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536934
haitao
猪价问题真相:饲料成本上涨非主因/疫病是推动上涨的主力
猪价问题真相:饲料成本上涨非主因/疫病是推动上涨的主力

2007-07-13 09:29:39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钟怡群 劳锦华 赵威



  一种前所未有的疫病,一场空前的产业浩劫,暴利猪市出现罕见矛盾:
  猪价升势烈如火 补栏意愿寒似水

  编者按 
  
  猪价上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举国上下空前关注。目前广东猪价普遍已经突破8元/斤,创下集约化养猪二十多年来的最高记录。肉联厂、食品公司、生猪流通户到处“抢猪”,猪源严重紧缺。与早前官方以及一些媒体公布的观点不同,南方农村报记者广泛了解行业情况,综合行内各方人士的观点认为,造成猪价异动的根本原因是去年以来暴发的“猪高热病”——业内称之为“集约化养猪以来最大浩劫”,这场疫病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少人甚至对养猪失去信心。而目前,防控“猪高热病”尚未找到公认有效的办法。可以判定的是,这一轮猪病缓解才是后市猪价下降的前提。
  
  7月5日下午,广州增城朱村养殖户刘老板刚从猪舍出来,手机就响了,来电的是一位生猪流通商,“明天有没有猪卖,8块一斤!”对方急切地问道。刘老板说,只有300头,还是180斤的,你拿去吧。流通商又问,这么好的行情还不加紧补栏,都快没猪卖了。刘老板一脸苦笑:“现在引种太危险了,过几个月再说吧。”

  原来,今年3月,他的猪场遭遇了所谓“猪高热病”的袭击,损失了近800头小猪和40头母猪,幸亏他处理及时,否则极有可能全军覆没,他周边有几个猪场就不能幸免于难,几乎倾家荡产。那场疫病让他至今仍心有余悸,现在猪价虽然这么好,他也不敢再扩栏。“我现在还有100多头母猪,就这样先养着,能卖多少是多少。再说现在也不知道哪个种猪场的种猪是真正健康的,等疫情的风头过了再说,盲目补栏恐怕适得其反。”

  刘老板的想法可以说反映了当前大部分养殖户的心态,尽管肉猪价格高企,但对疫情的恐惧以及对种猪质量信心不足,使他们面对高企猪价只能持观望态度。可以从种猪市场的冷清看出端倪。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广东肉猪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42%,而二元母猪价格上涨幅度仅为62.5%,远远落后于前者
  
  猪肉价格异常狂升问题,并未因公众反响强烈而有所缓解。进入7月份,猪价仍然保持跳跃式升势。整个广东省生猪出栏价普遍维持在7.8元/斤(出栏价,下同)左右,7月4日,广州增城朱村8元/斤令行内人士也咋舌的报价,再创集约化养猪二十多年来的新高。按理说,如此高的猪价,必然引发养殖户补栏的高涨热情,但种猪场反馈的信息却恰恰相反,种猪行情的冷清与肉猪市场形成强烈反差。二元母猪普遍1200-1450元/条(100斤规格)的报价,相对于肉猪价格,种猪的价格明显比较便宜。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广东二元母猪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落后于肉猪及猪苗。广东肉猪价格从2006年最低价的3.3元/斤上涨到今年的8.0元/斤,上涨幅度足足有142%;猪苗价格由180元/条(30斤规格)上涨到500元/条,上涨幅度高达178%;二元母猪价格由800元/条上涨到1300元/条(当前实际成交价格基本为1300元/条),上涨幅度仅为62.5%。另外,与历次猪价高涨时期养猪户疯狂补栏,行业外资金强势进入养猪行业相比,这次养猪行业外来资金的进入明显减少。

