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和考勤制度 [原创 2008-07-07 12:48:45]
一个人的时间观念能反映这个人的素质和状态(自觉性,积极性)
一个集体的时间观念能反映这个集体的文化、精神和执行力
(以前公司组织各种外出活动,经常出现超过预定出发时间了还要等人的现象,这也影响了一个集体的形象)
一个新公司往往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一个新员工也往往有一种学习的压力、积极性。
但是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所谓的暮气,对公司、对员工都是很不利的。
这个需要在企业文化的培养上逐渐纠偏。很多时候,一个很小的细节上往往透露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管理。
(记得以前在XXXX的总部电脑部办公楼上班,最初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厕所始终是非常干净。
这既反映了厕所的使用者的素质,也反映对保洁员的管理水平)
上班准时就是一个很小的事情。
虽然上班的准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但是过于频繁的迟到是会影响其他人,进而影响企业的蓬勃朝气
目前公司在这一点已经有相当的人性化,预留了15分钟作为因意外而迟到的缓冲
但是时间久了,部分员工容易把9:15作为正常的目标了,如果遇到一点意外,则9:15都到不了
除了一些惩罚性制度(只有罚没有奖,容易影响公司的亲和力,所以我们公司采取的也比较少)外,
能否通过每天公布一些考勤的统计表,作为一种对个人、对部门的无形的压力呢?
不知道现在各个部门领导、公司领导是不是有这样报表可以看到,或会关注这样的统计数据。
如果能让所有人都能随时看到自己、自己部门以及其他人、其他部门近期迟到的比例、程度,会不会产生一些非伤害性的压力呢?
下班的晚走,在一些企业也是一种习惯,好像准时走的人就是事情不多,工作任务不饱满
这样也会形成一些公司的加班文化,有了这种“加班”,可能会助长“上班晚来也无所谓”的潜意识
在制度上,最好也能给真正“不得不”迟到的同事一个解释的机会,如果合理而且偶发,超过9:15也可以予以“注销”。
(虽然超过9:15也可以予以“注销”,但是这个原始时间、原因解释还是保留着,其他人都可以看到。这样也可以制约这种“注销”不会被滥用)
包括忘了打卡,现在是通过给部门经理发出差申请来“注销”的。最好是系统里给每人每天一个自我解释说明的字段。
这个字段也可以用作个人外出留言的目的——现在一个人离开岗位了,其他人很难知道他干什么去了,什么时候能回来,紧急事情怎么联系最恰当。
有些出差的结束日期是不好事先确定的,比如我这次出差北京,这样,出差申请不好写,真正结束回来前,考勤记录里就一直空着,
除了知道的人,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如果能用好这个外出留言,别人随时都可以查到。
公司搬到XXX以后,地方大了很多,但是由于周边配套设施还比较缺乏,如不像以前下楼就可以几个人、项目组、部门的小聚,
很多沟通可以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通过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交通不便,离公交车站较远,位置较偏,也影响一些人在非工作时间来公司的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