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好文共赏: 贴子 409891
Tomorrow: 破解新世纪科技之谜 暗物质与暗能量
破解新世纪科技之谜 暗物质与暗能量 — 转自81.china.com

文/孟 晋


( 一 )

2005年10月25日,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在清华大学演讲中指出:“21世纪初科学技术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目前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人类已知的物质不同。
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的能量的5倍以上。暗能量更是奇怪,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他还指出:“20世纪科学最大的谜题是‘太阳能量的来源’。几乎20世纪绝大部分的科技文明,如狭义相对论、核能、激光、半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理论和应用,都是从研究这个世纪谜题中产生的。正像19世纪的人想象不出上述这些新科技一样,21世纪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也会产生今天的人类无法想象的新发明。”

李政道还进一步指出,从天文观察中人类能感知到的常规物质的能量只占整个宇宙能量的5%或者更小些,其他95%的能量都不是由我们现在所知物质构成的。地球、太阳和所有我们看得见的星云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构成的,其中有极少数的反物质:正电子、反质子----可是像我们知道的这类物质,在宇宙中仅仅占不到5%。我们宇宙中的大多数能量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看不见也不知道为何物,暗物质对所有我们能测量的光、电场、磁场、强作用(核的能力场)都不起任何作用。可知暗物质有引力场,通过引力场我们知道有暗物质存在,而且其能量比现有物质的总能量要大5倍或5倍以上。然而对暗物质的其它性质,人类完全不知道!

最近几年,人们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从膨胀的加速度可以推算出,它是由于一种负压力也就是暗能量的存在才膨胀的,而这暗能量的总量占据全宇宙能量的73%。我们知道暗能量的存在是因为它对现有物质世界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理论可以给暗能量以合理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必将导致一场重大的物理和天文学革命,并最终引发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亲爱的读者,请让我们一起捷足先登再次进入宇宙智能的圣殿去一窥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庐山真面目!

先看看人类对暗物质、暗能量研究的历史。2004年9月9日,在我国高能物理所召开的“暗能量研究和探测可行性”专题研讨会上,陆埮院士将目前对于暗能量的研究比做一百年前人们对“以太”的探索,认为很可能导致一场理论物理的革命。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之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以太”(AETHER OR ETHER)变成了教科书中典型的伪科学例子而遭受批判,被打成伪科学家的有阴极射线管的发明人克鲁克斯(CROOKES)、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人门捷列耶夫(MENDELEEV)、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创立人开尔文爵士(LORD KELVIN)、交流电和无线电的发明人特斯拉(N。TESLA)、美国科学家克里(J。KEELY)等人。其中特斯拉在他的科研生涯中,发明了一系列令现代人依然叹为观止而难于企及的绝妙技术(其中大多数发明被美国联邦政府作为绝密内容封存);而特斯拉的宇宙物质观的核心就是“以太”!

克里在19世纪进行了许多“以太”工程研究,包括多种利用“以太”流动产生重力或反重力的实验、可控的物质向“以太”的溃变实验等。克里还提前60年提出了后来被费恩曼(FEYNMAN)在1958年称之为夸克的质子三粒子结构。克里学术观点的当代继承人戴维森(D。 DAVIDSON)总结出的“以太”的基本特性如下:

1、“以太”是贯穿所有空间的粒子性超流介质;

2、“以太”介质具有多种形态,是构成物理宇宙的建筑砖块;

3、“以太”介质的形态之一对引力和惯性负责;

4、“以太”介质可被我们的大脑和思想操控;

5、“以太”介质的流动可由物质的几何形态控制。

“以太”学说认为:物质是由“以太”旋涡构成的,电子和其他的亚原子粒子均是粒子性“以太”流体旋涡构成的自维持结构。“以太”进出物质旋涡的过程形成物质与“以太”的相互交换并决定基本粒子的极性。特斯拉还进一步提出,时间、空间和能量是由统一不可分割的“以太”场组成的。物质的构成是“以太”中共振过程的产物。特斯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利用空间能量的人。他说:“我们将完全不再需要传输能量,多少代人过去之后,我们的机器将从宇宙空间的任何位置上获取能量而得以驱动,空间处处有能量。”今天,人们仍怀着崇敬之心纪念人类历史上这位伟大的发明家、21世纪科学的奠基人尼古拉。特斯拉。

