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85] 2008-11-05 01:18:07
[转贴]经济危机已经寒日照进流民社会
文章提交者:江海寄余生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经济危机 寒日照进流民社会
2008-11-04 老虎庙
11月1日,周六,前门流民自救组织工作的临时联络人王玉海来电话说,“现在瓶子越来越不好卖了,拣一天下来不过换三块四块……”我很纳闷,除了因为季节原因——天气越冷,在广场上买水带水的游客自然越少——但看现在乍冷乍热的天象,还不像是要走到绝路,怎么就忽然出现数天连续不景气的现象呢?老王是和媳妇秀美一同劳作的,秀美兜售小国旗、手机挂件、旅游地图,前两样须花点成本,少进快买,勤进货,资金就还周转得开;后一样旅游地图是出版单位免费提供,卖一块赚一块,净赚(出版社靠推地图上的广告),这样下来好的情况下秀美一天可赚十块八块,甚至更多。老王的情况就不甚好,他做传统的捡拾饮料瓶子营生。却遭遇的是塑料瓶子回收价见天下跌,眼看就到“得不偿失”的境地。
我问过老王他怎么看,老王人聪明,说:“我看是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追问为什么这样看?老王说:“就那么个感觉,深的我也说不清楚。”我没把老王的话放到心里。后来老王就去了鸟巢——流民们的新希望之谷。
鸟巢离我家近,我知道那里现在没有体育,只有大卖场,连轴地举办各种商品展销会叫许多省外来找“我和你”的游客大感失望,新近又在为明年开张的一个长期型市场大规模招商。流民们,还有更多的下岗北京市民都已经把那里看作了新的生活来源。鸟巢的营生并不见得好,老王才来了几次,也只有周日两天还可以。不过远不如天安门广场,来时还得乘坐地铁、公交车,又是花销。
还有,那个老警察还在“追杀”老王吗?http://24hour.blogbus.com/logs/30223876.html老王继续在天安门广场做营生的可操作性还有多大?
和流民们打交道近一年,怕是什么事情都经过了,老王所说的这个饮料瓶子里的世界金融危机我还真没有见过!
一个长期与我合作流民事业,却不愿抛头露面的女孩子给我打来电话:我开车的时候听来一耳朵,收音机里播放一条信息说,东北沈阳那边废品收购行当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居民听说回收一只瓶子才三分、四分,就都不愿意跑那腿了,细心点的宁愿把瓶子在家搁着、攒着。废品回收单位纷纷关张……我看广场的情形是碰着大潮了,躲是躲不过去的,死扛也未必有用,得号召大家联合起来为流民们想办法,要紧的是叫他们安全的度过今年冬天,别再死人……
难道真的是遇了就连北京流民都不能逃脱的世界经济衰潮?遇了凡世人均无法脱逃的经济冰河?老王岂不是先知先觉!
我从网上找到了那篇文章《沈旧物收购业遭遇“深寒”》http://news.lnd.com.cn/htm/2008-10/31/content_378736.htm据其消息称——
沈阳回收费饮料瓶子的价钱现在是3个瓶子1毛钱。
8月份时,旧报纸收购价格是每公斤2.2元,现在降到了每公斤0.8元;旧钢材过去每公斤收购价3.5元,现在1.5元;废塑料过去收购价为每公斤5.3元,现在是2.2元。
沈阳市全市旧物回收行业能够保持正常经营的业户占8%-10%,能够盈利的业户占1%-3%,90%业户处于亏损状态,20%业户已经停业。
书报、钢铁、塑料三大回收主项价格全线套牢
(一些回收商表示)已不大回收这类旧物,业户们几乎都是一个口气:能收到的废旧塑料一般只有饮料瓶子,每个瓶子只卖三四分钱,老百姓干脆就直接扔掉了。而40个饮料瓶子才1公斤,收购站的利润只有1毛钱,不收也罢。
那么,造成现今废旧物资回收业的不景气现象的幕后推手究竟是谁呢?我顿时想起了老王的“断言”——我看是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
一家沈阳的回收老板说:进口废纸(直接)冲击国内市场……(纸厂)的成品也卖不出去,因此向我们要货也相对减少。我还在原来堆放国内废纸的场地看到,如今那里摆满了进口废纸。据工方介绍,美国废纸如果与国内废纸价格相同,工厂肯定不要国内货,因为美国废纸的出浆率高,又多数是纯木浆。还有一种说法,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冲击,有的国家已经抛弃废纸,只要有人用船把它运走就不要任何费用。
一位作废钢材生意的老板说:楼市放缓牵连钢铁走向……我们一直给抚顺钢厂和通化钢厂送货,钢厂的钢材过去是房地产商的抢手货,他们过去会随时准备几百万现金等待取货。可是,眼下的情形全变了,楼市不景气,钢材卖不出去,下游的企业也就陷入危机。
显然,由于经济的格局发生骤变,一些小型的造纸厂、熔炼厂、铸造厂、塑料加工厂等的命运也紧随其变,大批厂家的停产、停业以致关张破产都在直接影响着废品物资回收站的生存……
我有个朋友曾经对我惊讶道:流民?你怎么就和他们搅合到一起去了?对此问题我只能张口结舌。要放早些年,我也许会对他们视同路人,后来为此想了很多解释自己的理由,其中一点——我看流民很自由,是这个社会里最具自由人群。但是他们很难维系生存基本状态,倘若解决了经济问题后,岂不远远优于我们,优于我们这些看似幸福者,开心着,有工资拿,有汽车开,有房子住,又因此或多或少被人瞧得起着的人吗?我们的人格自由请问又在哪里呢?其实现在一看,我们的命运正同被一个经济社会控制和导引,竟然看似有了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魇”!
看看流民们会帮助我们点什么呢?再看看我们该向他们提供点什么帮助?
本文数据部分采自记者:关宏文,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