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671931
haitao
专访Lawson CEO:SaaS产业吹捧过头 撑不过两年?
专访Lawson CEO:SaaS产业吹捧过头 撑不过两年?
2008.09.03 来自:CNET


Lawson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Harry Debes不相信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这回事。

事实上这家ERP(企业资源规划)软件厂商的高管甚至还断言SaaS走不过两年。

Debes在接受ZDNET Asia记者访问时,提到为何历史已经证明SaaS是行不通的,还有为何该公司不随着市场潮流跳入这块按需(on-demand)趋势。

问:所有大厂都跳入随选这块市场,请问云计算是不是下一个大趋势呢?

这股按需、SaaS现象我这辈子已经在职场上历经三次了。第一次是叫做service bureaux;第二次是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现在则称为SaaS。

但基本上这都是同样的东西,我预测SaaS未来的命运跟前两次也会差不多,也就是无疾而终。

SaaS并非软件业或客户的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它的想像空间都来自于某单一公司搞得还算普通的业绩:Salesforce.com的获利也不过是一般而已。

未来两年,市场就会逐渐发现SaaS也不过是另一个吹捧过头的东西而已。

一个产业不能光靠一家公司来撑,Salesforce.om未来成长一定会趋缓,股价也一定会掉下来,届时整个SaaS产业也就会垮了。

问:难道市场不会避开先前的错误吗?

人都是愚蠢的,历史总是一再重复,人也会不断重复犯错。

问:那意思是Lawson自己没有一套SaaS策略啰?

事实上,我们在三年前曾开发过一个SaaS产品。2005年时,我们开始建造人力资产管理产品。

那时市场已经开始谈论SaaS,只是还不成气候,我们当时觉得这或许会有一些作为,因此就针对SaaS模式来开发软件。

但我们实际计算一下,发现我们会被杀死,因为我们得花7到10年才可能赚钱,因此我们就改变计划。我很高兴现在我们两种模式都能卖钱,不必等到10年才会赚钱。

问:但你们对手都有提供SaaS模式不是吗?

甲骨文首席执行官Larry Ellison看法跟我差不多。他曾意外投资过CRM产品与NetSuite。他原本并没这意思,虽然这些产品算是小有成功,但整体上并没什么出色。

而SAP的Business ByDesign则完全搞砸了。SAP曾说两年内ByDesign可吸收到1万名客户,但历经那么多的广告宣传,目前连100个都不到。

我们有使用Salesforce.com,我很喜欢,但就算它不是SaaS我也会购买。我认为Salesforce.com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产品的关系,而不是SaaS之故。

问:理论上,SaaS的商业模式不是相当简单吗?

没错,但由于你得先提拨成本,营收则是分布于未来五年,你卖得越多,亏损越大。你得撑到4年半才能打平,但更大的问题来了,四年后客户不见得还跟着你。

你签下一位SaaS客户很快没错,但要失去也很快;而传统软件比较像古柯硷,你会上瘾。只要你投资了某家厂商,你要转换的成本就很高,也很麻烦。若真的那么容易转换,那SAP一堆客户早就跑光了。

问:因此Lawson也是这套作法来锁死客户?

这跟锁死无关,而是用户自己把自己锁起来了,所有专业软件都是这样子的。

由于转换成本太高,因此只要可以运作,大家都会继续使用同一个产品。

一旦成本摊提完之后,客户基本上就是免费用软件了。若是使用Salesforce.com,他们年年都照样得花100万美元,这是因为他们得缴钱取得授权与维护。

SaaS只是客户的财务选项之一,针对这方面,我们提供了代管服务,这跟SaaS没什么差异。

问:你们在亚洲有什么计划吗?亚洲多半是中小企业,他们普遍没有那么多资金可一开始就投入ERP软件。

其实还是有许多厂商是我们的对象,他们的营收规模都有到5000万美元至2亿美元之间。我们主要针对垂直市场,而非一般市场,我们不跟SAP或微软竞争。我们靠着走垂直市场路线才有办法取得竞争优势。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