  事实上,种猪的销售量也显得平淡无奇,广东省农科院良种猪育种中心刘定发经理透露,目前购买种猪的客户大部分都是熟客,不少养殖户对扩栏还是持保守态度。中山白石猪场的余丽明场长亦表示,目前猪场销售的种猪大都是执行以前的合同,新的客户并不多。某种猪场负责人还透露,目前猪场仍有不少180斤左右的大规格种猪存栏,养殖户买回去再过半个月左右即可配种,而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其实,以当前市场价格算,淘汰老母猪或生产成绩欠佳的母猪大约为1800元/条(400斤×4.5元/斤),这笔钱足够购买一条近170-200斤左右的二元后备母猪,这些后备母猪买回来后,只需要饲养很短的一段时间(半个月到1个月)就可以配种,这对后市肉猪市场有利。撇开其他因素,单从市场角度分析,当前是补栏的好时机。
  
  明知养猪暴利,却不敢举资一博,根源在于对猪病的恐惧,“能买到健康的种猪”几乎是养殖户的奢望

  绝大部分行内人士都清楚,对疫病的恐慌是困扰养猪户补栏的最主要因素,补栏不足意味着后市猪肉供应仍然紧张,猪价降下来的可能性愈显渺茫。

  养殖户的心态总结起来就是“看到有钱赚却不敢举资一博”。怕的就是猪病。尽管市场存在种种利好因素,包括国家最近发布的母猪补贴政策,均无法抵消疫病给养猪户带来的恐慌。中山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伟认为,“猪高热病”疫情令许多养殖户血本无归,巨大的心理阴影,可以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来形容。

  另外,受专家及种猪场建议的影响,不少养猪户不敢引进种猪。长江集团生产部总经理麦月仪表示,出于防疫需要,避开这个疫病高发期,公司尽量减少养殖户到种猪场来选种,也建议养殖户慎重补栏。经常亲临生产第一线的专家教授亦普遍建议,出于疫病防控的考虑,目前并不是引种补栏的好时机。在当前疫病高发期,专家教授的建议无疑对养猪户的决策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养殖户不敢进种猪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种猪场也缺乏信心。在去年或今年年初,出现疫情的猪场普遍为散养户。但近段时间,行业中出现了不少传言,如某某大型种猪场发病,母猪死掉大半;又或某种猪场将发病的种猪和猪苗低价销售,甚至某种猪场发病清场。种种或真或假的传言让种猪场的信誉在养猪户心中大打折扣。记者在近一两个月就接到了不少养猪户的询问电话:“哪里还能买到健康的种猪?”

  高明的养殖户何老板就向记者抱怨,他和周围的养殖户今年初曾经购买过某大型种猪场的猪苗,当时市面上猪苗的普遍价格在340元/条(30斤),而他们购入价只有220元左右。开始时虽然有所怀疑,但因为贪便宜,又觉得对方是知名大型种猪场,应该不会骗人,于是和其他养殖户一起购买了近1000头小猪。一个多月后小猪开始发病,与“猪高热病”的症状很相似,之后开始大量死亡,所剩无几。据到何老板猪场就诊的专家透露,小猪普遍存在眼睑水肿、眼结膜肿胀、皮肤发红、流鼻涕(有的带血丝)等症状,估计买之前这群小猪就已经发病了,只是症状不明显而已。该专家说,并不排除有些种猪场低价销售带病种猪和猪苗的现象。现在何老板已经不敢再养猪,面对如此疯狂的猪价,他也只有观望的份。
    
  母猪补贴政策并不能有效刺激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只有猪病缓解,养殖户的信心上来了,猪价才会降下来
    

  国家最近颁布了一些扶持养猪产业的政策,能否起到提高养猪户补栏积极性的作用呢?行业人士持谨慎态度。

  某种猪场负责人表示,50元/条的母猪补贴对于当前种猪及肉猪价格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疾病导致猪只死亡的损失随时都可能超过补贴。有养猪户甚至担心,认为当前上报母猪头数可能在将来反而会招致更多的收费。他举例说:“如今给你50元,日后可能会收回你500元,就以收检疫费用来说,一条母猪生20条小猪,每条小猪3元防疫费用计算,收费就已经要60元,也就是说,上报一条母猪,反而要多掏各种税费10元。以后再加上环保等费用就更加难以计算。”另有养猪户对补贴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实表示怀疑。高明谷维公司总经理张青毅甚至担心,一些不法商家会钻补贴政策的“空子”,如某些小型猪场为领补贴而将三元商品猪充当二元母猪使用。