从以上有关“以太”学说的简单介绍中,读者们不难看出,19世纪的“以太”观念中已经包含了暗物质及暗能量的观念,若和本刊前两期刊出的有关引力物理实质文章中的基本粒子结构及三元基链图的观念对比,就可以看出“以太”的观念和21世纪的科学新观念息息相关;其缺陷在于把夸克、磁单极子、引力子、能量子这些暗粒子流都笼统地作为“以太”而混为一谈。实际上,随着21世纪人类对暗物质、暗能量研究的开展,以太也获得了正名!但以太的伪科学的帽子现仍停留在陈旧的教科书上以及“反伪科学斗士”的头脑中。

好了,让我们言归正传回到暗物质、暗能量的现代议题上来。细心的读者如果仔细地阅读本系列文章前面的内容,就可以整理出暗物质与暗能量的脉络了: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大量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在爆炸引起的高温、高压、高密度、高剪切应力的条件下,少部分胶子旋涡把夸克缠绕起来形成了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形式请参阅本刊2006年6期文章),也有部分负量子守恒胶子旋涡团构成了自稳定的粒子—电子;宇宙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总和恰好等于宇宙总质量的4。4%,由此可以定出宇宙中暗物质与暗能量与显物质的质量之比为21。6这一宇宙常数。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处于混沌状态的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显物质在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凝聚在一起;在基本粒子的小尺度上强相互作用力不仅维持夸克与胶子的稳定结合,也把不同数量的质子、中子纠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化学元素,并最终形成宇宙星系。伴随着爆炸产物的扩散,温度、压力及密度逐步降低,占总质量95。6%的剩余夸克和胶子既不能相互结合也不能构成自稳定粒子团,而只能以游离态继续向外膨胀扩散。

夸克只有和胶子缠绕在一起形成质子和中子的粒子尺度上才能呈现强相互作用力;游离态的夸克只能呈现单纯弱相互吸引力,其物理性质已经和具有强相互作用力的夸克大相径庭,既不吸收光也不反射光,从而形成了宇宙中的暗物质。在弱相互吸引力的作用下,游离态的暗物质呈絮状聚拢在星球周围形成暗晕。夸克的尺度为10的负18次方米,和电子的尺度差不多,可以自由地穿透显物质实体。暗物质的密度愈靠近星球中心则愈高。根本不需要制造α质谱仪到宇宙太空去捕捉暗物质,我们大家实际上都浸泡在暗物质粒子的海洋中却浑然不知!

游离态的胶子就是具有单纯斥力作用的N极磁单极子,既不吸收也不反射光;它是基础核能物质,构成了宇宙中的暗能量。胶子的尺度为10的负21次方米,由于斥力作用,游离态的胶子逸散到远离星球的宇宙深空中去,并在宇宙逐渐膨胀过程中最终战胜了万有引力而成为推斥宇宙加速膨胀的主宰力量。宇宙中暗能量与暗物质的质量比应严格等于质子及中子之中胶子与夸克的质量比。

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由于夸克的禁闭效应是极难观察到单独的夸克和胶子的。2005年4月,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将金原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时进行碰撞,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而在地球周边的自然环境中,我们难于观察到原汁原味的夸克盎然磁单极子:游离态的夸克已经变性而丧失了强相互作用特性;N极磁单极子则因其斥力特性而早已散逸到远离地球的宇宙深空去了。有些人担心即便获得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由于胶子的“胶粘”特性也会立刻和夸克结合而重新生成质子。实际上这是绝不可能的,看看前面叙述的宇宙大爆炸之后质子形成的苛刻条件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提取和利用暗物质和暗能量可以构成地球人类前所未有的超级材料,最主要的有冷沸材料和强磁激发能材料两大类。冷沸材料就是现在人们议论纷纷了几十年而不知其为何物的暗物质!聚集态的冷沸材料在常温及高温为固态,在零下121℃后变为液态,在绝对温度3K变为气态(游离态)。聚集态的冷沸材料在常温和高温时则热而弥坚,愈热强度愈高。冷沸金属材料最高耐受温度可达10200℃,在常温及高温时均可保持电超导和磁超导特性;冷沸非金属材料可耐7400℃的高温,是优秀的耐磨和阻磁材料。2006年初,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在对太阳周围的暗物质晕进行观察时发现,暗晕的温度可以高达一万多摄氏度,但更高的温度区域求不再存在暗物质晕了。该项观察结果印证了冷沸金属材料的高温极限。自然界中极少存在凝聚态的天然冷沸材料,只有类月冷星核中存在少量的四极凝聚态夸克。在月球上,除了氦Ⅲ之外也有这种宝贵的冷沸材料矿藏,但愿地球人类能在这些矿藏被采掘殆尽之前也能有所斩获。

