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423] 2004-11-05 14:12:03
清廉时差0小时
文章提交者:欧亚大陆 加贴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原创]清廉时差0小时
——政治何以能清廉?
【欧亚大陆】
针对于南师“天空”“陪舞”以及南都等媒体的“时差N小时”,等等此类问题吧,我建议不妨换个思维方式。请随我来看看、试着点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选题:反腐扫描:政治何以能清正廉洁?
当前,肆虐许多国家并日益成为全人类公害的腐败问题,不能不成为我们中国大陆网友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推荐一个实例: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之一——古巴,政治上的清明却是一个例外。是什么原因使古巴远离被称为“政治癌症”的腐败呢?
一、领导在廉政方面起表率作用。1996年7月古巴颁布了《国家干部道德法》,要求国家干部廉洁奉公、诚实正派、不摆排场和不讲阔气,并专门为该《道德法》举行了一个签字仪式。卡斯特罗主持了这个仪式,并首先在该《道德法》上面签了字。他当时还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社会主义是表率的科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政府官员和部长们应遵守这些规范,并要求官员的亲戚朋友也这样去做。
事实上,古巴领导层在廉洁奉公方面确实做到了身体力行,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在古巴除了卡斯特罗等极少数人外,其他中央党政领导人都不配警卫。一些政治局委员下班后,经常到大街上同邻居们聊天。还有,官员虽然有分配的汽车,但除有公务外,一般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中央部门领导人下去调研或进行工作,走到哪里就在那里与职工们一起就餐,不另加饭菜,不搞特殊化。
有人撰文分析苏共亡党的原因时说,苏共领导层一边讲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边却把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享受种种特权,结果导致苏联群众的逆反心理,认为其所有的说教,都是虚伪的,甚至危及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信仰。以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领导与群众同甘共苦。古巴部长的月工资收入450比索(约23美元),教授的月工资490比索,卡斯特罗的月工资收入也只有500比索,即使是党中央的官员,和群众一样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在古巴,领导人同老百姓一样地购买食品,没有特供。
前几年,由于汽油的匮乏,古巴政府的公务车(红牌车)遇到有拦车搭乘的行人,只要空车且驶向同一方向的必须允许搭乘。就是政治局委员乘坐的专车(白牌车)也可让人搭乘。对个别没让路边招手人搭车的,领导干部会受到警告处分,并公布于众。
在住房上除党的主要领导人外,其他领导干部没有什么特殊的。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处处为群众作出榜样,所以能做到令行禁止,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护。
三、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对执政党权力形成制约。1989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古巴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经贸体系瓦解,失去了传统的资金、技术、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以及稳定的出口产品市场和优惠待遇等等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必备的基本条件。同时,美国等西方列强趁机对古巴实行经济窒息政策,使古巴陷入了自革命胜利后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
面对如此窘迫的内、外部环境,古巴领导人认为,只有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人民渡过难关,才能维护民族的独立和捍卫革命的成果,并且保证古巴继续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他们在实践中能严于律己,为民谋利,以此求生存,图发展。
显而易见,这种严重困难的内、外部环境,客观上对古巴的执政党也就形成了一种制约。这种自觉意义上的自我约束,对政治清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严肃纪律健全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古巴执行纪律是很严格的。如,1994年古巴共处分了3万余党员,占党员总数的4.5%,2000年处分党员人数多达4万余人。古巴不但严肃执行纪律,还非常重视官员权力的监督工作的制度化。
古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设有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对政府部门实施宏观监控,起组织协调作用,也研究处理重大案件。此外,他们还设立了独立的国家监察审计局,开展专项监察审计,其工作直接向政府报告。这个机制非常重要,它实际解决了监督问题的关键,即割断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利害关系。
有媒体称,古巴政治清明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是,执政党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能够正常地运行,并且能够被贯彻落实到基层的结果。
各国国情以及内、外部环境差异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执政党只有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才能获得人民的衷心拥戴,而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让人民信服执政党是他们根本利益的代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