  对于目前养猪行业的重大危机,种猪企业普遍认为关键是集中力量防控“猪高热病”,恢复养猪户的信心。余丽明场长认为,重要的是真正把养猪行业存在的问题解决好,让养猪户敢养猪、会养猪,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种猪市场冷清及“猪荒”的难题。广东信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皓仪认为,猪病问题一日不被重视,一日未能解决,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提高,这样,猪价不仅不会下跌,还会继续上涨。近一年来,他深入走访了中国许多地区的猪场,对疾病造成的损失有相当深的体会。他呼吁,政府应该正视猪病问题,对猪价问题不要再在饲养成本升高等方面“兜圈子”,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茂名部分猪场接种蓝耳病灭活疫苗造成大量猪只死亡引起争议

  蓝耳病疫苗之惑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NVDC-JXA1株)已经陆续投放市场,该疫苗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亦即将揭晓。但对于茂名的部分养殖户来说,对这种新的疫苗他们将信将疑,因为蓝耳病疫苗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疑惑。

  6月15日,茂名市茂南区养猪户致电记者,投诉接种齐鲁动保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SD1株)后,猪群出现不同程度发病、死亡。

  救命药还是夺命针

  茂南区金塘镇劳成燕养有母猪170头,5月20日接种该疫苗后,猪群全部出现采食量下降、发烧等症状。截至6月18日,母猪死亡15头,50%的怀孕母猪流产;哺乳仔猪180头,死亡150头;保育猪400头,死亡100多头;中猪200头,死亡20头;大猪180头,死亡20头。

  茂南区公馆镇曹华忠养有200多头肉猪,大多在130斤左右。5月23日接种该疫苗后,猪群由第三天开始相继减食,发烧。到6月18日止,只剩下6头。

  茂南区山阁镇陈永艺养有90多头猪,5月23日接种疫苗后亦相继减食,发烧。截至6月24日猪群共死亡30多头。

  茂名市某大型猪场负责人透露,5月20日该场接种该疫苗后,猪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母猪大量流产……

  类似的例子茂南区还有很多。据经销饲料的劳成燕透露,单他认识的养户中,就有多个出现接种该疫苗后猪群发病的例子。

  劳成燕是茂南区第一批接种疫苗的养殖户。公馆镇东方兽药店介绍,齐鲁动保生产的蓝耳病灭活疫苗(SD1株)接种后7-10天开始产生抗体,13-15天产生最强抗体,免疫保护率达80%,而且该疫苗是灭活苗,安全性高。劳成燕于5月20日从东方兽医店购买了40瓶山东齐鲁动保生产、生产日期为2007年3月25日的疫苗,当晚就开始进行全场普免,5月21日晚全场接种完毕。

  接种2-3天后,个别猪只采食量开始下降,到第10天全场将近500头猪绝食。劳成燕马上抽取7头病猪血样送往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室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基本正常。送检的3个母猪血样检测的PRRSV-Ag均为阴性,检验诊断报告中亦特别注明:“高热病”检查3份,均无抗原。

  山阁镇的陈永艺与曹华忠的情况相类似。接种疫苗后,第二天猪群就开始发烧、减食。最后90多头猪死了30多头。4头没接种疫苗的母猪却没事,与他相邻的苏老板养猪场亦没有出现疫情。种种情况显示,矛头直指疫苗中国兽药114网。

  围绕疫苗三大争论

  与没有接种疫苗的养猪户对比,使用了疫苗的养猪户不由怀疑可能是疫苗出了问题,纷纷向厂家讨个说法。面对养猪户的质询,厂家代表一口否认了疫苗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我们公司的疫苗是通过国家检验批准的,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双方各执一词,在多个问题上出现了争论。

  争论一:接种疫苗是否有效?

