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后顺序随机
文章大多署名,其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感谢原帖子作者。
====================================================
如果文章引用带来不便,不是俺的初衷,事先致歉
一
“小切”单车走阿里 送给即将进藏的朋友们(车辆篇)吉普牧马人
——阿里、新藏线回来说说车
经历了两次驾车进藏后,通过亲身体会和驾驶中摸索的经验,我想和以后准备驾驶小切进西藏阿里的朋友们交流一下:有关小切如何才能顺利安全的去承受那里的恶劣环境和挑战困境。由于高原的特有环境和藏区复杂的路况,我们在出发前和路上都应该有针对性的准备和充分的对策,才能把出行真正的变成快乐的旅途。
小切的设计年代应该说是久远的,和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越野车车无论在装配上还是性能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并不说明它不能战胜恶劣的环境,更不能认为它是不可靠的。只要我们善待它理解它认识它的同时合理的使用它,任何可以车去的地方甚至没有车去的地方它都可以去!让“有路就有丰田车”这句经典的广告语变成笑话吧!因为我们的小切身体里流着纯正JEEP血液,它的骨头里的骨髓就是JEEP精神。战胜自己才能战胜敌人,困难就更不算什么了,这就是我开小切单车走阿里和新藏线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
当然仅仅有动力是不够地,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基础,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战时少流血就要平时多流汗,这些话不是大道理,都是实实在在的经验。
艰苦阿里路,风光惹人目,路漫多坎坷,小切也不憷!
车辆的检修和准备:根据藏区路况和气候的特点和小切的实际情况,我在出发前对车做了如下保养和改装。
1. 发动机:
如果去医院大夫就会提示你“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不易上高原”。
发动机就是爱车的心脏,如果有问题直接会场影响我们的行程和梦想。首先测试发动机气缸压力,确保发动机动力充沛,性能完好,达到或基本达到出厂设计的动力指标(高原动力要下降至少三成以上,避免在高原爬山时遇见有路上不去的尴尬);检查和更换新的发动机支撑减震胶块,俗称鸡爪垫(长时间大强度的颠簸是对它的致命伤害);检查或更换发动机皮带以及皮带的调整轮;检查水泵和节温器的性能和密封状况(绝对不能有任何渗漏等不良征兆);清理水箱内部以及散热器表面并更换新的上下水管(长时间的高转速工作和高海拔发动机温度很容易升高,更换老化水管,水管用北吉装车件比较可靠)以及暖风水管;检查或加固水箱各个连接部位,尤其是两边的金属支架和底下的固定点(藏区的路很容易把这些部位颠的开裂);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建议用5W-40)并保证发动机没有任何的机油渗漏(机滤和曲轴前油封以及机油盖和油底壳是重点);检查发电机和电瓶工作是否正常(必要是更换碳刷,加固电瓶安装支架);检查全车线路是否老化确保连接可靠,必要时更换(容易烧保险的地方应当作重点彻底检查);检查启动马达(高原熄火可能很平凡,马达可能因疲劳过度提前退休);检查分电器分火头、分电器盖以及高压线是否有老化漏电情况;检查发动机所有的感应器是否正常尤其是机油感应器是否漏油;化油器车检查怠速和混合器的调整螺丝是否可靠(高原经常需要调整混合汽浓度);检查汽油泵压力和密封状况。
2. 底盘和悬挂:
阿里的路面多以尖石为主的搓板路,而路程远强度大,我选择了花纹比较大的胎面比较宽的百路驰30 AT轮胎,这样可以减少路面对车辆的冲击也能相对减少轮胎被尖石刺穿的机会;更换了比原车设计强度更大的弹簧(六缸加重型前弹簧和五片改装加强钢板以及澳洲产OME减震器;重点检查减震器和车身的连接部位是否可靠)以及全车用于缓冲减震的所有橡胶圈、垫、套;以上部件都是针对西藏的坎坷路面,更换全车的润滑油并且做到没有任何渗漏以及隐患(例行保养),润滑全车所有润滑点并绝对保证符合出厂技术要求(球节和十字轴没有异常松旷灵活稳固,尤其是前半轴的十字节);检查悬挂和底盘连接部位是否可靠并修复任何裂痕;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连接部位(瓢壳)检查是否有裂痕(由于我们经常野外驾驶环境造成);检查分动箱四驱操纵杆是否操作可靠;检查并调整转向机与车身的连接部位以及转向间隙是否过大,转向助力泵是否无力和