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435] 2008-05-07 02:49:03
再过18年,能否坐在一起喝咖啡
日期:[ 2008年5月7日 ] 版次:[ AA02 ] 版名:[ 社论 ]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0 条
街谈
司法考试因为通过率不到10%,而被称为“天下第一考”,这有点贻笑大方。现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场公务员考试,通过率都远远低于10%,竞争要激烈得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高:每年参加考试的,光博士就有好几万呢。有报道为证:中国每年毕业5万名博士,一半以上当公务员去了。而且,那剩下一半没当公务员的博士,没准有很多是没考上的。还有,司法考试的考生们,很多也是为了进公检法机关———还是为了当公务员嘛。
公务员考试如此重要,如此激烈,其公平公正公开的问题格外引人注目也就不奇怪了。各地组织部门为此是煞费苦心。据《广州日报》报道,佛山招考公务员,面试邀请家长旁听,以示“三公”。对此,有人不怀好意地提出,是不是考官不认识考生,只认识考生家长,所以需要家长到场,以便精确“制导”,贴身照顾?考官认识的、要照顾的家长,自然不是什么普通人,当然是领导啦,其实,说这话的人可谓不了解行情,领导都是开会搞定,哪里需要担心公平问题,更不用说到现场监督了。
担心公平问题的,都是些“精子决定命运”论者。20多年前,就同时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和“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说法,显示当时关于精子到底是否能决定命运,还存在一定争议。现在的人们怎么看?有报道说,上海一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有文化和技术专长者最受推崇。报道据此认为,好爸爸已经敌不过数理化了,精子已经决定不了命运了。
现实显然并非如此。近来很是热闹的本溪团市委干部选拔活动,也给“精子决定命运”做了有力的注脚。四个入选者,三人是市领导子弟。研究人事安排的常委会,变成了家长会。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下,本溪市委常委会又讨论决定(家长们又开会啦),“因为个别人不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讨论决定环节也存在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回避制度的问题,此次选拔结果无效”。不过,那三位无效的入选者,即使当不了团市委书记副书记,官复原职,也还分别是:副区长、外经贸局局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依然年轻有为,依然前途无量。可见,精子仍然决定命运,只是因为偶然性的因素,暂时遇到了一点挫折而已。
关于“精子决定命运”,流传甚广的网文《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对此做了精彩的表达。作者感慨寒门子弟追求优越生活方式的艰难与辛酸,以及奋斗成功的喜悦。现在,这篇网文有了升级版:《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文章提出,生活姿态优雅与否,跟喝不喝咖啡没什么关系。作者单方面修改游戏规则,终于战而胜之。
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孩子们,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在精子来源这个起跑线上落后了的孩子,和别人比不了父母,就只能比明天了。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正如基督山伯爵告诉我们的:等待和希望。再过18年,说不定还是有机会坐在一起喝喝咖啡的。□廖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