身利益的?

  黄:降低暂住证的门槛,把收费降到最低,使之办理方便简单。同时政府要提供出附加在暂住证背后的服务、优惠。

  记:我注意到,你们这次调研很注重听取外来人口自身的意见。

  黄:以往更多的是从管理者角度考虑,这次是两边考虑。首先要考虑到职能部门有何想法,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信息;另一方面是流动人口自身的想法。对于任何制度来说,如果被管理者不配合,也就形同虚设了。说白了,外来人口需要哪些帮助、关爱要体现进去。

  记:这种转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减少很多外来人口对暂住证的抵触情绪。

  黄:政府未来的人口管理是个热点,也是最考量政府能力的一个方面,社会事务的管理,最核心的就是人口管理。要让流动人口觉得维护广州的治安,才能得到真正的好处。而不是陌生的、没有感情的,看到偷、抢也不管。要让他们产生归属感、融入感,这才是最大的目标。

  热线

  办暂住证竟可讨价还价

  百余读者致电本报热议暂住证,建议规范收费明确权益

  办暂住证能带来什么权利;为何在广州有房有公司还要办暂住证;办暂住证到底需要多少钱,能不能给个明确依据……昨日本报开通热线(020-87388888)后,百余读者打来电话,讲述自己遭遇到的种种问题。此外,不少市民、读者还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包括如何规范收费、相关人员素质,如何明确权利、义务等等。

  治安员半夜查证颇扰民

  自1998年来广州后,潘先生努力打拼,终于在广州买了房、安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公司。但他仍需每年办暂住证,原因是他没有广州市户口,他的妻子与4岁的孩子也是外地上海户口。

  潘先生一家现住在客村一小区内,每年他和妻子都被要求办暂住证。潘先生说,他在广州既有住房又有固定公司,且公司每年都要给国家贡献不少利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还逼我们办什么暂住证?”他说自己钱已交了这么多年,却未见客村一带治安有太多好转。不仅如此,每次办证前,他都会遭到当地治安员无理骚扰。“他们会半夜敲你的门,有的直接闯进来查证,逼你办证。”

  交钱不见证查证像抓贼

  罗师傅在广州打工多年,据其介绍,白云区新市等地治安队、外管办只管收钱不管办证,私吞暂住证费用现象严重。罗师傅称,他们工厂有几百外来打工人员,时不时会有人来收缴钱财,说是集体办理暂住证。但往往交了钱后没了下文,即便你不去办证也没人管你。

  据罗师傅透露,他们那一带许多工厂都有类似“遭遇”,他们厂里领到证的打工人员不足三成。令罗师傅感到气愤的是,那些所谓的执法人员态度恶劣,每次查暂住证都像抓贼一样。罗师傅告诉记者,他的几位朋友都因没有暂住证被关过,有的甚至被关了一两天。

  办证为何不见收支公告

  来广州5年只在一个地方工作、居住,而后供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家。但即便如此,“非广州”市民胡先生还得交钱办暂住证。5年前,刚到广州的第一天,胡先生就乖乖地办了一张暂住证,“当时想法很简单,以为办暂住证后可享受到‘国民待遇’,不会被排斥,也不会有许多麻烦。”

  但办了证的胡先生坦言并没享受到什么好处,治安、卫生状况未见好转,身边几个朋友几乎都被抢过或偷过。胡先生认为,像他这样有固定住房的非广州户籍人群,在广州不算少数,不能算是流动人员,自然不该办理流动人员暂住证。令胡先生极为不满的是,广州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员办理暂住证,却不见一张收支公告,财务非常不透明,极易滋生腐败。“我们很关心这个问题,我们交的钱都用到哪了?”

  办暂住证曾遇漫天要价

  “开口要220元一年,回头又说180元,吵了一架只要了153元!”办暂住证也可讨价还价,打工仔王先生便遇到了这样的事。本月初,十几名治保会人员闯进王先生所住的出租屋内,查暂住证与身份证。王先生没有暂住证,对方开出220元/年的办证价位。王先生与其“理论”,认为收费太高坚决不办,并声称要打电话给省公安厅问清收费标准。

  对方听后立马改口说要180元/年,并趁王先生不注意,借登记为名拿走了王的身份证,要求王拿暂住证来换。两天前,被没收身份证的王先生前往办证,其问工作人员:为何他住所附近的老乡只交了153元,而自己要交180元?王气不过,跟工作人员“理论”起来,最后对方同意让王交153元办证。王先生认为,他气愤的绝不是那几个钱,而是主管部门的作风问题,为何价钱一变再变?为何他们从未出示收费依据?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在暂住证收费标准上规范一些,不能随口叫价、漫天要价。

  读者意见

  罗先生:我在白云区某个村办理了暂住证,但到另一个村就不能用了,对方不承认这个暂住证,又让重办,各自为政,乱收费现象太严重。

  唐先生:IC卡暂住证能否回收再利用,这样可免去工本费。

  刘先生:我对办暂住证没什么意见,但最大的意见是保安员半夜三更敲门查暂住证,严重扰民。

  谢先生:办暂住证对外来工来说,就是加重负担,而且办证很麻烦,如果政府想减轻外来人员负担,就应该取消办暂住证,用好身份证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

  网友(58.63.149.*):本人曾因申领驾照被迫办过“暂住证”!说是“被迫”一点不为过,因为本人在广州工作近10年,有自己的房子,就是因为户口不在广州,所以就是“暂住人员”,而且自家的房子还变成了“暂住地”!

  网友(219.137.140.*):如果办暂住证确实如政府说的只收工本费,而不会多收这样那样高达200元的费用,恐怕自觉办证的人会多很多。

  采写:本报记者严艳单小亮

  (南方都市报)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