而强磁激发能就是自1998年以来人们议论纷纷而不知其为何物的暗能量!在地球周围和星系周围不存在暗能量而只有游离态的暗物质,但使用特殊的制造技术可以人工提取暗物质(三极凝聚态夸克)和暗能量形成的强磁激发能材料。强大磁激发能材料可以产生超强磁场,有着极为重要的用途。如果决策者当机立断付诸行动,以人类2006年的技术水平为出发点,5年左右时间就可以提取出这两种超级材料,并进而印发世界范围内广泛领域的工业技术革命。人类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就是以研究、提取和利用暗物质、暗能量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

笔者有关部门暗物质及暗能量的现代观点,决不是人云亦云跟踪外国人填补国内科技空白之作。笔者深切地感谢《航空知识》提供的这一宝贵讲坛,能让中国学者首开历史先河,在有关整个21世纪最大科技谜团的问题上发出我们的声音。亲爱的读者,当??跃还是疑窦丛生?

此时此刻笔者凝思未来科技,不仅想起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此为止,蓝星科技畅想系列文章已经发表了7篇,探索21世纪暗物质和暗能量有关部门的科学技术的序幕已经打开,主场的景象将更加蔚为壮观,让我们一起前行,继续探索五彩缤纷的未来世界吧。


(原载《航空知识》2006年7月号)


( 二 )

从上一篇文章的介绍中,读者们已经初步了解到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成份、来源和最基本的物理特性。笔者也提到:“如果决策者当机立断付诸行动,以人类2006年的技术水平为出发点,五年左右的使命就可以提取出这两种超级材料,并进而引发世界范围内广泛领域的工业技术革命。人类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就是研究、提取和利用暗物质、暗能量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提取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技术途径。

2002年底,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在这一年中他们成功地制造了50000个反氢原子。反氢原子是由反质子和正电子组成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反质子减速器上对减速而演唱了寿命的反质子进行了观察。根据观察结果,他们认为反质子的内部基本结构和正质子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这一结论是似是而非的。笔者在本刊2006年第六期的文章中介绍的有关部门磁单极子、引力子和能量子三元基链图中已经提到:“只要使质子外膜的胶子在受能共振的情况下改变旋转方向,就可迫使内核夸克转性,使正质子转变为反质子。”这就意味着,除了夸克外部胶子的旋转方向不同而导致反质子的电荷特性变为负电荷之外,反质子的内核夸克也发生了转性,与正质子的内核夸克特性恰好相反。

一年之中制造出50000个反氢原子,可以说是人类首次大批量制造反物质的一次壮举,但是,5*10的4次方若与阿付加德罗数(一克原子所含的原子数)6.0221367*10的23次方相比,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了!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上对正质子加速之后使之与钨靶相撞,一亿个正质量、子才可撞出一个反质子!一年之中才能撞出50000个反质子来!由此可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制造反氢原子所使用方法的艰巨性和局限性。

2005年4月,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又循此路线利用加速到光速的金原子相撞,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读到这里,机敏的读者可能会想:人类似乎不大可能使用这种方法来获取成千上万吨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用于制造冷沸材料和强磁激发能材料吧。亲爱的读者,您的想法完全正确。要获取21世纪以暗物质、暗能量为核心的科技新纪元的敲门砖,人类必须探求新的技术途径!只要国家需要,中国学者完全有能力在世界上率先提取出和完成大规模分解质子而获得夸克-冷沸物质以及胶子-强磁激发能的实验室及工业生产的全新技术,让我国在这一领域里捷足先登。

