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kai
股市进入“一片无知”地带
股市进入“一片无知”地带

突然间,我不知道写什么才好了。

相信很多人都认为,5000点、5200点都远不是中国股市的顶,不要去说什么蓝筹泡沫,也不要什么市盈率太高了,只有一点,中国经济景气的周期并没有结束,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结束。如此之下,股市的顶部言之过早。

但股市有没有必要进行修正?一路赶上去,不需要喘口气?是否可以总是把“未来”当作一个理由来拯救现在的“恐高”?环顾中国股市一两千只股票,谁还处在绝对估值洼地里?甚至谁还处在相对估值洼地里?

我们似乎在经历似似而非的逻辑里:比如钢铁是周期性行业,但现在有了新的借口或者说根据吧,那就是中国的钢铁业处在一轮大整合当中,所以,可以算是成长性行业了。这可就坏了,原来10倍PE以下的钢铁股,你估20倍、25倍似乎都没问题了。按照这个逻辑,你说宝钢要涨到多少?20元还是25元,还是更高?

再比如有色金属、资源类股,现在谁在谈他们是周期行业,谁就不好意思张口,再次也要谈是资源类股,资源是什么,是稀缺啊。什么东西都带个稀缺的标签,你说要估多少倍PE合适?你看那个西部矿业,中国铝业,你能真正把他的价值算出来?

再如所谓的漂亮50,当年漂亮50很多PE都超级高,但也走上去了,后来崩溃也快。但如果说我投资的漂亮50一口气涨到80倍PE,我才不管到那个高度之后的大跌呢。谁都会想,跌是别人的,我先赚钱再说。这个理论能支撑中国的蓝筹50吗?

你无知、我无知、机构无知,基金无知,大家一片无知的结果,就是谁有钱谁又敢干当家。“拉”,就一个字。

涨是个问题,调整也是个问题。有公理,有婆理。我有一种感觉,到了这个时候,表达的任何看多看空的理由都是因为不知道真正的理由才表达的。

在谁都搞不清楚的情况下,资金说了算。上半年私募基金很多表现谨慎,但大盘涨到了他们惊诧的地步。没有他们发力,大盘照样涨,为什么?公募基金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干。只要公募基金还有钱投,大盘想深度调整都不容易。

无知者无畏,无畏者无知。


健康最重要。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