异响,并调整或更换可靠零件;检查或更换质量可靠的转向减震器(大强度长时间的颠簸路面绝对要缩短它的寿命);更换检查刹车油和油管(高原气压低油的性能更容易使刹车减效)并保证没有任何渗漏和老化;检查和更换轮胎螺丝(去那种美丽的烂地方虽然保胎极其重要,但也难免会流产,可靠的轮胎螺丝至少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检查刹车片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后轮毂里边的那些零碎部件应该重点检查,搓板路把它搓的唏哩哗啦很容易);更换或加固后门锁(没完没了的搓板路比任何小偷大盗的工具都容易把你的后门轻松打开);有精力的话最好自己把底盘的所有螺丝紧一遍,熟悉它们都隐藏在什么地方,以便日后及时发现它们是否坚守岗位(到了高原野外,没有小崔也没有郭飞,更没有雪域和淫僧,有手机也没信号,只能靠自己);顺便把四个门的密封强化一下,虽然在藏区开日本车和骑牦牛都少不了吃土,但是在高原缺氧的时候你还是尽量把嘴张大点的好。检查暖风机以及开关的可靠性(藏族同胞穿皮袄漏肩膀就是这个道理)
3. 随车配件:
把车收拾好只是出行前必做的一件小事,虽然进藏不是一件多复杂的难事,和登珠穆朗玛峰更没的比,但是西藏不是西单,毕竟不是去四合堂与小五台,小崔就是想去救援你也要等至少一个星期,还不见得能找的到你。所以说仅仅依靠前期的检查和保养还是远远不够的,配件和工具是万万不能少的。
根据路面情况和藏区的JEEP配件罕见以下配件必带:发动机棘爪垫一对,全车水管一套(各型号钢卡子各一只),水箱盖一只,全车保险片(继电器),皮带和皮带轮,全车感应器(电喷车的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大气压里传感器、汽油泵芯,水温的三个传感器尤其重要),这里强调机油感应塞(那东西失灵可以凑合走,如果漏油就难受了),火花塞四只,分电器盖和分火头一只,点火线圈一只,高压线带一根长的足够。水泵一只(密封胶一管,硬纸板一张),“哥俩好”万能胶一套(用处大了,带了就知道了),全车十字轴(三种),全车球节(三种),转向减震器一根,前后减震器各一根(如果现在车上用的你觉得没谱可以多带,第一次进藏损失三根,第一次穿罗布泊损失一根);大灯灯泡一只,小灯灯泡各两只。发电机一只(发电机很够分量啊!如果不是进口的或者使用很久了又没有更换碳刷的建议带)。全车工具(能对付你所带的配件就可以),千斤顶(必须好用),轮胎扳手(关键时候牙都不能代替的东西),补胎工具、冷补片和胶棒(用的是知道它的重要性了)。备用轮胎两只(如果你运气好一路可以连气都不用打,运气不好一路除了打气你什么都打不了);打气泵一只。机油三桶(四缸车五千公里一换)、机油添加剂三桶(有人说它是伟哥,呵呵,严重的概念错误)。防冻液一桶,刹车油一瓶(同车用同品牌同标号)。燃油添加剂若干(包括提高锌烷值的)。二十升油桶两只。
4. 车辆驾驶:
我觉得驾车出行,不是逃难也不是打仗,花自己的银子开自己的车,首先心态很重要,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真正的把驾车出行当成放松当作休闲的美事来做,不急噪,不气馁,以平常心对一切事,踏过一切不平路,得来美景费工夫。
阿里的路漫长而颠簸,对车对人都是极度考验,这里说的考验不是路的艰难,更不是驾驶的难度,要说道路难度,它还不如北京的四合堂更不及小五台,如果分等级,也就是4-5级,但是如果你连续半个月都面对这种没完没了的面缸加搓板,还有漫无边际的尖石子路,你的心态还能平和吗?你的爱车还能经受的起颠簸吗?你的耐心还能够让你温柔的对待你的爱切吗?如果不能,那你就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对待你的爱车。如没有了往日的温柔和耐心,只有急噪和野蛮粗鲁的驾驶动作,而你的爱切就会两头受气:即要承受着主人的粗暴又要忍受道路的蹂躏,如果是这样,我想你已经失败了,随后你的爱切也会惨遭不幸,前期准备白做了不说,美好的梦想也只能变成了恶梦般的回忆。
呵呵,也许我太夸张了。但面对漫长的阿里路,首先要求车辆时刻要保持良好的状态,除了出行前的周密准备,更依赖在驾驶中的不断的精心呵护,我坚信车是有灵性的,你对它的态度决定它对你的回报。
先说说我是如何“保胎”的吧:保持一个合适的车速对车辆是极重要的尤其是对轮胎来说。藏区路面绝大多数是搓板路面,而且搀杂着无数的尖石,搓板足够把你爱车的每一棵螺丝颠松颠掉甚至颠断,尖石足以把你的轮胎撕成碎片。正确的驾驶和合理的控制车速,可以让你尽量减少或者避免道路坎坷对车胎的伤害,你要尽量减少急刹车和急加速,半路上我就是要停车时也不会去踩刹车,而尽可能的让车随着惯性慢慢的停下,因为在碎石路上刹车对车胎是严重的伤害,同时也是很危险的,就像光着脚在碎玻璃猛跑急停一样危险,一路上随地可见的报废轮胎足以证明保胎的重要性。轮胎螺丝也得常紧紧,焊接的东西都可以开裂螺丝松动了又算啥,谁让你在阿里呢。因此绝不能有半点松懈,至少你在超级搓板路上挣扎的头三天里更要注意。