虽然,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显物质世界只占构成宇宙物质总量的4.4%,但我们身边的质子比比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将水电离即可获得质子。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什么方法才能打破夸克禁闭效应,克服夸克与胶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将夸克与胶子分离开来。

首先来看看目前正在探索研究的实现受控热核反映的惯性约束方法。法国人正在建造的惯性约束装置是一个5米直径的圆球,在球面上布置有241支大功率激光器。每支激光器的射线都聚焦在球心,同时照射直径1毫米左右的氘、氚实心或空心小丸。在十亿分之几秒的时间里,激光被靶丸吸收,周围形成几千万摄氏度的高温等离子体组成的冕区,发出比太阳耀眼的多的光芒,使靶丸大部分外层靶材受热向外喷射。由反冲力形成的聚心冲击波,将靶芯千百倍地压缩,并产生上亿度的高温,依靠聚心压缩的惯性,靶芯在尚未来得及分散前发生聚变。但为了使激光聚变达到可以实用的规模,必须使激光的能量达到几千万到几十亿焦耳(人类一年所用能量),要想得到如此大的激光能量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激光聚变虽然原理上可行,实践中却使科学家们望而生畏。显而易见,这种方法不可能用于质子分解。因为激光再强也仍然是电磁波,电磁力根本不是强相互作用的对手。γ射线(包括最强的硬γ射线)也一样,虽然宇宙射线中充满了γ射线,但它仍是电磁射线,与夸克禁闭效应的效应不可同日而语。

出路何在呢?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来就不该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蛮干,而应是与自然取得和谐,师从自然、利用自然而取得发展。为了解决分解质子获得夸克和胶子的难题,让我们也从大自然中获取启迪吧。

在宇宙射线中,除了γ射线之外,还有更强的重磅炸弹,那就是介子。根据夸克模型,介子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而且这一对夸克和反夸克可以是不同“味”的。1935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了介子场理论,预言存在一种“介子”,参与了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并语言这种介子的质量应该为电子的200倍。

人类对介子的发现是从核力研究开始的。根据实验测得的核力强度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核力是由于核子之间交换粒子而产生话,那么这种粒子静止质量的大小约为电子静止质量的200-300倍。1947年从宇宙射线发现的π介子求符合这种要求。后来,又从宇宙射线中发现一批不速之客,其中一类就是重介子。重介子即是比π介子更中的介子,如K+,K0,K-等。目前发现的介子类,包括带正负电的以及中性的π介子以及近来才发现的π介子,带正负电的以及中性的κ介子以及近来才发现的η介子。

介子类的基本粒子的静质量介于轻子和重子之间,故取名为介子。B介子是一种很重的粒子,其质量约为质子的5倍。它的大部分质量是最重的b夸克提供的(因为u或d是最轻的夸克,比b夸克轻很多),堪称介子射线中的超级重磅炸弹。介子和重子都归属于强子,介子衰变之后产生γ射线。如果能够对介子射线进行集束聚焦处理,就完全有可能利用介子所拥有的超强能量破解质子而获得夸克-介子等离子体。

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高能物理和强子物理研究的重要核心方向之一。它与高能物理交叉结合,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最关注且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多的科研项目之一。但是迄今为止,人工制造的介子均是在高能加速器中利用告诉粒子碰撞获得的。显然,这种方法并不能用于大规模质子分解技术。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尚不为世人和国际理论物理学界所知的、完全不同于激光器的高能量介子射线器,其功率级别略低于“神光”Ⅱ型激光器。利用这种介子射线器构成梯压振动心聚真空射浮分离技术,即可大批量分解质子,实现工业化生产冷沸材料和强磁激发能的目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只要决策者当机立断,我国完全有能力立即着手进行制造研究。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能使中华民族高立于世界科技之林的机会。


