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568] 2007-09-01 03:45:50
《华尔街银行家跌倒在中国地图上》
[英]提姆·克里索 著
天下远见公司 2005年11月第1版
英文书名为《Mr.China:a memoir》,可能比中文译名更为含蓄地道出了书中的主题。提姆·克里索是个英国人,上世纪90年代受一家美国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委托,和几个伙伴投资中国企业,也算是风险投资吧。他们首先想整合的是汽车零件行业,希望能收购多家国有工厂,提高管理经营绩效,最后组成一家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公司。没想到挫折和混乱从此开始,首先是哈尔滨一家电气配件厂的庞厂长造反,美国基金在该厂投了几百万美元占大股,由于庞厂长阳奉阴违,提姆·克里索他们决定免去庞厂长的职务。没想到庞厂长就是赖着不走,与基金派去的厂长分庭抗礼。庞厂长煽风点火,号召供应商客户和工人一起与克里索他们作对。本来这事可以找市政府,但市政府不肯施以援手,怕北京“部里”不快。庞厂长当时与美国基金合作,就没征得部里同意,现在部里看见提姆他们傻头傻脑的表现,倒想重新夺回控制权。等到北京的仲裁下来,庞厂长是走了,可厂子也弄垮了。
接着,一家珠海生产刹车片的工厂的王厂长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失踪,通过信用证诈骗卷走了1,000万美元,其实,钱还在银行里,但这些美国人以为可以公事公办,便闯到银行总部,声明他们准备拒付,却被银行让法院把账户给封了。后来他们才知道中国式的解决办法应该是一小笔一小笔不动声色地把账户里的钱挪出来,直到有一天银行察觉后冻结他们的账户。要是银行始终没有警觉,就干脆把钱全部挪走。因为信用证只是一个付款承诺,有人到珠海兑现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几年后,王厂长在美国被捕,被判了几项轻罪,却没有引渡回国。结果,王厂长仍呆在美国监狱里,骗走的钱也没有追回来。
除了汽车零件之外,这家美国风险基金也投资了北京的几家啤酒厂,其中一家就是当年有名的“五星”啤酒。没想到合资不久,基金注入的5,800万美元就不翼而飞了。原来是中方厂区的土地有争议,无法注入合资公司,该厂的徐厂长便把这钱作为土地转让费了。徐厂长被免职后,中方又派来了一个林厂长,起先还不错,但由于燕京啤酒的突然崛起,五星的业绩也迅速滑坡,质量下降,定位更是模糊。林厂长对抗“燕京”的办法不是通过强化品牌形象来反击,而是不停地改变商标和推出新产品,有些产品的寿命只有短短几个月。有一次,“五星”推出了“红啤”,颜色是深红的,提姆·克里索几个月后才发现,原来厂里的储料间失过一次火,把大批麦芽烧焦了。林厂长指示工人们,麦芽不要扔,把最糊的拣出来,剩下的接着用,于是便有了“红啤”,颜色固然诱人,喝起来却老是有股炭味。
五星啤酒几经周折后,最后还是卖给了当时的青啤,好歹收回了2,000多万美元。
美国风投基金在湖北沙市的合资企业也成了悬案。他们在这家全国排名前几位的电机厂里占了51%的股份,企业搞得很火红,但就是一直亏损。外方反复盘查,不得要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当地税务局发现中方不断在赚进惊人的高利润。于是,外方派出了一名会计审查,发现合资企业与中方自己的公司竟然完全纠缠在一起,账目是混编的,在两边的账户间挪移资金易如反掌,每笔贷款的去向都成了谜团.合资企业的陈厂长也是中方企业的领导人。外方只得让陈厂长二选一,后者虽然在中方那边辞职,事实上却做了拟在上交所上市企业的总经理。
外方迅速将陈厂长罢免,陈却突然传言中枪进了医院,接着上百名工人冲击新管理层,一片大乱。外方又发现陈厂长为了把自己的企业弄到上海上市,因资本规模不够,便想把属于合资企业的价值400万美元的±地转到中方名下。
外方不得不动用了湖北的一位将军和北京媒体,最后才度过危机。
在克里索的眼里,安徽的一家橡胶厂厂长老石是中国内地最出色的民营企业家。由于1994年宏观调控,老石长债短借,资金出现危机,风投基金便用1,200万美元买下了60%的股份。经过几年顺利的合作,1997年事情发生了变化,老石拿到了在上海上市的额度,但公司的股份必须在50%以上,他希望从外方手中买回一些股份,遭到拒绝。老石便以600万美元再转让20%股份给外方,套出资金,自己准备悄悄地在山下搞一个相同的厂子。没想到外方迅速免去了老石的厂长职位,让他没法转移资产。结果又是一场混乱。后来还是在各种势力的干预下,双方讲和。
风投基金最初合作的1 7位中国厂长,在3年时间换了15位。在最坏的一年中,基金亏损了4,000万美元。几年之后,公司开始才每年盈利2,000万美元。克里索离开了风投基金,希望在21世纪初的中国不良贷款市场上找到商机。
在《世界是平的》书中,似乎也提到了这家名为亚新科的风投企业,它已较为成功。今天亚新科在中国九个省里有十三家厂,一年的营业额约3.5亿美元。
执行力=流程+计划+组织
把理想变成计划,
把计划变成步骤,
把步骤变成行动,
把行动变成成果。
好語說盡人必易之。規矩行盡人必繁之。福若受盡緣必孤。勢若使盡禍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