  劳成燕认为,在接种疫苗前,东方兽药有关负责人向他承诺,接种疫苗后,7天开始产生抗体,15天能达到最强保护力。根据检测结果,接种10天后,猪群还没产生抗体,他对接种疫苗是否有效表示了怀疑。曹华忠向记者透露,当时东方兽药店亦向他作出类似的承诺。东方兽药店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承诺是转述厂家代表的意见。

  面对质询,厂家代表否认曾作出这样的承诺,同时表示,接种疫苗后要在20天后才产生抗体,28天能到达最强保护力。

  当然是否有这些口头上的承诺难以证实,关键在于:接种疫苗后是否有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主任袁世山博士表示,接种疫苗后,疫苗是否能正常产生抗体,可以用IDEXX(艾达克斯)ELISA试剂盒检测,免疫14天应该全部阳性,如否,则疫苗免疫原性有问题。佛山科技学院白挨泉老师认为,检测的数据显示,猪群接种疫苗后没有产生足够抗体。同时他认为猪群接种疫苗后,产生理想的抗体需要20天时间,而养猪户的猪血样送检时间才10天,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有专家认为,养猪户最好能再抽取血样送往权威检测机构检测,能抽取接种同批疫苗的多个猪场血样就更有代表性中国兽药114网。

  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临床效果,仍有许多专家和养殖户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持怀疑态度的专家认为,现在的新疫苗实验数据都是在蓝耳病病毒抗原、抗体阴性情况下得到的。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猪群都是蓝耳病抗原、抗体阳性猪场,而新疫苗在阳性猪场的实验数据还没有得到;另外很多猪场去年已经发病,这些猪场现在使用新疫苗,效果无法把握。

  6月16日,在第23届广东养猪产业博览会上,一位来自中国动物疾病控制中心的权威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都有保护作用,但用经典毒株做的疫苗对新变异的毒株只有部分保护作用。该专家表示,通过对市场上原有的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都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山东齐鲁生产的SD1株蓝耳病灭活疫苗虽然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有一定作用,但是它并不是针对变异毒株,而是针对经典的蓝耳病毒株。

  争论二:接种猪群是否健康?

  厂家代表在分析接种疫苗后猪群发病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许是猪群在接种疫苗之前已经感染了病毒,尚未出现临床症状。这时候接种疫苗反而起反作用,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造成猪群发病甚至死亡。农业部发布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试行)》中规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仅用于健康猪群,发病猪禁用,屠宰前21日内禁用。在广东养猪产业博览会上,记者询问了部分疫苗企业接种新型蓝耳病灭活疫苗的注意事项。有疫苗厂家表示,处于疫病潜伏期的猪群接种疫苗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同时又分析,当前的疫情环境下,接种疫苗是重要的防控手段,可能接种疫苗会带来一些问题,但从长远效果来看是必须的。

  对厂家将问题归咎于养猪户猪群的健康状况,劳成燕并不认同:“我在接种疫苗之前,曾送血样到茂名检测,猪群健康情况正常。接种疫苗发病后,又抽取血样送往省农科院检测,结果再次显示我的猪群健康情况良好。厂家这样的答复我不接受。”

  记者拿着劳成燕的检测报告请教了多名兽医专家。专家们均表示,单从检测报告上的结果来看,猪群的健康情况尚算理想,猪瘟的抗体正常,也没有存在伪狂犬野毒,只是有轻微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感染,检测报告中还重点提到了该场没有发生猪“高热病”。同时专家们亦表示,这些结论仅仅是依靠检测报告,但在抽样及检测中是否会出现误差难以判断。在劳成燕的猪群发病期间曾亲临现场的广东旺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国技术总监黄双辉认为,该场的健康情况并不理想。而且根据他的判断,该场很大可能性是暴发了猪“高热病”。是该猪场本来就潜伏了该病,还是接种疫苗后才感染了病毒就无从判断了。在三方争论下猪群的健康情况依旧是个疑问中国兽药114网。

  争论三:疫苗应激是否正常?

  厂家代表认为接种疫苗出现应激是正常的。现实中,接种任何疫苗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某疫苗厂家技术人员认为,细胞苗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异体蛋白,接种疫苗也就必然会出现应激反应。

  养猪户表示了质疑:应激反应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是否正常?

