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笼罩中国
--------------------------------------------------------------------------------
(北京综合讯)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和西部许多地区近日大雾笼罩,多条高速公路被迫封闭,一些航班延误,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
据新华社报道,这两天北京再次被笼罩在轻雾中,空气中的污染物逐步增多,能见度降低。
不过,据气象台说,与前两次大雾相比,此次雾气较轻,暂时不会影响到北京的交通。
上海前天出现大雾时,最低的能见度只有30米,其中青浦、奉贤、嘉定、闵行等地区的能见度在50米以下,闵行地区仅为30米。
由于能见度低,上海中心气象台前天首次发布大雾黑色预警信号。
气象台说,如果出现或是预计3小时到6小时内会出现能见度在200米以下的大雾,市中心气象台会发布红色预警信号,能见度低于50米就升级为黑色预警。
《扬子晚报》报道,江苏前早出现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雾,能见度仅有100米。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仍将是多雾的天气。
《齐鲁晚报》报道,昨天大雾笼罩了整个济南省城,能见度很低。部分高速公路被封锁,多辆长途客车取消发车或延误发车时间,遥墙国际机场飞机停止起降。
据河南报业网报道,在河南省,从11日起,包括省会郑州在内的中部、北部、东部、南部地区一直被浓雾笼罩,虽然浓度不及今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的那场雾大,但还是给上述地区的陆、空交通造成了重大影响。
重庆又变成“雾都”
中新社报道,已摘掉“雾都”帽子的重庆连日来也大雾笼罩,“雾都”景象再现山城。
这场大雾已经包围山城近一周时间,严重时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市民一大早出门,只见大雾已经把天空和大地连成了一片,常常要到中午浓雾才开始慢慢消散。
四川新闻网报道,前天上午成都市区内突然大雾弥漫,直至下午还未彻底消散。高楼成了“海中岛屿”,隐隐约约,大雾也给市民带来了不便。
据四川省专业气象台的专家介绍,这是由于市区内高楼林立,阻挡了大雾的消散。
据悉,受大雾的影响,成渝高速公路上能见度低于50米。
中央气象台最新监测显示,黄淮、江淮、江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近日仍将遭受大雾天气,这种浓雾天气将维持到明天才能结束。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肖子牛受访时说,入冬以来,中国频繁出现范围大、影响大的大雾天气,四川盆地、贵州、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部分地区昨日上午再次遭受大雾侵袭。
对于频繁出现大雾天气的形成原因,肖子牛说,今年入冬以来,一直没有势力很强的冷空气影响中国,由于弱冷空气活动频繁,冷高压南压后,水气活动区域偏向南方,北方和东部地区大气低层的空气湿度较大、水气含量较多,利于浓雾的形成。
大雾除了加重交通拥堵之外,还会导致局部地区交通瘫痪。
有关专家粗略给大雾造成的损失算了一笔账:在全国范围内,一年下来,大雾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加在一起高达20亿元人民币(4亿新元)左右。
新加坡航班没受影响
新加坡民航局发言人受询时说,无论从新加坡飞往中国各城市,或中国启程飞往新加坡的航班,都没有受大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