小切的出生决定了它的体质和特点,虽然血统优秀,但是出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在这种让人发疯的路上行驶对它更是一种煎熬,噪音、尘土、无休止的颠簸对驾驭它的人更是一种精神的考验和折磨。你在驾驶中既要警惕注视路面上随时出现的尖石和隐藏的危机,还要竖起耳朵在各种复杂的噪音中寻找车上发出的任何可疑声响,以便把随时出现的车辆隐患制止在萌芽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同时还要注意放松你麻痹的神经,顺便欣赏车外美丽的景色,别忘了你不是来试车的,你是来享受美景的。
由于在高原,有很多海拔落差很大的地区,路也是随着地形不断的变换,可能直线距离只有一公里,但是要绕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才会到达。这就会出现了很多“便道”,如是上坡如你的车动力够,你可以直接攀爬而上,但是需要挂低速四驱仍会很吃力,同时更需要认准方向如走不好就会迷失方向,走向岔道。有上坡就有下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低速四驱一档小心的下溜,这时应尽量少用刹车,低四一档足够让你的车安全抵达山下,但尽可能的不走,除非感觉特安全才是。这种“便道”卡车是绝对不敢走的,坡度太大,有的接近45度。
在某些路段你会遇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面缸路”,也就是路面是由无数个一尺多深的缓坑但是里面充满面粉一样的尘土,车经过时尘土像水一样飞溅,此时你必须小心谨慎,提前采取措施,提前看准方向,提前减速,及时停车或躲避,坑里也许有巨石也许很深,但是你只能小心地骑越过去,别无它路。再说搓板路,主要是以一寸左右至十几公分的有规则的沟砍组成的路面,远看很平坦,没有大坑,但是你一但走在上边,你和车就像过电筛子一样,没把你的眼珠子颠到嘴里也得把你的相机颠到后背箱里,你的战车就像是马上要解体的感觉,真担心风挡被颠飞出去,可想而知你的爱车经受的多么艰苦的磨难。这时你最好降低车速(二挡三十甚至更慢),不要眼馋身边飞奔而过的日本45OO,你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听见日车的底盘发出的痛苦的稀俚哗啦的声音可比你的小切响多了。在前边百八十公里的路边村落的大车店里到处散落着它们撒野的结果,随处可见的减震器胶套就是见证,原因只有两个,因为他们拿车当马骑(很多藏族同胞只会骑马,对车的理解不如我们驾校的新学员,根本不知道如何爱护车保养车,还有的是受雇跑旅游的司机,根本不管车的死活,是只会“开车”的司机),坐上他们开的4500会把你颠的忽高忽低的难受,这我有亲自体会!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你要开你的爱车穿阿里要回北京,等待你的是上万公里的路,但是他们只要把车一停就进家门了,没的比啊!
还有一种路面我们叫它“狼牙路面”,基本是十公分以上由尖石头组成的所谓“路”,在上边走你更得谨慎小心,它简直就是轮胎杀手,这时候你在降低车速的同时把轮胎压在车辙印两边的松动地方,这样松动的尖石也许可以减缓对轮胎的冲击。尽量不走夜路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视线不清的地方开车很危险不说,而且很容易迷路,尽量白天开车减少很多麻烦,提前计划好下一个住宿点。路上很多当地的跑旅游的司机,他们会告诉你什么地方有油卖什么地方可以修车什么地方有电焊,多请教他们绝对没坏处的。
路上停车拍照时也别忘了查看你的车,两个地方是重点:水箱的支撑架是否开裂,及时发现开裂的微小痕迹会给你减少很大的麻烦;发动机棘爪垫不能轻视,那东西太容易坏了,多摸摸减震器没坏处,走这种烂路最辛苦的除了轮胎就是它了,如果它很烫说明它很卖力,要适当的休息了,这对疲劳的爱车来说也是变相的慰劳,十分种不多吧,但对劳累过度的战车来说太需要了。发动机长时间的辛苦后,不要马上熄火,怎么也得让它落落汗吧,刚跑完的马不能马上喝水,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熄火后听见发动机有咕咚咕咚的声音你也别紧张更不要激动,那是你的爱车在“倒气”。因为高海拔的地方气压低,突然熄火的发动机里水的压力瞬间加大,水箱在向副水罐里“卸压”,就像你啤酒喝多了怎么也吐几口出来吧,呵呵。每天结束拉练后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你的战车检查保养,养成这种先车后己的习惯对你来说有百益不一害,把你和车比做骑兵和战马你不介意吧?自己慢慢琢磨吧!