  袁博士认为,接种疫苗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死亡,但死亡率如此之高不会仅仅是应激反应。袁博士建议养户找专业实验室作系统诊断,从病原学上查明死亡原因。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基因检测室樊福好博士发表的论文《猪的疫苗性疾病》,详细探讨了有关疫苗应激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提到,从理论上说,PRRS灭活疫苗使用后不产生安全性问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PRRS的灭活疫苗也存在灭活不彻底的危险。广东汕头、湖南郴州、福建福清等地均发生了怀孕母猪怀孕后60日龄接种蓝耳灭活疫苗后发生严重流产的事件。黄双辉表示,接种任何疫苗都存在应激反应,当怀疑疫苗质量出现问题,可以检查疫苗有没有彻底灭活。

  据悉,劳成燕、陈永艺及某大型养猪场已经将各自情况上报到茂南区畜牧部门,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关于将近一年来国内猪价异常上涨的主要原因,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将原因归结为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成本说”),以及2006年上半年猪价低迷,受生猪生产周期的影响(“周期说”)。在这些来自权威渠道的分析中,猪病只是作为其中一个附带因素,并没有放到值得重视的位置。

  但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一头猪饲料成本增加150元,卖价即暴涨900元

 “成本论”者认为,引起猪肉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去年生猪价格达到低谷,饲料价格大幅上涨,两者相叠加造成母猪存栏数一定程度下降,使今年猪肉价格发生波动。

 但市场人士认为,“饲料成本增加是主因”的说法片面夸大了饲料成本上涨对生猪价格的影响。以最简单的例子分析:行业中普遍认同,饲养一条猪约需要6-8包的配合饲料(40公斤规格),按每包饲料涨价10元计算,每头猪饲料成本上涨约为60-80元。这大约会导致猪价上涨0.6-0.8元/公斤,事实上,广东地区猪价(出栏价,下同)自去年6月以来,足足上涨了4.1元/公斤。

 一直以来,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82%。我国猪饲料主要原料所占比例大约为:玉米60%,豆粕20%,麦麸15%,预混料(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5%,其中玉米价格是决定养猪饲料成本的主要因素。

 玉米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多少的饲料成本?2006年6月,全国二等黄玉米的均价为1337元/吨;2007年7月上旬,广东蛇口二等黄玉米报价为1720元/吨,价格涨幅为383元/吨。按料肉比2.6:1计算,100公斤的肉猪需消耗260公斤的饲料,可以计算出,玉米价格的上涨会增加100元的饲料成本。根据行业人士估算,综合计算其他原料价格的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头100公斤的肉猪因饲料原料涨价而增加的饲料成本约为150元。同期每头相同体重肉猪售价却增加近900元(以广东地区价格计算,2006年6月肉猪均价约为6.6元/公斤,2007年7月上旬肉猪均价约为15.4元/公斤)。

 根据经济规律,在供求平衡的条件下,成本上升会推动价格上升,但从近一年的情况来看,猪价上涨幅度要远高于饲料成本上涨,显然还有其他力量在起着更为主力的推高作用。

  波动超出周期规律,“周期性原理”解释不了

 纵观时下各方分析,均承认了母猪和生猪的存栏减少,从而造成供应不足的事实。因为我国散养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难以准确统计母猪和生猪存栏数量的变化,但从饲料销量的减少可以侧面反映存栏量的变化。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汇总结果,2006年猪饲料产量同比下降5.5%,其中猪配合饲料同比下降6.4%;猪浓缩饲料总产量同比下降5.6%;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饲料生产总产量为270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7%,但猪料产量却下降了4%,4、5月份广东猪饲料生产企业的销量至少下降了20%,预计即将公布的第二季度猪料销量下降幅度会更大。

  的确,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猪价逐渐陷入低谷,特别在2006年上半年,几乎所有的散养户都亏本。全国各地特别是以散养为主的地区,养猪户纷纷大量淘汰宰杀母猪,减少母猪及生猪的存栏量。据湖南地区饲料经销商刘杨透露,由于养猪户大量淘汰宰杀母猪,在2006年上半年湖南地区饲料企业的猪饲料销量减少50%以上。

