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利用界面截屏的关键位置编号(形式为:{数字}),与文字的操作和功能介绍对应
不知道这种方式是不是容易说明事情
RFCtool
├1、加载模式:{4,5,17,18}
│├2、加载时是否按不同颜色区别RFC文档的索引、页首、页脚(略微提高加载速度):{5}
│├3、加载硬盘里的RFC文件(选择目录、文件):{4,5}
│├4、加载Internet上的RFC文档:{15}
││└5、列出所有文件清单:{16}
││ ├6、通过互联网下载整个清单,可能比较慢:{17}
││ ├7、一次下载后,自动保存,以后运行自动从本地快速加载
││ ├8、以“(*)”开头的是已经保存为本地文件的:{17}
││ ├9、以“[#]”开头的是曾经被添加过附注的:{17}
││ └10、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下载阅读(打勾):{17}
││ ├11、下载前先检查硬盘目录里是否已经存在:{18}
││ ├12、下载后阅读前先自动保存到硬盘目录:{18}
││ └13、没有任何文档被打勾,则视为想下载当前文档:{17}
│├14、加载过后,文件名自动记录到历史下载列表,按时间排序(相当于常用文档),可以下拉选择:{4}
│└15、加载新文档后,是否立即跳到新文档来显示:{18}
│ └16、加载新文档后,不立即跳到新文档,便于先一次性选择多个文档打开,然后再看
├17、阅读:{9}
│├18、设置:{1}
││├19、字体:{6}
│││├20、正文字体、大小设置
│││└21、曾经使用的字体:所有的字体太多,不好找;在这里仅仅保留曾经使用过的字体
││├22、自动:{7}
│││├23、自动滚行(每隔x毫秒滚动n象素行)
│││└24、目录索引自动和内容位置关联
││└25、查找:{8}
││ ├26、针对RfcList
││ ├27、针对Rfc的索引树
││ ├28、针对Rfc正文
││ ├29、从头或当前位置查起
││ └30、大小写敏感
│├31、目录索引树区域:{10}
││├32、章节索引:自动分析正文得到{11}
│││├33、点击章节索引,自动到正文的对应位置
│││└34、如果“目录索引自动和内容位置关联”,则在正文里点击,自动把章节索引走到正文的对应位置
││├35、页号索引:自动分析正文得到{11}
│││└36、点击页号索引,自动到正文的对应位置
││├37、备注索引:读者自行添加备注或翻译{2,3,11,12,13,14}
│││├38、点击备注索引,自动到正文的对应位置:{2,11,13}
│││├39、备注索引针对正文的行位置
│││├40、添加备注:{3,12}
││││└41、输入备注、标题,按添加
││││ ├42、如果该行已经有的备注
││││ │├43、选择覆盖,则覆盖该行已有的备注
││││ │└44、否则,追加新的备注到该行原有备注之后
││││ └45、否则,把新的备注作为该行的备注
│││└46、删除备注:{2,14}
│││ └47、光标移动到正文的对应行,按删除:{13}
││├48、按文字查找目录索引树区域:选中“IndexTree”{8}
│││├49、从当前位置或文档最前面开始查找
│││└50、区分或不区分大小写查找
││└51、操作面板:{10}
││ ├52、伸展/收缩
││ │├53、+++:伸展开所有节点
││ │├54、++:伸展开当前节点下的所有节点
││ │├55、+:伸展开当前节点下的第一层的节点
││ │├56、---:收缩所有节点
││ │├57、--:收缩当前节点下的所有节点
││ │└58、-:收缩当前节点下的第一层子节点
││ └59、关闭:结束当前文档的阅读
│└60、正文区域:{9}
│ ├61、目录索引(文字为红色)
│ ├62、页首(文字为绿色带下划线)
│ ├63、页脚(文字为灰色带下划线)
│ ├64、备注(文字为蓝色带下划线,位于该行的行尾):{13}
│ └65、按文字查找正文区域:不选中“In Tree”{8}
│ ├66、从当前位置或文档最前面开始查找
│ └67、区分或不区分大小写查找
└68、基本
├关闭时自动保存窗口位置、大小、设置选项,以便下次运行时自动恢复
└关闭每一篇文档时,自动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结束阅读的时间,在下次打开本文档时,自动跳到该位置,以便用户直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