在藏区虽然很少有地沟,但你在车底下躺个十分钟也很是很爽的事,对底盘的检查是绝对不可以偷懒的而且还是要经常地,如果你为了一时的省心落掉了某个环节,那早晚你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减震器全车一共十二棵螺丝,你绝对有必要每一棵都紧紧,如果连续紧三天一点都不松,以后你可以适当的偷懒了(如果你的运气好的话)。注意钢板销子以及固定它的架子有没有松动,因为,后边连接车身的地方很容易开裂,它也是很辛苦的,抬着你走了这么远。传动轴的十字节你必须要认真对待,不能有半点马虎,强劲的动力是通过它传输到全车的。如果什么时候你觉得光加油,而车没有反应的时候就说明它要牺牲了。还有,那两个藏在前轮内侧的家伙需要用四驱时,它们如果不使劲你就彻底虾米了,所以不能不重视,它们都是功臣啊。
再看看发动机棘爪垫和水箱两边的连接吧:那地方太容易受伤了,属于设计缺陷。顺便把空滤的尘土打扫干净,看看它脏的德性像,你就不会觉得在车里尘土呛鼻子。一切可能松的地方都看看吧,包括你的裤腰带。因为一天了,你也该饿了,你吃饱了别望了给你的战马喂点草,早上起来加油全身会很凉,担心你吃不消啊,但为爱车能忍就忍了吧,呵呵。
晚上停车最好把车头对着东边,这样早上的阳光可以替你把风挡的冰霜融化。只要踏上西藏走进阿里,几乎每天都是这些程序,千万不要烦,因为这样你才有机会真正体验西藏,包括那里的天云、水山、石头和土地,体会那里的美丽和壮观,那里的富饶和贫乏,有浓厚的宗教的气息,和稀薄寒冷的空气和炽热的阳光,还有那里是能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越野天堂。
想说的只有这些了,其实大道理同学们全懂,我之所以费力巴哈的写了以上这样多,只是想说说自己对走阿里及新藏线时的一点感受和经验。阿里和新藏线确实是越野的天堂,车少人稀景色美,但也是对人和车和考验及挑战,走过一次才知道:人要有坚强意志、要冷静耐心判断、要对车细心维护、人和车形成一体,才能完美的完成旅途,完成自己的目标,成功走完让别人看来是不容易的行程。
阿里!我曾走过的阿里——我还会再回来的!
吉普牧马人
2005年11月13日星期日
二
切诺机易出问题处及相应预防、解决方案
版权所有:永远加班 原作 提交时间:210923 12月06日
切诺机易出问题处及相应预防、解决方案
(没事码字版)
如果你的车和我的一样,都是95年出生的,都经常受虐待,都15万多还没修过“心脏”,那么它发脾气的几率会很大的,所以爱护它吧。
1. 车前脸的中网与两侧灯框之间的缝隙,因固定方式和抖动问题,长时间颠簸后中网的四角易碎裂:
预防方案:长途出行前,检查电子扇工况后,用AB胶粘住四个2CM高的接缝。不必担心下次的拆卸,这种胶凝固后用钳子敲敲即可延缝裂开。
2. 水箱的上下固定:--- 这个问题很常见!
预防或解决方案:水箱上部分左右两个架子分别与车体连接,连续数天的蹦跳足以撕裂那个金属片,所以尽量出发前就做加强焊。水箱下面正中是一个小金属柱,由一个长条形金属片与车体连接,这个金属片极易从小柱上掉下来(原车只有一个小卡子),造成水箱下端摆动过大,要是和转动的风扇碰上麻烦就大了。最好的固定方式是用一段细橡胶管套在金属柱上,顶在金属片下,用铁丝捆紧,切记一定要捆紧,这样就可以经受住长时间的“虐待”了。
3. 电瓶的固定:
预防方案:很多切车电瓶的支撑架都是塑料的,不经折腾,听队长说有过支撑架碎裂的事例。所以最好出发前在电瓶的下面垫一块软橡胶(车内胎)或防火海绵。另外,两根固定电瓶的金属柱要在螺丝上加备母,金属柱之间用来压电瓶的那根则尽量不要用分三节的金属片连接,用两端环状的金属棍可以免去你没事拧螺丝的麻烦。
4. 前减震固定方式:
预防方案:我是四缸车,换了六缸簧后对减震起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另外,建议在上端加双螺母,下面则在减震橡胶和金属托片之间剪一片车外胎加上。这样橡胶的寿命能长些!队长建议在前减震的上面车体部分加强焊一块厚3MM以上的钢板,可避免车体被减震撕裂,我觉得是好办法,特别是对六缸车。但提醒两点:1)不能太厚,小心减震螺丝部分不够长;2)估计这都是橡胶完蛋后发生的事,所以橡胶圈要用好的,可以考虑聚氨脂材料的。
(当然,好的减震器是最佳选择。我个人图便宜,喜欢黑色路感,便宜实用!这一圈长途下来没坏过、换过。建议大家在极颠簸的路上走3-4小时要凉凉减震及发动机,我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心理感觉有用!)
5. 车前盖拉线的脱开原因及固定方式:
解决方案:车前盖的拉线,平时不保养,容易发生几种现象:1)死沉,拉不动;2)卡子脱开,拉把手没用了,车盖儿不起。建议大家每3个月用WD-40喷喷拉线的各部分,特别是拉线头、锁头和联动部分。第二种问题出现时比较麻烦,需要拆大灯,要是提前用细铁丝捆住拉线与车前盖上的连接卡子部分(在车盖前端,注意那个豁口),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出现了。要注意捆两圈就行,别影响车前盖的关闭。
6. 汽油泵的防漏:
预防方案:还是拆下来检查吧,自己就可以,用手扳动不犯卡就行,顺便用红色密封胶把黄铜色部分和白色金属部分的包边均匀的抹上一层吧。但凡有一点点漏,你都会心神不宁的!
