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o:
股市泡沫不应人为刺破 经济学家刘纪鹏:“请唱空人士少说两句”
[阅读: 318] 2007-06-11 04:26:17
股市泡沫不应人为刺破 经济学家刘纪鹏:“请唱空人士少说两句”
2007-06-11 09:24:33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程满清 骆海涛
“请那些唱空人士,包括香港的一些重量级老先生,真的少说两句吧,因为你们不了解情况。”在昨日举行的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对当前的“股市泡沫论”发表看法,认为当前中国股市站上4000点,无论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出发,还是从体现中国所拥有的资产价值角度考虑,都有其合理性。
股改前998点正常,还是现在4000点正常?
4000点以多年发展为基础
“998点的时候,股民赔钱、证券公司亏损,企业融资基本只能靠银行。”刘纪鹏举例说,那时候的整个市值只有4万多亿人民币,“相当于外资可以拿5000亿美元买掉我们全部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而这些企业是我国各行各业的排头兵和整个经济的脊梁,所以说998点相当于股市的悲剧。”
“如今中国的股市经过股改后站上了4000点,但立刻有很多声音尤其是外资跑出来,表示中国的股市过热了,希望政府出手来干预市场。”
针对当前的“股市泡沫论”,刘纪鹏认为,4000点是以在国内经济多年来迅速发展为基础的,衡量其是否合理的标准不仅仅在于每年能够提供多少红利,更重要的是真正体现了中国所拥有资产的价值。“实际上,不少外国投行的朋友们也认为,中国国有资产、上市公司便宜。”
“所以那些唱空人士,包括李嘉诚、李兆基,真的少说两句吧,因为你们不了解情况。”刘纪鹏直言。
如果存在泡沫,应如何应对?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在刘纪鹏看来,泡沫与股市是与生俱来的,不应该用人为的手段去刺破,否则必然暴跌并对经济造成破坏。“市场出现的问题必须用市场手段来解决,这样泡沫才会自己由虚到实,或自然消减。”刘纪鹏说,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症结在于——资本产品过于单一,千军万马只能挤“股市”这一座独木桥。
从上述角度,在完成股改后,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上个月底的股市暴跌,已经提醒有关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
资本产品种类方面,除了股票这种非固定收益率产品,还应加速发展公司债、市政债等固定收益率产品,而且比例应该达到半壁江山。据透露,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发行试点工作可能在本月开始启动,今年将会是公司债大发展、大突破的一年(详见相关报道)。
交易场所多元化方面,刘纪鹏建议将香港、上海、深圳三大交易所,以及各地的产权交易中心统筹规划,实现错位竞争。“香港、上海两大交易所主要负责蓝筹、红筹主板市场,深圳应探索建立创业板。不仅仅如此,公司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应建立交易场所。”
□相关报道
资本市场股改后又一重头戏 公司债发行试点或本月启动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金融论坛上获悉,令各界关注的上市公司公司债发行试点工作可能在本月开始启动,今年会是公司债大发展、大突破的一年,这也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继股改后的又一场重头戏。
有关消息称,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已修改完毕,不久即将正式出台,其中对阻碍公司债市场发展的多头管理问题,协调各部门关系、改革债券市场管理体制等工作也已有了较明确的方案。目前,多家证券公司正积极筹备和挑选上市公司,以帮助它们获得公司债发行试点的资格,这些上市公司能否获批仍需得到证监会首肯。
虽然从80年代就已经起步,但我国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条“短腿”。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企业债规模仅占我国金融市场的4%,主要限于由大型国企发行的、经政府审批、有政府信用的企业债。
业内人士评价,公司债的推出将给企业打开一条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同时对于国内资本市场产品多元化,实现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稳定发展有着巨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