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657456
寒山陋石
说说《赤壁》中的细节,关于关二哥在战场上厮杀没骑马的事
昨日是影院票价半价日,趁着便宜,

也去凑了凑热闹,

整场下来,感觉没什么太出彩的地方,

倒是更像部轻喜剧式的主旋律电影!

在这里要说的是,让观众觉得无法理解的一个细节,

那就是关二哥在阵前,竟然没有骑马杀入敌阵,

而是直接操着他的青龙偃月刀左杀右砍,

而赵云却骑着他的白马在敌阵杀得昏天黑地,

为什么关二哥没骑马呢?我也很是疑惑!

看完电影后回来看电视,正是马未都在讲收藏,

老马的一句话让我对这个疑惑有了稍稍的破解,

他说三国时还没有发明马镫

人在马上做剧烈的打斗是会坐不稳摔下来的,

所以在三国时,马在战场上只是作为运输工具,而不是作为作战工具。

但是有人提出疑意来了,以下为转之某网友BLOG,
——————————————————————————————————
http://hi.baidu.com/yingxiang/blog/item/36b0a78657113f3b67096ee0.html
走进博物馆:考证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2008年05月03日 星期六 19:08文、图/海棠盈香

  马未都击碎我很多梦,其实早就知道事物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现在的艺术没有办法完全还原历史,但是当他那样确切的说出来,电视剧中的什么什么是那个朝代所没有的,我还是有些接受不了。比如,他说三国时还没有马镫,所以秦汉三国时期,打仗是不会骑在马上打的,虽然也有骑兵,但是骑兵只是为了加快移动速度,打的时候还是要下马打,因为没有马镫在马上使不上力气。这让我郁闷了很久,你说,如果赵云不是骑在马上打仗,那还有什么意思!赤兔马有什么意思!三国演义上很多精彩情节都没意义了……还有很多我喜欢的汉以前的电视剧的很多情节,都是假的了,是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穿越……

  马未都也只是一个收藏家,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他说的也不能全信,我还是需要更多的证据。

  不过,我是会尊重历史的。虽然我看不懂一些古文,不能去查阅历史文献,但我可以找到一些实物的证据。为此,我专门去军博参观了古代战争馆的展览。

  请跟随我一起走过我们祖先伟大而光荣的历史。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时确实没有马镫。


秦始皇的兵马俑是最有价值的实物例证之一,可以看出马未都说的是正确的,那时也没有马镫。


甘肃某汉墓出土的东汉铜骑马武士俑证明东汉马镫也未出现,但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马鞍。我们的大汉王朝啊,不知道我们可爱的霍去病将军、卫青将军是如何带兵打仗的……难道真的是骑马到了战场,然后下马与敌撕杀?


慢慢前行,我终于发现了非常有价值的一件实物:西晋骑俑(右边的文字说明为:在鞍的左侧有一个三角状的镫,马镫的出现,标志着骑后装备的完善),马镫我用白色的圈划出来了。


山东的隋墓壁画——备骑出行图,可以看出马镫已经比较完善了。


以下是唐时期的唐太宗的昭陵六骏之一,马镫很明显。


以下为唐骑俑。


 再以后已经不用再看了。到这里,通过这些实物,只能确定西晋时期已经发明了马镫,而不能证明马镫是在西晋时发明的,所以我还在等待寻找新的证据的出现。

  可巧,单位组织春游,参观了“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在这里,我找到了另一份实证。


东汉铜兵马俑照片,和军博的基本一样,没有马镫


 看到这里:中国人发明了马镫,明确的写着东晋年间马镫的发明,使骑兵在军事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导游专门给讲解了马镫的发明:马镫发明之前,上、下马很不方便,人们上马是要有上马石,或者踩着仆人的背上、下马,如果出远门,一定要带着仆人,这太不方便了,于是有人就做了一环与马鞍连起来,踩着上马,后来觉得很方便,就在马的另一侧也做了这样一个环,这就是马镫的雏形。

  然而问题又来了,马博物馆里的文字介绍实际上与军博的实物是冲突的,在军博的展览中,我们看到西晋的骑俑已经有马镫,而西晋是从公元265年到316年,东晋是从公元317年到420年,那么马镫应该是在西晋或者西晋之前就出现的。

  而蜀国是从公元221年到263年,其实与那出土文物,就没差几年,如果能找到那个西晋骑俑的确切的年代就好了。

  也许三国的时候就已经有马镫了呢,还需要去更多的博物馆!