  但从2006年7月开始,随着母猪、生猪的减少,猪价触底反弹。在正常的生产周期中,养猪户会跟随着猪价的上涨慢慢补栏,逐步缓解紧张的供求关系。事实上去年9月左右,养猪开始有较多的盈利了,可以算出大概是100-150元/头左右,按常理养殖户会补栏,在今年7-10月供应便可以缓解。

  但现实中,单在今年春节后、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就出现了三轮迅速的上涨过程,其中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广东地区猪价由原来的13.30元/公斤上涨到15.40元/公斤,上涨幅度达15.8%,最高地区曾超过16元/公斤,创下了集约化养猪以来的历史记录。

  由去年6月到今年7月,猪价上升时间已经持续一年,依照生产周期规律计算,母猪及生猪存栏量将恢复到正常或者比较高的水平。但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显示,母猪及生猪的存栏反而越来越少,猪价也越来越高。这一切显然并非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原理所能解析得了的,所以用“周期说”来解析这一轮猪价上涨并不恰当。

  疫病贯穿猪价上涨过程,打击面回避不了

  对于去年以来暴发的“猪高热病”是否影响猪价上涨的第一因素,生猪的病死率与市场猪肉价格变化有没有明显的相关,行业人士普遍持肯定观点。

  权威兽医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在其论文中描述,“一些严重暴发此病的地区,猪的总量下降了60%。据官方估计,有超过1000万头猪在这场疫病暴发中死亡和被销毁”,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疫病给养猪业造成的严重损失。

  近一年来,疫病贯穿着猪价上涨的整个过程。据悉,2006年5月,安徽首先出现疫情,但对同期广东猪价影响甚小。疫病跟随着病猪及猪苗的流向,由安徽传至江西,再传到湖南,不过当时大部分的行业人士对该病缺乏了解,情况亦未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直至2006年7月“碧利斯”及“格美”台风过后,广东猪价迅速回升,行业人士才开始感受到在赣湘发生的疫病对猪价的影响,当时广东猪价短时间内上涨一成,突破10元/公斤。9月南方农村报记者曾走访了湖南、江西两省多个出现疫情的地区,了解到疫病已经给当地养猪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江西九江某一大型猪场因暴发疫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存栏的1200头母猪仅剩不到200头。疫病导致了湖南江西猪价大幅上涨,当时江西南昌生猪出栏价已和广东珠三角地区出栏价格持平。

  疫病没有停息,由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逐渐向全国蔓延,造成了疫病一发不可收拾,2006年年底,全国大部分的养猪产区均出现程度不一的疫情。

  进入2007年,疫病并未停息,反而之前零星出现感染个案的两广地区亦地区性地暴发了疫病。据行业人士透露,发生疫病地区的一些猪场几乎全部清场;5月,公布广东云浮出现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

  自此疫病越演越烈,猪价亦越涨越高。

  7月9日,湖南长沙市畜牧水产局在《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中分析,从半年统计数据看,养殖户大幅减少,空栏户达50.17%;养殖数量有所下降,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311.06万头,同比下降7.05%。据统计,今年年湖南一些养猪大县减产了30%,致使生猪养殖量平均减少了10%,意味着湖南省2007年生猪出栏要减少800万头。

  广东省农业厅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生猪生产形势分析会上透露,广州三大生猪交易市场近日猪源约1万头,仅是正常时期的65%。

  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疫病是推动这一轮猪价行情上涨的主力。

  回顾近年养猪业的历史,疫病造成生猪存栏减少,导致猪价上涨的现实曾在2003年出现过,更因此造就了脱霉剂产业,养猪行业人士对此至今记忆犹新。

  所以,政府应该进一步重视起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目前养猪业遭遇的问题与困难,花更大的力气,加大力度进行科研开发,完善疫病防控机制,才是解决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猪价问题的关键所在,更是广大农民养殖户的希望所在。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