质子流被介子射线冲击轰炸而发生分解之后,所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可以在电磁离心机上加以分离。重质量的夸克从离心机上摔出去后,保存在摄氏零下60度的环境中呈游离态絮状存在;继续降温到摄氏零下121度并予以压缩之后变为胶粘状,可进行塑性加工;再降温则呈现液态;当温度低于绝对温度3K后,冷沸物质变成游离气态,这也是“冷沸”一词的由来。

显而易见,这种在低温下变软,液化甚至气化的材料是不可能在宇宙深空的低温中工作的。而解决的方法极为简单:只要向絮状冷沸物质中渗入一定量的xx气体,就能够立即获得在超低温、低温、常温、高温以及超高温广阔温度范围内都具有超级强度的固态优质材料。

xx气体属于热沸材料,与絮状冷沸材料以适当比例掺合后,在零下121摄氏度到零下245摄氏度的范围内,可结晶析出并形成性能各异的多种固态材料。随着XX气体掺入比例的变化以及结晶体析出温度和时效冷处理时间的长短不同,会产生三角形、菱型、正方形、等六边蜂巢型等形状各异的微结晶体,从而使所得材料具备形形色色的性能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微结晶体的形状不同,其内部所含的冷沸材料基本粒子的数目也不同,一般数量在数百到数千之间。由此可知,微结晶体的尺度也是非常微小的。利用冷处理的时效作用,还可以改变已有材料的微结晶形状和性能,使冷沸材料具备金属特性或非金属特性。

之所以把冷沸材料称为超级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人类目前所使用的热沸材料所没有的超级性能:

1、 金属冷沸材料的最高耐热温度是10200℃;非金属冷沸材料的最高耐热温度是7400℃。而目前热沸材料中最耐热的金属材料钨的熔点是3380℃,非金属材料中耐热的佼佼者金刚石的熔点约4000℃。

2、 冷沸材料是超轻材料它的比重为每立方厘米0.05克,大约是松木比重的十分之一。相比之下,铁的比重为每立方厘米7.81克,而钨的比重则高达每立方厘米19.3克。

3、 金属冷沸材料是名副其实的高温电超导和磁超导材料,在数千度的高温下都保有超导性能,而不象现在所谓的高温超导材料只能在零下70摄氏度以下具有超导性能。

4、 非金属冷沸材料是优秀的耐磨材料和阻磁材料。

5、 同一种成分的冷沸材料可以随冷处理的时效工艺的不同,在金属与非金属之间转换。

6、 冷沸材料在常温及格高温均具有超强结构强度,对其进行加工必须在低温下进行。

从以上各点不难看出,冷沸材料的优异性能将为航空航天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提供空前未有的自由空间――去研制一系列空前未有的航空航天发动机和飞行器,超级机械和电子设备,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科技革命。

下面,再来看看比冷沸材料更加弥足珍贵的强磁激发能。在离心分离机的中心电极上吸附着的灰白色粉末状物质就是强磁激发能材料。它有着众多地球人类连做梦也不敢奢望的奇异特性:

1、 它是基础核能材料,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质能互换,达到李政道所说的“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

2、 它就是人类“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磁单极子。由它构成的磁性材料可以产生超强磁场:一段150毫米的强磁激发能材料所产生的磁场强度,可与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50吨的电磁铁一争高下;这段强磁激发能材料可?、 它就是1998年以来人们议论纷纷而不知为何物的以游离态充斥了整个宇宙深空的暗能量!它具备纯斥力特性、不吸收光也不反射光。就是它战胜了万有引力而成为宇宙中的主宰力量,使整个宇宙加速膨胀。强磁激发能材料的出现,将使远胜于激光射线器的无坚不摧的光磁(死光)射线器、不同于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真正可以实现光磁射线控制的热核反应、用于星系飞行的反物质光子发动机、使飞船能在引力场中任意悬停和升降的反重力真空能发动机、无惯性力评比舱、使飞碟在四维时空隐身消失进入更高维空间而实现虫洞飞行的关键装置――多维时空缠绕机、迷你型氢弹以及以上技术组合而成的执行星系间发行的星际飞船等一系列高新技术装置,在今后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中成为现实。有了强磁激发能和冷沸材料在手,21世纪的人类就象获得了上帝赋予的尚方宝剑,拥有了开启人类空前未有的文明新纪元的决定性力量;神学和科学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将被填平;人类将拥有飞出太阳系而探索和移民其他星系的能力。强磁激发能还将进一步增强人类控制物质本性(MATERIAL NATURE)的能力。