7. 车灯的保护:
示例及预防方案:我在新疆时曾被低飞盘旋的鸟把右侧大灯的灯壳撞碎,留下硬币大的洞和很多条裂纹。后来用透明宽胶带粘了很多层,开了俩月。(不知道要是真空灯会怎样?)建议出门前自己用宽胶带先粘两道,避免相同事故后灯壳内进水的问题。
8. 小立杆橡胶垫圈的易碎问题:
解决方案:切记要用好的平衡小立杆(例如金甲兵),而左右四个橡胶垫圈是特别爱坏的。我还没找到聚氨脂的,所以目前只能去买好的橡胶垫圈,还得多备4个、8 个的。有时间大家都找找,记得小时侯我玩的进口滑板的桥上有两个圈好象是聚氨脂的,谁家附近有滑板店,去问问好么?进口滑板轱辘肯定是聚氨脂的,但是太大啊!
9. 鸡爪垫(发动机减震橡胶)易出问题情况:
介绍:切诺机的发动机鸡爪垫是长途旅行中很容易出问题的地方,特别是去西藏这种地方,格外容易坏,一定要多备一套。这两个三角形的外金属内橡胶的破玩意很奇怪,发电机那一侧的承重大反到不爱坏,就是刹车泵这一侧的特爱坏,现象一般为开裂或干脆碎P的了。我以前在吉普公司买的,两侧是不同的,右侧的橡胶上面没字,外表很多碎皮但感觉橡胶好,用到现在没出过问题(几万公里了,还有很多烂路)。左侧爱坏的这边已经换过俩了,现在是第三个了,靠!和别人讨论是因为这一侧压上发动机的重量后还是轻,在三角形内部的上端空余空间内跳动,所以橡胶部分易疲劳。能不能用一块外胎剪成宽条状放在那个空间内,避免过大的活动幅度呢?大家可以试试。 :)
切记:在你车里备2个右侧的鸡爪垫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右侧的(两个螺丝均向下)可以左右通用。还有车外胎也很重要,在鸡爪垫碎后,可以用它裹着那根金属棍撑一阵!
10. 皮带、水管、惰轮、发电机、化油器等零件的保养:
预防方案:1)皮带就不多说了,不行就换,再带一根备用的。(屎蛋DX的店里有一种皮带专用保养剂,可以试试)2)上下水管及其他水管在长途旅行前一定要检查,如果失去弹性就必须换了,如果还有弹性但用了很长时间,建议大家把金属箍拧紧的部分检查后(绝不能有开裂的现象),用含纤维丝的胶带(白色半透明状)把水管缠上数圈,尽量缠的密一些吧。再用耐高温的黑色胶带(例如绝缘胶或黑色宽地毯胶带)均匀的缠上一遍,就可以放心了!3)您的惰轮使用了很长时间(2 年以上)的话,建议你一定要拆下来套在手指头上转几圈作为检查,如果很柔顺,没问题,如果有发梗的感觉,一定要换,据点火线圈大哥说可以单换高速轴承,建议买两个备着。最好用化油器清洗剂喷干净表面,再用WD-40润滑一下,要对准轴承的缝隙喷。4)发电机是一般人懒得检查、保养的部分,最好是拆下来看看,一个是查查碳刷的三个小碳棍还剩多少,要是还有4毫米以上,大可放心。顺便把中轴部分拆下来抹些新黄油保养一下吧。5)化油器的车,一定要学会自己调整混合比、怠速等等。内部要了解三角针、油浮子等机件的大概位置、作用等等。万一出了问题,起码自己能清洗。走之前,换个进口的大修包,洗干净,如果去高原,要把油面调的略高一点。
11. 车底盘下面的各种连杆、传动轴等: ----个人认为很重要
事例及预防:我的车在这趟旅行中换了转向横拉杆、转向减震、一个球头。都是用了很长时间的,但我走之间感觉还凑合能用,就这么走了。建议大家一定要检查各球头,坏了就换,各拉杆绝不能有变形情况!要记住:北京的配件、工时肯定是比外地便宜的(广州除外)。
关于底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传动轴:刷干净后一定要用手轻柔抚摸,就象。。。? 特别是后传,如果有凹痕,这车开起来就抖去吧。前传也一样,要注意不能带着伤出远门。2)记住底盘情况:在越野驾驶中,没什么比你清楚底盘构造更重要的,特别是要了解你的前后桥及差速器、传动轴、变速箱分动箱护板、油箱、下支臂等等的位置和离地高度。如果你坐在驾驶员位置,能快速反应出你车下的情况,以及要发生的情况,并判断出前方地面的通过方法,那么你就是个非常棒的驾驶员了(比我厉害!为你GJGJGJ。。。。)
另外,一定要养成定期底盘注黄油的习惯(包括各拉杆、十字轴及伸缩节等),确实能有效保护各部分机件!建议每次保养时一起作了。
万一途中后传动轴坏了(一般是十字轴断裂),四驱车挂上4H还是能走的,别太快。如果是两驱,可以在大声喊叫后,自己尝试用超级金属胶和细铁丝紧固十字轴,如果彻底碎了而且没有备件,你就锻炼走路或者守车待援吧。(还是自己带一对吧,没多重的)
12. 排气管的悬挂和固定:---个人认为很重要
预防及解决方案:很多从西边回来的人都和我说切车上两种东西最爱掉,一个是破前杠(非ARB绞盘类前杠),一个就是排气管。破前杠干脆就拆了再走。排气管不行呀,只能固定,特别是中节和尾节之间最容易脱开。整个排气管,好象是三个点与车体固定,最前面一个固定点,中节前端一个点,尾节后端一个固定点。建议大家增加两个固定点:1)变速箱罩壳下部右侧,用其本身的螺丝孔和紧挨着的排气管固定一下,建议硬连接。2)中节和尾节连接的地方,本身是个金属卡子固定的。先查查中节,敲击如果哗啦哗啦响,换掉!如果是三元催化包,换掉!如果裂了,换掉!。。。如果都没问题,换掉-------旧卡子!换个新卡子,然后通过卡子与车底盘连接,一定要软连接(橡胶)!切记!
