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page.bokee.com/2008zt/chencao2/index.html
http://vip.bokee.com/20080322495562.html
在浙江呆了一段时间,好像与北京互联网的江湖一下子远离了很多。很多八卦和趣闻都绝缘了。所以,听到一些消息,每每让人惊讶。新浪内部之争的传言也是如此。我刚刚飞机降落,记者的电话就来了。我是一头雾水,根本没有任何头绪。陈彤的电话转接,人在国外,也不知道真假,所以很难对传言去直接评说。只能就个人对新浪和陈彤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但是,几天下来,传言的演变越来越旺盛,传言到了这个地步,显然不可能完全无事生非。想起来去年,我们在昆明,和曹国伟、陈彤一起打高尔夫,两个人还是非常和谐默契。
说真的,想想还是觉得这个事件值得思考,而且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可以断定的几点结论是:
1、首先,新浪是陈彤的最佳阵地和最好归宿。不说十年历史和根基,离开新浪,陈彤再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地方,可以如此施展自己对于网络媒体的能力。所以,无论如何委屈,如何艰苦,留在新浪,应该是陈彤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离开新浪,陈彤首先是输家。十年心血不说,未来个人施展空间一定大打折扣。所以,如果不是欺人太深,陈彤一定是会留在新浪。
2、其次,如果欺负陈彤太过了,超过忍无可忍的底线,那陈彤真的离开新浪,新浪将是最大输家。新浪历经波折,而十年笑傲江湖,陈彤是其核心竞争力。新浪十年风格品位不减,除了陈彤因素,别无根本理由。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当陈彤一旦离去,无论是曹国伟模式,还是新人模式,创造陈彤第二的概率几乎微乎其微。
3、作为朋友,陈彤待人处事的风格可以说简单而粗糙,但是,实在而有力量。陈彤对于网络媒体的感觉,堪称中国第一,很难有第二人可以较量。当然,陈彤需要变革,需要与时俱进,但是,新浪的变革应该是有陈彤的基础上渐进式变革,而不是新人过来推倒重来。
4、陈彤缔造的新浪模式,就和陈彤个人的风格一样,简单而粗糙。陈彤模式最大的问题,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它的外在一点不美好,一点不品位,但是,它就是不可战胜,没有理由地不可战胜。可以说,陈彤模式除了包括陈彤在内的极个别人之外,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欣赏。陈彤主导的新浪风格:密密麻麻,内容堆彻,高达20屏让人长途跋涉。一点不符合国际趋势,一点不符合美工设计师的品位,一点不符合编辑们的成就感,一点不符合传统媒体从业者的经验,一点不符合有思想者的审美和口味。说白了,新浪模式在形式上没有人会喜好,谁都可以指手画脚,显示自己更牛。如果没有陈彤的手腕,这张近乎“丑陋”的模式根本不会诞生,也更不可能坚守十年。但是,新浪模式从网络媒体层面看,它过去不可战胜,现在依然不可战胜,未来也很难战胜!简单而粗糙的陈彤和新浪模式仅仅依靠实际的“业绩”而坚持到今天。
5、曹国伟是新浪的老大,全面而能干,目前在新浪处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陈彤优点突出,不足也很多,不是全面型人才,不是CEO合适人选,力量有限。本来,两者配合应该是天作之合。但是,与新浪诸多CEO不同,最大的问题在于:曹国伟是学新闻出身!也就是说,曹国伟除了商业、管理、财务等大拿之外,他一定认为自己在网络新闻方面有着独到功底。他一定对于新浪有着自己的一套思路和哲学。而且,陈彤这一套,形式上看太“拙笨”,理论上看更“毛糙”,完全不符合太多的基本常识和规则。而且,新浪在博客这一战上,曹国伟在战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曹国伟的网络新闻的思想已经小试牛刀,而且得到奇效。这种奇效恰恰显露了陈彤的短处和局限。这下子就麻烦了!
6、但是,事实上,曹国伟可以在战略上突破一些陈彤的局限,并不能证明自己高于陈彤,而只是说明陈彤不完美而已。这种局面下,如果真正逼走陈彤,真正在陈彤之后,自己或者新人来给新浪大改造,那么,基本的结局是:陈彤输了,新浪也会输,最终曹国伟也会输!一场没有赢家的战斗就需要格外谨慎。网民也是输家,唯一可以高兴的就是竞争对手!
所以,站在局外,站在一场还不知道走向的争斗。最客观的建议是:作为处于强势地位的曹国伟,应该谨慎为之,善待而不是过度欺负陈彤,给陈彤更多的空间和荣誉,不根本动摇陈彤的地位,在陈彤的主导下,完成渐进的改革与创新。陈彤也选择冷静,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断完善新浪模式。新浪,无论是“陈彤版”的新浪还是“曹国伟版”的新浪,都不如“陈彤+曹国伟版”新浪来得精采!
