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55] 2008-03-16 01:55: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0bbfa01008sqx.html
从《疯狂的石头》看企业本土化经营 2008-03-13 14:24:56
大 中 小
标签:电影 企业经营
这个题目够搞笑的!因为《疯狂的石头》这片子就很搞笑!
不过这里想说的不是其中的经典台词,也不是让人发晕但是很有特色的切镜头手法,而是想说说本地小毛贼和国际大盗的本土化计划实施对比。
(不知道为什么,看的时候就让我联想到了企业的本土化经营……)
不难看出本地小毛贼的带头大哥,虽职业令人不齿,但是颇有些经营思路。一直苦苦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盗窃之道。先是以搬家公司的名义光天化日偷盗,接着以中奖为名企图在地铁串通诈骗。而且他总在思索,不断摸索最适合自己团队的经营模式(偷窃、诈骗、还是抢劫……)。这种探索精神很像很多本土企业目前的状态,在探索改进经营模式中求生存。而且这位贼大哥,比很多manager都有敬业精神,懂得不断教育和培养手下。例如:“注意素质!素质!”“要用智商才能上档次!”“刚出道的时候要低调!”……句句都是职场箴言!
此外,他还以身作则,以“事业”为重,虽然重情重义,却不儿女情长耽误工作。女朋友给他打电话,他说自己走不开,事业正处在上升期。可见心系工作,并且以身作则。
在我眼里,这位贼大哥虽然入错了行,但是他的思路却很有代表性,很像目前本土企业的一些做法。尽管出身低微,要学历没学历,要人才没人才,但在经营模式的探索上,他无疑是比玉石厂的谢厂长还要有智慧。
再看国际大盗麦克,人家住在Hongkong,出场就很酷。如果盗窃行业里也有类似哈佛或者什么MBA,我保证他拿过至少一个这样的认证。要价也很国际化,以美元做单位。偷一个价值850万人民币的玉石,开价是10万美金。不是他没脑子,而是他了解买家的心态:只选贵的!
麦克一看就是深谙此道的高手,很有跨国公司进中国,准备轻松拿下中国市场的势头。
当本地小贼遇到国际大盗,会是什么故事?
当本土企业遭遇跨国公司,是不是必败无疑?
麦克刚出机场,就被盗走了随身带的高级专业行窃工具。这叫对本地风险认识不足,小看了地头蛇。
随后本地小贼在分赃的时候,发现了麦克此次的行窃目标为天价翡翠。这个事件一下子激发了贼老大的经营思路。这个目标有挑战,高风险高回报。
于是2波人马分别盯住了这块翡翠!再对比一下他们的方法:
麦克用的是国际大盗标准盗窃流程,说不定还通过了ISOXXXX认证。踩点,布摄像头,拍照,全是专业手法。不比碟中谍里面的特工逊色。
贼老大则是带着小混混们四处看看,凭他个人的江湖经验踩点。其中有个不得不提的经典片段,就是贼老大看到“高压有电”这种牌子,马上就知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本土招数,所以轻易掌握了入门捷径。
为什么麦克没发现?因为他太较真?不是,因为他缺乏本地文化的熏陶。不知道捣糨糊为何物,不知道兵不厌诈原来还可以这么用。
最让人叫绝的是,麦克凭借高科技和不凡身手,眼看就要拿到翡翠的时候,才发现无良奸商卖给他的绳子短了2寸。就这一点差距,让他眼看着猎物被人拿走,被小毛贼侮辱了一番不说,还差点被保卫科抓住葬送了前途。
你看,百姓都知道买东西要讨价还价,会复核尺码,就他不知道。我估计是他的盗窃MBA教程里没有提到这茬。因为西方的商业观念中,默认所有人都是遵守信用规则的,或者说守信用在他看来是最起码的工作道德。
所以麦克不是败在轻敌,而是败在流程本土化失败!
看到这里,分明感觉到麦克的笑料好像某知名咨询公司进入中国以后碰壁的故事另外一个搞笑版本。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我不该乱联想,不就是个搞笑片么?开怀大笑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