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63] 2007-07-13 03:07:59
我们因何疲于奔命?
来源:广州日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无限追求,社会已进入一种非同寻常的高速运转阶段。上周,一项调查显示,84.0%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加急时代”(7月2日《中国青年报》)。
在西方,人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在我们身边,工作固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如果失去工作将意味着失去全部。从小我们就已习惯疲于奔命,终极指向自然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上了大学之后,我们依然要为各种等级证书疲于奔命;工作后看着日渐飞涨的房价与不断攀高的物价,再看看周围严峻的就业形势,你又怎能停下自己疲于奔命的步伐?
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无疑是重要的一环。疲于奔命源于压力,而压力来自于对未来的不安与恐惧。并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我们需要积蓄资本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我们疲于奔命尽量远离险境。
《新周刊》曾以“中国欲望榜”为题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欲望之首”是“更多的钱”,其后才是“环游全世界”等等。可以肯定,多数国人都没有葛朗台的癖好,他们之所以想要“更多的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大到住房、医疗、教育,小到一个馒头、一碟肠粉,每一次价格变迁都牵涉众人命运,如果泯灭了赚“更多的钱”的冲动,人们又将何以应对?
因为疲于奔命,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不时见诸报端的“过劳死”事件也一再敲响警钟。如果是在一个可凭个人能力获取充足财富的社会,如果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扫除后顾之忧,我想,没有人愿意如此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