所以,作为朋友,希望这场风波最终能够皆大欢喜,而不是全盘皆输。
http://vip.bokee.com/20080322495732.html
解秘新浪杜红成长史:贝·布托和希拉里的混合体
司马平邦
因陈彤、曹国伟矛盾而造成的新浪人事大地震,使这个叫杜红的新浪三号人物浮出水面。关于杜红,之前在业界也算是大名鼎鼎,但如果细细总结一下该女在新浪的成长时,则一句“大名鼎鼎”恐怕难以说圆此人。
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曾在宝马汽车等公司任职,1995年赴美留学工作并获硕士学位。
1999年11月杜红加入新浪:
中层管理阶段――先后担任业务拓展总监,新浪雅虎合资公司一拍网副总经理。2005年1月任新浪销售战略管理中心总经理,3月任新浪销售部总经理。
高层管理阶段――2005年9月升任新浪销售副总裁。
新浪三号人物――2008年2月升任新浪首席运营官。
2006年9月22日,属“汪延系”的副总裁沈建明从新浪离职,原因一来是因为汪延辞去新浪首度执行官,二来因为曹国伟升任新浪首席执行官,而沈建明与“曹系”的另一位销售副总裁杜红不和。
而沈建明是被罢免才被迫离开。
沈建明原是杜红的领导,两人同在新浪BD部门。
沈建明在新浪的经历与杜相似,亦于1999年加盟新浪,协助公司决策层创建了集团业务拓展部,并一直担任集团业务拓展部总监。1999年至2001年期间负责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互联网联合品牌合作模式,先后与INTEL、摩托罗拉、强生、微软、易趣等公司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2年以来,她领导的集团业务拓展部为公司跨部门合作项目及投资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策略建议和资源整合的大力支持。2005年底,沈建明被任命为集团副总裁,主管集团业务拓展和市场两大部门,1年后去职。
沈建明去职的另一个原因,外界认为是新浪把在与SOHU争夺奥运会网络合作商中失败的责任让她来承担,但其实,这或是新浪网整体的责任,让一个副总裁来背,似有不公。
2007年2月8日,新浪在公布2006年第四季度财报的同时,宣布了新浪重大人事调整。负责新浪海外业务的执行副总裁(第三号人物)蒋显斌因为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取而代之的则是1997加盟新浪的资深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
新浪虽然没有明确表示陈彤“全面负责新浪网的运营和内容管理工作”是否包括海外业务,但原新浪执行副总裁蒋显斌负责的是海外业务,所以今后海外业务很可能会由陈彤“协助”管理。
据了解,新浪最新的管理团队包括5人,其中副总裁共3人,分别是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代理首席财务官余正钧、执行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资深副总裁兼新浪无线总经理王滨、销售和市场资深副总裁杜红。
其中,陈彤和杜红均为本次新任命。
据内部人士透露,执行副总裁为新浪副总裁中的最高级别。
但需要注意的是,陈彤此次从新浪四号人物被提升为三号人物,仍然只是“副总裁”职务,而实际上新浪的第三号职务应是“首席运营官(COO)”
2006年1月9日,著名的创业投资公司DCM宣布前新浪首席运营官(COO)林欣禾将以合伙人身份加盟DCM。为确保交接顺利,林欣禾将留任在新浪至3月31日。同时,新浪任命林欣禾为董事会董事。
林欣禾去职之后,COO任置实际一直空悬,蒋显斌和陈彤都没有机会坐上这个真正的三号位置。
两年之后,即2008年的2月21日,任销售和市场资深副总裁1年的杜红终于被曹国伟推上首席运营官(COO)位子,虽然陈彤的职位没有任何调整,但杜红仍能一举从第五号人物越过执行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成为第三号人物,并把陈彤挤到第四位。
1个月后,新浪人事大地震爆发。
从杜红当年“挤走”沈建明和现在“挤掉”陈彤的身法上看:
其一,她站队正确,在汪延还是新浪首席执行官时,杜已是“曹系”――首席财务官曹国伟源系――的人,杜红的升迁与沈建明因汪延去职而失势及更早前王志东去职后“王系”重要人物离开道理其实一样。
其二,专业业务能力很强,消息人士透露,自杜红负责新浪销售业务以来,新浪广告收入实现持续增长,最近杜红新当选任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这是互联网行业人士首次在中国广告协会中担纲要职。由于奥运会的影响,今年网络广告市场的增长和争夺格外引人注目,杜红成为新浪首席运营官后,新浪广告今年的增长表现值得关注。
其三,CEO曹国伟的虚位以待,似是杜红升迁上一个关键要步。林欣禾2006年初离开新浪COO位子后,曹国伟以及新浪董事会并没有急于为COO寻找人选,就是在业界知名度最高的陈彤也无法染指于此,2007的初董提升陈彤为新浪执行副总裁,表面上是让陈彤登上三号人物的宝座,但也许亦是卖了陈彤一个面子,让这位个性特立在强势总编辑在2008年提升一个不是陈彤的人做真正三号人物位子时能做出让步姿态。
但陈彤可能没有想到,这个人居然是资历和名气都比自己小(还有年龄和体重)的一个女人。
当然,这只是笔者联系到杜红在新浪一步一步的升迁后做出的纯粹个人的猜测和推理。
其四,而陈彤太过强烈的个性,和他的这种个性在业界被传得太过玄乎,都最后限制了他染指这个真正属于新浪三号人物的位子。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而且,毕竟陈彤虽然在新浪10年,却只是一直负责内容部分的运营。
而通过2001年一篇对时任新浪CFO的曹国伟的专访可以看出,曹个人对所谓的被吹成“网络英雄”的人物们并不感冒,虽然那次谈话所指的是刚刚去职的王志东,但也一样可以包括现在的陈彤。
这一切,却大大访便了杜红。
其五,所以,不管陈彤这次走不走,杜红已经成为实质上的三号人物,她,与一号人物曹关系好,有能力,积累了业界资源(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而在互联网界如她一样的“贝·布托和希拉里”式的女强人,总是有更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