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原创】无意中打响了信号枪 -- 中日潜艇冲突分析
--------------------------------------------------------------------------------
既然人在日本,就免不了对中日关系的一些问题多加关心。中日潜艇冲突事件发生之后,萨不免多给一点注意,从一些渠道也了解到一点情况。但是,在昨天小泉声明之前,对分析的可靠性还无法判断,小泉的声明无疑较好的支持了我的看法。
对于这里所提到的消息来源,第一是日本公开的新闻材料,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内部消息,不过,萨并不是间谍,这些所谓的“内部消息”,在日本也属于可以公开的内容,不会给我的朋友带来麻烦,只是一般民众较少关心,缺乏新闻价值而已。
除了官方故障说,网络上的一些分析认为中国核潜艇出没日本领海,有如下的可能,包括试探日本防卫体系,显示进出第一,第二岛链的能力,以及显示对东海油气田主权的立场,我的看法,以上说法都有一定的矛盾之处。
中国潜艇能够进出第一,第二岛链,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没有必要通过这样的行动表示;显示对东海油气田的主权,使用水面舰只显然更有意义,而使用潜艇因为没有水面对抗能力,亮相的最后结局显然无论主动离开还是被动赶走都是被驱逐的印象,和宣示主权的目的正好 背道而驰;至于故障,则更是欲盖弥彰,因为这艘潜艇的航迹表明,它是完成对日本领海的一次“穿越”,而不是失误的“擦边”误入。
那么,是不是有意和日本海自较量一下呢?我们来看看对抗的过程。
首先对抗肯定是存在的,从海自的报告来看,中国潜艇和日本海自舰只的接触是从10日开始至11日结束,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对抗中中国潜艇始终没有浮出水面。我看到一些报道提到拍摄有中国潜艇水面航行的镜头,核实于日本方面,对方表示大吃一惊,没有听说有这样 的事情。在海军界公认中国潜艇在水声对抗方面有一些相当独到的手段,日本海自和海巡多年来曾多次和中国潜艇接触,经常能够发现中国潜艇,但想锁定和持续追踪中国潜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假如能够锁定中国潜艇,日本方面就可以在潜艇周围布设反潜雷阵,或 者简单的用主动声纳作模拟攻击,迫使潜艇上浮,但是这次对抗中,日本海上自卫队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对中国潜艇的监视断断续续,最后被中国潜艇成功的摆脱了监视,日本方面已经表示需要对紧急应变体系进行革新。
事实上,日本方面一直没有能够确定潜艇的身份,只是在中国潜艇支援舰伴随潜艇返回青岛后,才根据卫星的监控,确认是中国潜艇。
从军事角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中国潜艇的规避行动比较笨拙,这次行动中,日本方面多次探测到中国潜艇的行踪,获得比以往对抗中更多的接触,其原因并不在于采用了更新的技术,而是中国潜艇活动的地区,并不是适合潜艇机动的海域。石垣岛宫古岛海区周围水 浅,潜航困难,特别是中国潜艇的航迹显示,它似乎并不熟悉这一带海域。
这是日本方面认为该潜艇并非有意进入日本领海的一个原因。
可是,日本方面从一接触就宣布这是中国潜艇,就有点儿结论太早的嫌疑。
对中国潜艇的截击来自日本海上自卫队,而不是来自类似海岸警卫队的海巡,显示这不是一次偶然的接触,日本方面显然是有计划,有明确目标的行动。
从日本方面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有消息说中国潜艇最早是被美军发现的,目前的消息看,美军在这件事上并未参与,不知这种看法来自何方。日本方面的消息显示,中国潜艇进入日本领海的通报,来自台湾军方。
这一点也许就揭示了潜艇事件背后的谜团 –从出事的海区看,中国汉级核潜艇正是从台湾控制的海域驶入日本领海的。因此,日本方面才充分了解该潜艇的国籍和战斗能力,派出海自的驱护舰投入行动 – 显然海巡的舰只对付这样有战斗力的中国核子潜艇将力不从心。
对此,萨的分析是这样的 – 是否存在这种可能,那就是中国海军的这艘潜艇,正在台湾海域执行任务,在遭到台湾海军的威胁后进入日本领海!