13. 关于轮胎:
保养方案:长途之前,一定把每个轮胎(包括备胎)都拆下来检查并重新做动平衡。要尽量发现每一个小的口子,如果只是薄薄的那种口,那么用胶粘上吧,别让它那么咧着,会更厉害的!关于胎压,很多人都说到高原要放气,嘿嘿,我和牧马人都没有。建议胎压2.7就可以坚持到底了。另外,请准备一瓶轮胎保养剂,跑完几千公里喷一罐,对轮胎的橡胶还是有益的,还可以顺便保养其他的橡胶部分。如果你有钱,那么轮胎防漏剂是个不错的选择,扎个小口子(6mm以下)都不用管。但我觉得贵,在屎蛋DX的店里留了很多口水,最后还是放弃了!另外,上轮胎时要用加长把儿配上十字轮胎扳手用,要把轮胎螺丝拧紧。轮胎螺丝尽量用粗根儿的那种。
14. 车尾门的注意事项:
预防方案:每人都有车尾门,响声各不相同,对么?请你的维修工把锁柱调到最佳位置然后在锁芯喷些WD-40吧。两边的小橡胶垫还在么?一定要配上,顺便也把位置调好。如果平常开着车,尾门里就有声,把内饰板摘下来查查吧,不少尾门喇叭只有2、3颗螺丝固定,你认为经得住颠么?把喇叭和内饰板的螺丝和塑料扣配齐吧,顺便在里面垫几个小的绵垫(单面有胶),可以降低共振的可能性。如果因为门锁问题导致尾门自己掀起敞开,那么锁上后,从尾门上方的支撑点拉一根绳子和拖钩连接,拽紧点儿,系死点儿,问题解决了。
15. 顶架的价值:
劝告:不少人都装了顶架,这确实是长途旅行很有用的改装件,但千万不要用那些双手使劲拽就旷荡的破玩意,这种东西没法托上几十公斤后和车一起跳跃的,它没那身子板!当然,ARB很好,但是兜里的银子不够呀。买仿制的吧,质量都那么差,只能靠自己去加强焊了。连接部分一定要做,很必要,不然随便两次跳跃后,你就得考虑扔哪些东西留哪些东西了!另外,车内胎的减震作用不可小视,把你认为所有顶框的金属连接部件之间垫上薄薄一层橡胶的内胎吧,拧紧些,很有用。特别是流水槽里,一定要垫内胎后再放顶框的金属脚。
16. 剧烈颠簸后,全车突然短电:
解决方案:我在南京坦克基地出现过一次,是保险盒里一个红色50A(左数第二个)的保险丝断了。很奇怪的现象,但据说常见。
17. 气阻怎么办?
现象及解决方案:在你出发前,电子扇及水温传感器的工况要检查,先确保没问题吧。在高海拔地区如果你的车在坡度很大的长距离爬山中熄了火,而且怎么也打不着。兄弟,一定要打开机器盖凉凉,把水温降下来再继续尝试,不然费死劲了。可能是化油器油面低(能自己调的,你可以打开化油器上盖把浮子掰掰),还有就是气阻造成的,你先用点水倒在汽油泵上,让它也降降温,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一小杯汽油倒在化油器中,肯定会瞬间汽化的,没关系,再到一些,然后把油门踩到底,打个30-40秒,一般就会着了,听到车着了(最好再到一点油)千万别松脚,直到发动机声音正常再轰几脚。
最好找个小铁罐,事先装一些油备着(小心静电),别以为把捆的象粽子一样的备用油桶从上面拆下来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得捆上去呢!还要小心气压变化带来的问题,我因为懒得拆油桶,直接平着放了半分钟气,可之后仍然大意了,结果喷了自己一身一脸一嘴汽油。靠!这就是教训呀!说到这里,您要是现在去西部,如果不去阿里地区,那么一个备用油桶装上10-15升就足够了。
18. 关于电路系统:
我实在不懂,但尽量要提前检查电路:把电线护套都配上;把没用的电线都去掉;把线束都整理好;把缺的固定螺丝都配上(特别是点火线圈和模块以及防盗器、警报喇叭什么的);还要检查分电器的轴旷不旷,盖裂没裂,分火头干净么?
