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70] 2007-12-10 06:12:47
“不很了解”居然敢于鉴定国家级文物
社会拷问专家的良知
《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肖复兴在《望新闻周刊》第49期撰文说,原计划在北京拍卖的四件国宝级的文物,被证实一件“战国至西汉年间九镶带钩”和两件“东汉御用漆器”为赝品,另一件“春秋四羊青铜器方壶”的鉴定工作尚在进行中。总估价达7210万元人民币的四件国宝级的文物,竟然有三件是假。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在于文物的真假,更在于这四件国宝级的文物都经过了北京和湖北专家的事先鉴定。其中一位专家在事发之后承认自己对漆器不很了解。
这样的事情远不止发生在文物界。
前两年有报道,中央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组长吴忠泽指出:该部接到的举报信2/3是反映专家腐败的。据吴忠泽举的例子,中科院一位院士对学生抄袭的论文不仅睁—只眼闭—只眼,而且还签上自己的大名。一位北京某重点大学的副校长拿着国家“863”计划资助撰写的论文,竟然被荷兰指控为抄袭。至于经不住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等诱惑而出卖自己良心的专家,就更不在少数了。文章指出,作为政治家,如果失去了良知,可以成为腐败的贪官;作为商人,失去了良知,可以成为奸商;作为专家,如果失去了良知,会成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