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Blue: 市场恐慌时 理性把握大趋势
市场恐慌时 理性把握大趋势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提醒投资者注意控制短期风险,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看好未来市场,而是要大家理性的防范阶段性调整的风险。对于中长期的市场来说,我们还是坚持看好的。我们认为,震荡盘整,将会是近期市场的主要运行特征。持续震荡、成交萎缩,都表明了目前投资者信心的不足。然而越是在市场恐慌的时候,就越需要我们理性的把握大趋势。
  前段时间各种宏观政策的集中推出,表明了管理层进一步调控市场的决心,不希望股市泡沫持续放大,这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近期市场开户人数明显减少,表明了市场的温度正在进一步下降,而这种调整趋势,估计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然而,调控政策的推出,并不是为了扼杀牛市,也不可能扼杀牛市;牛市的根基还在,只是由先前的快牛,变成了如今的慢牛。慢牛,或许是管理层和投资者都愿意看到的结果。
  排除掉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短期市场震荡是不可避免的,加上七月份资金分流的预期,因此我们预计,整个七月市场的波动风险还是会持续。在操作上,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高抛低吸”将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有效策略之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好仓位。(华尔街漫步)
树立信心乐观面对后市
  市场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前期的调整我们还能看到这样那样的理由,即使是假的、猜测的都还有点东西。但是最近的调整完全没有理由,纯粹是投资者盲目恐惧所造成的。
  一系列的所谓利空消息,各方都进行了解释。应该看到这些消息对股市的真正影响并不是很大,造成市场出现如此大的调整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消息的本身,而是投资者对消息盲目的恐惧。
  股市支撑的两大要素:上市公司质量、资金面。前者已经没有太多的问题。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度增长可以看出整个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还是不错的。剩下的只有资金面的问题了,前期不断出现的所谓利空,都是围绕这一因素展开的。今日我们看到央行表示"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这一消息无疑给市场为资金担忧的各个层面的投资者是一个宽慰。这对市场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利好,但是我们看到今日市场却并没有有所反应。显示市场对这样的消息的理解依然需要一个时间来适应。
  目前的市场的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变化,而真正变化的是投资者的心态。从前期的盲目狂热到现在的盲目惊恐,这才是市场中真正的转变。
  树立对股市的信心,乐观面对股市今后的发展,这是广大投资者现在所需要做的最为关键的事情。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人民币升值、货币供应稳定,这都是推动股市最根本的动力。用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投资策略来面对目前的股市出现的阵痛,最后收益的一定是你。
不要被近期的涨涨跌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影响了自己的生活。给自己放个假,忽略短期的调整,等待丰收的喜悦。(楚风)
下半年慢牛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五卅”之后,股市开始缩量整理,一个月的走势做出了一个“双头双底”的技术图形。悲观者看沪指4300-4100点是“双头”,调侃牛派“下坡走好”;乐观者反看3400-3700点是“双底”,呼吁各家逢低建仓。尽管有许多人反对预测点位,其实人在场内,心不由己,要做到“心中有数”,不看点位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点位预估就好比推荐股票的目标价和经济预测的成长率一样。
投资人对股市心存“敬畏”,但由于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胎记”,投资人对市场的敬畏也就必然延伸到对政府政策的敬畏,这就不难理解“五卅”之后的市场心理了。如果把K线图比喻为投资人的“心电图”,图形背后就有市场投资心理的波动,图形中“双头双底”的背后就有两只“手”,其一是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其二则是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中国股市从原来几乎完全由政策这一只手翻云覆雨,发展到今天的两“手”并举,这是比大牛市还有意义的市场机制变化。
行为金融学研究市场投资心理的“锚定效应”,发现在某个点位会使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住脚步,重估风险,市场由于意见分歧而开始盘整。股市在盘整阶段方向不明,热点散乱,交投清淡。从这个角度看当前股市,可以说沪指4300点是一个由政策取向的变化而形成的市场“锚定”。短线投资机构如果认同这个“锚定”,本能的选择有二:一是淡出股市;二是高抛低吸。前者带来交易量的下降,后者是一种“做市”行为,也就是在接近“锚定”时大量抛售,从而制造短期的上升空间和交易机会。
行为金融研究市场行为,把投资风格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价值发现者,寻找严重低估的价值“洼地”,长期持有,最时髦的词叫阿尔法(α)投资;另一类是套利交易者,寻找价格波动的套利机会。最典型的就是当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也被称为贝塔(β)交易。在股市的盘整阶段,价值发现者会停止交易,转为消极持有或淡出股市。套利交易者却不会,他们会在“锚地”确认后开始“做市”,高抛低吸创造交易,但前提是要确认市场趋势不会产生突发性的变化,所以特别关注股市盘整是否会“快牛转慢熊”。在套利交易者占主导的市场上,投资人的趋势判断是“快牛转慢牛”。
所以,下半年股市判断的真正分歧在于:是快牛转慢牛,还是快牛转慢熊?前者是趋势不变的盘整,后者则为市场转向的前奏。在我看来,下半年在政策“锚定”4300点的前提下,慢牛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股市的上升趋势之所以不变,原因在于市场和政府两个“上帝”都支持牛市。从政策取向看,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完成,大牛市已经使国有上市公司的账面盈利高达8万多亿,几乎等于财政部自1949年以来的全部账面国有资产净值,所以国家不能置身事外。从市场基础看,国民经济在高速成长,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治理水平在提高,人民币在加速升值......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应该不会再逆势而动了。所以,慢牛在两个“上帝”面前祈祷,股市在4000点上下翻腾。
除股票的交易量下降之外,慢牛格局的形成还有以下数据支持:
第一,开户数的增长已经大幅下降。参考过去两年的新增开户数,可以大致判断在熊市之中是每周2万余户(2005年),牛市起步是每周6万余户(2006年),前一段每日30万户的“疯狂”肯定不会持久,预计新增开户还会有所下降。
第二,网上交易量的市场占比大幅上升。股价形成的基础是信息,网上交易的占比代表股民的质量,也说明股民决策时所掌握的信息流量。虽然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网上的虚假信息也难以避免,但是网上交易占比超过50%的动态变化能够说明投资决策的平均水平在提高。
第三,新开户的起始投资金额也在大幅下降。今年3月至5月,新户的平均开户资金呈递减趋势,从户均11.9万下跌到2.5万。这个数字可以有两种解读,其一是“全民炒股”,万把块钱的“小散”也进来了,其二是“娱乐投资”,谁都可以投些小钱“玩一玩”。从居民储蓄的存量变化看,我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解读,说明新入市的投资者在“试投练手”,这其实是一种主动的投资者教育。
第四,更多的股民在“五卅”后选择转为基金投资。这将强化投资机构的投资力量,有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金岩石)


执行力=流程+计划+组织

把理想变成计划,
把计划变成步骤,
把步骤变成行动,
把行动变成成果。

好語說盡人必易之。規矩行盡人必繁之。福若受盡緣必孤。勢若使盡禍必至。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