前机舱里,固定是很重要的工序,要固定一切应该固定的东西,免得里面也跟着车跳。
顺带说一句,在西藏、云南洗车要小心些,他们习惯开着车门用高压水枪冲脚踏及门边的,小心你的保险盒吧。
19. 绿色的小垫圈:
是嘛玩意呢?其实要说的就是分动箱侧面,四驱连杆机构的那些绿色的小垫圈。这玩意挺贵的,但是玩车至今你查过么?这东西牧马人就备着,结果我在日喀则用了一个。长时间强烈的颠簸会使它变形,导致连杆脱开的。你不想在最需要四驱的时候挂不上吧?经常检查吧!备2-3个吧!
20. 关于后减震2-3事:
个人看法:后面的减震器与你的弓子配套么?减震的工作是否在正常行程内呢?重载时连续颠簸弓子朝下了么?减震漏油了么?常查查吧!!!
看看后桥上有没有上面的橡胶方块留下的痕迹,如果特清楚,痕迹特重,那么估计你的橡胶块就快了,备一块还是升高后悬呢?见仁见智吧。
21. 关于后拖杠:
象我们这样的热心人经常拖车、救援么?好象是!
我们经常去野地里越野么?是的!
象我这种技术差的驾驶员经常陷车么?绝对是!
那我们的后拖钩结实么?不!!!
实例:我02年在内蒙一次泥地拖车时,后拖钩就飞了出来,还好当时拖车钢缆上盖了衣服。所以我建议爱玩的朋友还是换掉它吧。
最好的当然是烧包ACON师傅经常向我们推荐的各种后杠了,但据说动不动就好几千!依我的性格和为人,我的后拖杠肯定是国内仿制的,因为:只买最实惠的,不买烧包推荐的!
国内现在有两种仿制品,一种便宜大概400多吧,我的那种好象市价1000多(我买的2手RMB800)。都是与两根大梁固定的,四颗粗螺丝,比较结实!便宜和贵区别在于材质和焊接工艺。如果要配越野千斤(猴爬杆)使用,就必须用好一些的那种。
其实肯定还有很多写的,但我忘了,对不起,大家补充一下吧!
关于安全,想写两笔,大家可以拍我。我开车4年多了,买这辆切也两年了,这当中无照驾驶很长时间,这当然很不对。我这辆切目前表上快16万了,自己开了快9 万公里,其中长途很多。只有一次事故出在家门口上,因为一夜没睡,倒车入库不小心刮了别人的车,其余从没出过任何事故。我想说的是,车是自己的,命是自己的,小心驶得万年船!我跑长途从来不超过120,即使在高速路上。现在我的四缸车一般跑90-100,要是6缸我就跑110-120,又省油,又安全!!!讲个记忆深刻的事给大家:在川藏线上,我们因为前车事故被堵住了,刚能过车,一辆箱式小货就先挤过去了。我们两车向前走,拐了没几个弯,就看到这辆车在一个弯道处正顶在一辆三菱警车上,撞的很厉害。这----就是觉得自己技术好的主儿。
想告诉大家:
享受驾驶的乐趣,速度不是最重要的!
预防胜于维修,特别是在野外,对么?
备注:
1. 拉萨有一家修切诺机的,服务、配件、价格还都凑合,大家记下来吧:拉萨万路通汽修中心,金珠东路6号,周永坤,电话0891-6817156 13322500838
切大队
永远加班
2003126
三
超长途驾车所需装备及前期检查
(个人体会版)
- 永远加班 2003/11/30
一、所需装备:
1. 相关证件:
1) 人的证件:
- 必带:钱、信用卡(工行或农行)、个人身份证、护照(免边防证)、驾驶证、通讯录;
- 可选:单位证明及介绍信、备用照片;
2) 车的证件:
- 必带:行驶证、车船使用税和养路费的缴纳单据、保险公司和熟悉的维修公司的电话;
- 可选:全国车辆指定维修点(打印、电子)
2. 书籍:
1) 引路类:
- 必带:详细全国地图一本;
- 可选:分省地图各一份、前人游记;
2) 精神类:
- 必带:宗教及文化介绍;
3) 实用类
- 可选:车辆维修手册、野外生存技巧及紧急救护常识;
3. 生活用品:
1) 服装:
- 必带:户外用手表(推荐SUNNTO、PROTECK)、内裤5条、袜子5双、T-SHIRT3件、抓绒衣、冲锋衣、冲锋裤、户外鞋、速干裤(2截裤)、背包;
- 可选:抓绒裤、摄影背心、其他衣服若干、大方巾、帽子、快挂4个(大小各X2)
2) 洗漱用品:
- 必带:消毒湿纸巾、大毛巾、香皂、牙具、梳子、拖鞋;
- 可选:香水;
3) 睡具:
- 必带:睡袋、防潮垫、铝铂地席、三季或四季帐篷;
- 可选:睡袋内胆、充气头枕,自充气地垫;
4) 水具、炊具:
