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582434
haitao
《新京报》:一只“华南虎”的网络总动员——回顾了“人肉搜索引擎”
《新京报》:一只“华南虎”的网络总动员

ugmbbc发布于 2007-11-21 12:46:01|888 次阅读 字体:大 小 打印预览


站在一个巨人的肩上固然可以造就一场胜利,无数普通人叠加在一起,同样可以取得不凡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一些人因为偶然的发现成为事件的关键点,并 依靠网络的力量成就自己的“草根网络英雄的事业”.网民的自发聚合和主动探索为这个时代新的文化形态与舆论空间提供了新的框架.



一个月前,陕西林业厅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了一张“野生华南虎”照片.网民很快发现照片存有众多漏洞,于是开始通过各种方法对相关照片进行数据分析.通过AutoCAD重建拍摄现场,网民发现拍摄者角度变化以后,老虎的影像毫无变化,通过色温对比,发现图中老虎身上有喷绘效果.尽管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都没有直接对照片的真假进行判断,但网民提供的信息逐一点破了“虎照”存在的种种问题.

本月16日,网友“小鱼啵啵啵”发部了一张风景画,经比对,画中的老虎与“野生华南虎照片”中的老虎,花纹几乎完全重合.很快各地网友陆续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发现相同的印刷品.考虑到前者的象素、细节水平均高于后者,网络言论与平媒报道普遍认为,两者来源相同,“虎照原形已经找到”.

这场“虎照风波”让“人肉搜索引擎”成为2007年中国互联网生活的热词.

什么是“人肉搜索引擎”?与一般意义上的搜索引擎不同,它并非通过机器的运算筛选关键词,并提供搜索信息.人工检索与提纯是这种搜索活动的核心.“人肉搜索引擎”的概念被认为来源于重要的中文论坛猫扑.当时一些用户在论坛提问时为了获得尽可能好的答复,设置了“站内货币”的悬赏.“赏金猎人”为了获得这些货币,开始帮助提问者筛选信息,分类以后做出答复.这样的情况在2004年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雏形.

2004年10月,深圳女写手“妞妞”的“观剧风波”让“人肉搜索引擎”获得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检索互联网公开信息,网民们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事件的本来面目.2005年以后,“人肉搜索引擎”对某些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一度引起较多的关注.从天涯 “贵族之争”、“陈易事件”再到轰动一时的“少年作家蔡小飞”、“铜须门”,无孔不入的人肉搜索引擎都是引发网络混战的根本原因,而相关事件中的网络混战,则又反过来刺激了更多网民加入人肉搜索引擎的行列之中.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肉搜索引擎在某些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考据癖好是网络不信任心态的衍生物.互联网本身并不会也不可能对所发布内容进行甄别,海量的信息也成为横亘在事实前面的重重阻挡.因此互联网内容陷入了一种云苫雾罩、模棱两可的状态.这一状态的结果是, “不信任”成为互联网文化生活的重要状态.某一言论引起大量网民关注后,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的怀疑同时发生.通过网上网下的各种手段,特别是借助网络公开信息,发言者的真实身份,事件不为人知的细节有了露出的可能.

尽管“人肉搜索引擎”遵循一条“人多力量大”的基本规则,但网络时代,特别是2.0时代的“人多”,与传统的“人多”显然大相径庭.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人多”,仅仅是为英雄与伟人提供“振臂一呼”的“人肉背景”,那么现在随着网络使用者主动性的不断增强,普通网民逐渐转到了前台.

毫无疑问,作为分散的个人,单一网民的力量极其有限,他们所能接触、检索、处理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在此之前,他们能做的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可网民的发言渠道一旦被打开,情况就完全改变.网络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所有信息在其中汇聚,更重要的是,网络将所有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叠加在一起.这个时候,这些人所能实现的检索效果获得了超越数量级的提升.虽然这些力量在某些事件中有失控的嫌疑,成了“网络哄客”口水战的导火线,但此次“虎照风波”同样显示了人肉搜索引擎在舆论监督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可能.

站在一个巨人的肩上固然可以造就一场胜利,无数普通人叠加在一起,同样可以取得不凡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一些人因为偶然的发现成为事件的关键点,并依靠网络的力量成就自己的“草根网络英雄的事业”.网民的自发聚合和主动探索为这个时代新的文化形态与舆论空间提供了新的框架.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