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67] 2008-04-22 05:54:18
“加分”政策引来无数“砖头”
《深圳金融高层子女中考就可加10分?》被网站广泛转载,网友指其违反社会公平
日期:[ 2008年4月22日 ] 版次:[ SA35 ] 版名:[ 深圳新闻 地图 ] 稿源:[南方都市报]
本报报道《深圳金融高层子女中考就可加10分?》后,各大门户网站迅速转载,新浪网19日上午该消息跟帖就达8000多条,绝大部分网友质疑该项政策的公平性。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也表示,深圳市这样做有违教育的公平,也不利于社会公平。
网友都在喊“不公平”
在新华网社区,网友“祝中国腾飞”表示,如果去私立学校就读,就是加1000分公民也管不了;但是去公立学校,加一分就是对公平和正义的污辱。网友“滑力加”认为,在考试中,给少数民族和英烈子女加分,是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对英烈后代的照顾。但给金融界高管的子女也加10分,头一次听说,这显然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
有网友指出,《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深圳出台的这种加分政策,构成了对其他考生的平等权利的侵犯。
“十七进制”在博客中撰文称,按照这样的逻辑,立法保护“美国总统儿子上哈佛”就是天经地义的。金融界人士的后代本来就比普通人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如果还要予以特殊对待,那如何给下一代人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
教育专家也反对
北京师范大学劳凯生教授认为,深圳这项政策不可取。他说,在目前这样一个学历社会,受教育的程度对一个人今后的工作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具有的学历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人更有前途。他说,教育问题在“十七大”中已经被纳为“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的最关键之处就是公平问题。教育的公平其实是整个社会公平的缩影。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必须保证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分配公平。深圳市这样做,有违教育的公平,也不利于社会公平。
劳教授表示,深圳的发展不是单靠金融业发展,而是要依靠各行各业的人共同建设。只有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才能更广泛调动各行各业的人建设深圳的积极性。有理由相信,只有持久的公平正义,才有可能真正为一座城市留住人才,并让他们奉献劳绩,安心创造。
本报见习记者 徐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