- 必带:军用水壶、GAS炉头(推荐黄石)、罐装GAS,餐具;
- 可选:一次性打火机2-3个、火柴3盒、LAKEN壶(可烧)、炉具防风挡;
5) 药品:
- 必带:感冒药、消炎药、防晒霜、润唇膏、止泻药、止血绷带、创可贴、眼药水、酒精消毒棉、西洋参、云南白药、金施而康;
- 可选:好得快、高原红景天(提前10天服用)、膏药、牛黄解毒、晕车药、百服宁(制头痛)、善存片、葡萄糖(液体)
6) 食品、烟酒:
- 必带:咖啡粉一盒、方便面、香肠若干、矿泉水一箱、烟1条;
7) 工具类:
- 必带:瑞士军刀、头灯、手电、备用电池;
- 可选:棒球棍、刺刀、木锯、营地灯、手持可充电聚光灯;
8) 其他:
- 必带:手纸、CD、塑料垃圾袋、太阳镜、笔本若干;
- 可选:塑料捆扎绳(东方家园有售9.8元/100M)、小型望远镜等;
4. 通讯及电子设备:
- 必带:手机及电池充电器、对讲机及充电器、备用启动电瓶附逆变器(前一阵COOLSEAL联系团购的那种)、插销板;
5. 记录设备:
1) 摄影器材:
- 必带:数码相机及大容量内存卡;
- 可选:手动相机及镜头、备用电池、胶卷(推荐反转)、相机养护品、DV及带子(5-10盘);
2) 电脑相关设备:
- 必带:笔记本电脑;
- 可选:GPRS或CDMA无线上网卡;
6. 车辆维修用品:
1) 设备:
- 必带:修车工具一套,换胎工具一套、拖车绳2根、停车警示牌、抹布、手套10双,汽车前遮光档;
- 可选:第二千斤顶、补胎工具、车用气泵、电瓶搭线、2块较厚的钢板或木板(外钉人字纹钢板)、工兵锹、铁丝若干、蛇皮布4平米、猴爬杆千斤顶(及地托)
2) 备件:
- 必带:检过的备胎1-2只(气压2.8)、各种橡胶垫多些(特别是小立杆的四个)、原厂鸡爪垫一套、灭火器、化油器清洗剂(3罐)、MD-40(1罐)、保险丝若干(特别是40、50、60A的)、火花塞1套、点火模块及点火线圈各1个、皮带1条、保养用品2套(机油、空滤、汽滤、机滤)、轮胎螺丝螺帽5套、备用油桶1个(20升)、AB胶;
- 可选:汽油泵、备用电瓶、齿轮油、刹车油、离合油、备用灯泡、化油器大修包、启动马达、发电机、分电器、各号螺丝若干、避震前后各2、机油添加剂、各类堵漏胶(排气管、水箱等);
二.车辆前期检查:
1) 必做之更新或检查:
- 拆装饰性前杠(带绞盘的除外)、侧杠、后杠,紧固前雾灯;
- 检查轮胎、备胎的状况及动平衡,调整前束;
- 检查并保养维护启动机、发电机、空调泵;
- 检查电瓶、雨刷片; (要是用了快两年干脆都换新的)
- 换新皮带、新鸡爪垫、上下水管;
- 检查并保养各惰轮;
- 检查上下支臂,如用了很久干脆换新的;
- 换新刹车油并清洗油路,顺便调整刹车片间隙;
- 换新防冻液并清洗水箱及管路、清洗水箱散热隔栅;
- 检查电子扇工作情况,顺带检查各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 保养并清洗化油器;
- 彻底清洗车底盘然后检查;
- 各油路检查:检查机油油面高度、检查冷却液液面、检查制动液面是否符合要求;
- 电路检查:检查照明灯、信号、喇叭、后视镜、门锁、玻璃升降器手柄是否齐备有效,同时保养;
- 检查前后避震、各橡胶垫、紧固各处螺丝;
(最好不要用黄减跑超长途,推荐黑色路感,便宜实用)
- 检查前后桥齿轮油及油封,检查分动箱及变速箱油及油封;
- 检查分电器;
- 底盘注黄油;
- 处理排气管的悬挂(增加固定点);
- 检查玻璃水是否充足、喷水泵是否正常工作;
- 检查各种管线,破损的换新管套;
- 对照清单检查是否带齐应急所需的随车工具、设备等;
- 带好备用车钥匙,以防车门落锁无法打开;
2) 选做之安装、更新或检查:
- 安装顶架并紧固、制作防护网及盖布;
- 安装顶架灯(一定要好的,55W),前3后1;
- 换新轮胎;
- 换新弓子板;
- 制作新后备箱垫;
- 给底盘刷环氧树脂;
备注:针对超长途驾车,所以物品过多!
返回顶端
欢迎访问新版:
我读书我存在
www.freecoder.org/~phil
我爱大锁头啊!我爱大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