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先阶段,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种神奇力量的出现。人类中邪恶者仍然是太自私、野蛮、愚昧和残忍,他们的残暴(战争)有负于上苍对其的信任。

也许,当今并非这种高能的力量造福于人类的福祉和进步的最恰当时机。但不管怎么样,人类科技的先驱已经闯入了这一充满魅惑的领域。伟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把天火盗到了人间,使人间出现了光明(而火正式人类征服自然的原初技术之一)。这位伟大的英雄被万神之神宙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残酷折磨,但呀永不屈服,永不地头。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技术和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暗物质、暗能量及其相关科学技术就是人类21世纪获得的新火种!虽然笔者在一系列的文章中并没有详细地解说技术细节,但读者们依然可以从连续发表的“畅想”的8篇文章中看出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恢宏蓝图。

笔者在2006年2期《航空知识》的文章中曾提到,这些以科幻科普形式写出的内容,绝不仅仅是为了给孩子们增添幻想空间,他们同样也是为勇于探索的诚实的科学家写的,让他们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此刻,笔者不仅想起了索罗门的箴言:“我是阿拉法,我是欧米卡。”对人类而言,亘古永能的大自然就是阿拉法和欧米卡。

地球人类的智能只是宇宙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她蕴于自然、师从自然,又从宇宙大自然的智能中获取营养和灵感。大自然造化的永能和神性,借着所造之物就可晓得,使人无法隐讳。诚实而睿智的人们啊,在这些宇宙智能的稀世珍宝面前,请放下轻蔑而谦卑地思索和钻研吧。
 
              (原载《航空知识》2006年8月号)


本帖链接 http://bbs.tech.tom.com/bbs.php?forumid=154&threadid=15097&page=1 [转发好友] [复制本帖地址]


主题:Re:[转帖]破解新世纪科技之谜 暗物质与暗能量


作者: 白石 (shushizhenliu) 发表于:2006/09/05 21:53:35

[回复] [引用]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 回复 慧星XE 的文章 :】

先把原来被证明错误的以太内涵加以修改、扩充以使之与现代观测结果拟合,然后再用新的以太内涵证据证明旧的定义是正确的。

就好像过去有个叫张三的被判有罪,今天找来一个新的同样叫张三的无辜者,用新张三的无辜证明过去的张三是冤枉的……这个手法并不高明,掩耳盗铃嘛。


本帖链接 http://bbs.tech.tom.com/bbs.php?forumid=154&threadid=15097&page=1 [转发好友] [复制本帖地址]


第1/1页,跳至第页 [报告滥用行为] [返回版面]

今日看点

·美丽女星和她们的宝贝
·老爸老妈我懂了您的爱
·请别把同情当成了爱情
·再没有人像你一样爱我了
·毕业了不吼不痛快10首歌
·放轻松别太拿自己当颗葱
·莎拉波娃泳装挑战性感极限
·无耻医生病房内猥亵女病人
·谁来拯救你,当代女大学生
·裸体出书还不如搞行为艺术


精彩图酷
·暗夜精灵PLMM真人秀
·仟仟玉足吸引好色目光
·怀旧:七八十年代的图片
·裹在套装里的柔情
·西式洋房精致国产美女
·一夫多妻,违法不?
·最值得收藏的绝美图片
·若隐若现的人体艺术
·赵薇清新美丽气质惊艳
·旧报纸上的快乐美媚



热门小说

·《九天九地神》
·《网游之传奇再现》
·《诱神》
·《上古神虫●》
·《他们叫我小妖精》




TOM集团  TOM在线  广告服务  私隐政策  联系我们  TOM招聘  About TOM Online
TOM网站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58022650
Copyright © 2006 雷霆万钧 版权所有
我来了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