——————————————————————————————————————

看来经过这个网友的考证,老马的说法还是有所依据的。

但还是很佩服这位网友的质疑精神!



关于马镫的相关知识:

马镫
马镫的起源

马在我国被驯养,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温良的优点,很早就被人类所认识。早期马多被用来驾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军队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车混合为主,动辄都是几十万,而骑兵最多不过五六千骑。直至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才为赵国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队装备,这是军事史上一项伟大的变革。此后,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发展骑兵。

但是,在当时骑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为还没有发明马镫。在公元前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横扫中亚大地时,他的将士们的双腿是在马腹的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他们靠着大腿的力量,用力夹住猛烈颠跛的马以保持自身的稳定。这种艰辛可以料想。而马镫是骑马时踏脚的装置,没有它,当马飞奔或腾越时,骑士们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马来。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马具齐备,但就是没有发现马镫。

马镫虽然很小,作用却很大,它可以使骑士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人和马的力量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效力。马镫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准确的时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吉林市郊帽儿山墓地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其年代大致相当于西汉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儿山墓地18号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用铜片夹裹木芯,以铆钉缀合加固。这是我国出土年代较早的马镫。北燕是慕容鲜卑所创建的王朝,当时在东北地区与高句丽互相争夺地盘,双方都很重视发展骑兵。由于慕容鲜卑与北方草原游牧地区关系更为密切,便率先发明了马镫,从而使其骑兵的战斗力猛增。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发掘了东晋琅琊王氏族墓群,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装双镫的陶马,墓葬年代为东晋永昌元年(322)或稍后。这件陶马的双镫是已知马镫的较早实例。

1965年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纪初迁至辽西的汉族统治者冯氏在前燕、后燕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族国家,冯素弗是北燕王冯跋的弟弟。这是一座时代明确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

  欧洲最早的马镫

  欧洲最早的马镫,出土于公元6世纪的匈牙利阿瓦尔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属马镫为主。阿瓦尔人是来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后代。柔然人的重点活动地区是阴山以北的草原,与鲜卑人及北魏王朝发生多次战争被打败之后,柔然人于6世纪沿欧亚草原之路西迁到匈牙利定居。因此,有些西方考古学者认为:是柔然人从中国北方把马镫传播到欧洲,甚至认为阿瓦尔人的马镫就是中国传统的直柄横穿金属马镫,或者有中国工匠直接参与到为阿瓦尔人制做马镫上来。因此,马镫被称为“中国靴子”。

  通过上述考证与论述,可以确认:最早的马镫发现于公元3—4世纪鲜卑人活动的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世界的一项伟大贡献。

马镫发明后,很快就由中国传到朝鲜,在公元五世纪的朝鲜古墓中已有了马镫的绘画。至于流传到西方的马镫,是首先由中国传到土耳其,然后传到古罗马帝国,最后传播到欧洲大陆的。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对中国发明的马镫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关于脚镫曾有过很多热烈的讨论……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优势的是中国。直到8世纪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现脚镫,但是它们在那里的社会影响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怀特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脚镫在最初却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事实上,欧洲人是踩着中国人的马镫进入了骑士时代的。

发展历史

中国有据可考的马镫,出现在北魏时期,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其后,马镫也被高句丽人掌握和改造,用木芯包铁镫代替了北燕的木芯包铜镫。

马镫的发明几乎可以和轮子的发明相提并论。有了它,骑兵可以更轻松的在马上做各种动作,人类战争史才真正迎来了骑兵无敌的年代。马镫的历史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了,最早是用皮革制成的。马镫有银、铜、铁鎏银、铁等不同的材质。它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是为了帮助骑士上马而发明的。
中国最初的马镫只有单独的一个,垂系马鞍的革带也很短。骑士上马之后,马镫就没有实际用途了。古人在原始马镫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制作出真正的马镫,就是现在的双马镫。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军事上,它使骑兵上下马迅速,人骑在马上不易坠地,控制战马更加自如,马镫解放了骑兵的双手,增加了战斗力。在日常生活中,马镫使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甚至妇女都可以稳稳的骑在马上。骑马的姿势也更加潇洒大方。


寒 山 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