可以想象,如果台湾方面发现有大陆潜艇活动,它很可能采取的截击行动就是将大陆潜艇滞留在台湾海区,尔后,通过反潜行动 – 更有可能的是引入美国方面的反潜力量,迫使中国潜艇上浮。对于美国军方来说,假如事件发生在台湾近海,似乎没有理由拒绝台湾要求帮助,而它采取这样的行动,既可以显示其能力,又可以在几次被大陆“抓住手”之后,寒碜一下大陆方面。而台湾方面也可以就此把“ 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鹰派罪名加给大陆,更可以借此更进一步密切美台军事关系,可谓一箭双雕。
但是,捕捉大陆潜艇对台湾海军的作战能力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想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大陆潜艇返航的路线上做文章,布开一个反潜幕,迫使其滞留 – 这一次情况比较特别,我觉得台湾很可能已经咬上了汉,汉只有在感到无法摆脱危险的情况下,才会铤而走险,进入日本领海。
至于汉级进入台湾海区的行动目的,那就是一个更难以推测的事情了,我想有这样几种可能。
第一种,鉴于汉级是一种较老式的潜艇,而情报显示它在九十年代末期刚刚完成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有理由认为这是对其抗反潜能力的一个检验,以检查其更新的装备是否能够满足对台作战的标准,如果是这样,显然这个检验不太成功。
第二种,汉级核潜艇最大的优点就是长期的潜航和隐蔽能力,这可以使它称为对敌封锁作战中的一根钉子,一匹独狼。中国潜艇部队有一艘核潜艇可以封死一个港的说法,如果是这样,汉级的出动,是不是对未来作战海区的适应性练习呢?假如是这样,我们可以推测未来对 台作战方案中,核潜艇将也许在封锁台湾海运方面将成重要角色。
第三种就比较演绎了,汉级具备长时间潜航能力的特点,是否可以帮助它完成一些对台特种工作的任务呢?比如对台湾东部各港口水文地质的调查,对台湾进出港舰艇的监视,甚至派遣特种工作人员上岸活动而后收回。不能排除这些可能。
日本自卫队的舰艇是从北方南下的,说明它对汉级在台湾海区的活动并无了解,但是预知汉级已经进入日本领海的情报无疑,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台湾为日本提供通报情报的消息。
此后的活动就比较容易推测了,中国潜艇最终摆脱了日本反潜部队的纠缠,完成了对日本领海的穿越,与在西面等候的接应舰只会合后返航,对日本来说,它并没有主动的行动,这也使日本方面对其进入日本海区的目的感到困惑,因而一直监视其返回母港 – 和中国的潜艇支援舰只会合,已经证明这是中国的潜艇。事实证明该潜艇并无进一步行动,显然,中国方面对此事没有闹大的意思。
日军反潜能力在这一次的表现可能比台军稍差,关键问题大概仓促出击的部队配合方面的训练水准和经验欠佳,这也是日军提到需要改善的地方。
有趣的是此后各方的反映。根据中日关系的惯例,这样的事件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日本政界的一贯方针也很明确,就是日本老百姓爱听什么说什么,比如油气田事件,它的强硬立场就表现着民意的左右。如此,中国潜艇的“入侵”显然可以大做文章,然而,这次日本政府 方面的反应异常冷静,武大伟的一个“遗憾”通报, -- 注意,日本方面各个新闻,包括小泉都清楚的表示,中国方面只表示了“遗憾”,而没有“道歉” – 日方就轻描淡写的将这个事件“告一段落”了,并没有因此引发妖魔化中国或者重整军备之类的问题。
中国方面也出乎意料的平静,像这样快的承认是自己的潜艇,完全显示了外交方面的自信,显然相信这不会惹麻烦。
台湾方面的情况相当有趣,大张旗鼓的报道了一番,看看中日双方没有进一步的反应,也就收场了。
相当微妙阿。
萨的分析,台湾显然希望与日本建立一种互动和联合的军事行动体系,这一点,从台湾大肆渲染日本有事法则中关于台海问题的描述也可以看得出来。
其实从我在日本,特别是接触公明党一些朋友的了解来看,有事法则中关于台海问题的部分,与台湾希望的协防台湾差了十万八千里。这里面对大陆有敌意不假,但关键不在与中国争夺台湾,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大家不要认为它日子好过,站在日本人角度,美,中,台三方 无一不是在把日本放到炉火上烤,要说中国对台海打仗准备不足,日本那就更差得远了,它是巴不得袖手旁观,没事何必去捅这个马蜂窝呢?它不是不希望削弱中国,但是它期待的是美国和中国两败俱伤,鬼子座山观虎斗。他才不要赤膊上阵呢,它也没那个本钱。只有台独 的阿扁弟弟们听到有个日本人说句亲台的话就激动的不得了。追着人家要贺电,让人家大骂一顿以后再笑嘻嘻的说—他骂我是为我好,其实,他真正的意思不是这个。。。也是堂堂的政府总统呢,台独不要人格这点我算是怕了。
其实,日本的有事法则,它的关键地区谈到了四个方面,朝鲜一面不提,还有三个方面是台湾,马六甲南海诸岛,以及海湾。从这一点上,可以感到日本最要命的战略问题,是在无论和平还是战争时期,确保中东油路的畅通,以保障日本的经济命脉。这一点上,如果中国有 所阻碍,恐怕冲突是难免的。
为台湾人卖命鬼子还是不会干的。
这就可以解释小泉在回应武大伟遗憾说的时候表现的冷静和克制,他本来是善于做秀表演的人物。如果日本政府表现过于嚣张,虽然能够迎合朝野强硬化的舆论民意,但无疑会给中国造成日本和台湾结有军事同盟关系,共同实施对中国潜艇的截击这种印象。这很容易把日本 绑在台湾这个火炉上。同时,武大伟的迅速表态,也表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认识 – 台湾问题就是台湾问题。中国无意把日本和台湾当作一个共同目标来对待。这一点上双方表现出了一拍即合的默契。
如果台湾这次是想拖日本下水,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客观的说,小泉的声明不卑不亢,强调问题的解决和未来的日中友好,既表明了维护日本领海的意志,又明显表达了与台湾撇清,不准备为台湾得罪中国的立场 – 很明显,如果中国潜艇是针对日本的,这件事没理由这样快的收场,既然台湾掺和在里面么,还是站在岸上好。
应该说,这次事件,无意中为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提供了一个放信号弹的机会。
而且,假如这次事件也可以算作中国方面的一个阴差阳错的试探,那么,试探的结果应该是比较满意的。
[完]
执行力=流程+计划+组织
把理想变成计划,
把计划变成步骤,
把步骤变成行动,
把行动变成成果。
好語說盡人必易之。規矩行盡人必繁之。福若受盡緣必孤。勢若使盡禍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