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大兵刘添:我在阿布格莱布监狱当狱警的日子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口述 刘添
2008-11-13 08:53:00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19872
伊拉克巴格达向西推进25公里,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子——阿布格莱布。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人口仅有三四万的小地区始终默默无闻。但自萨达姆时代以来,这个词被赋予了死亡的气息。因为巴格达中央监狱(BCCF)就坐落于此。因为全名过长,所以这个监狱被用旁边的镇子代名。
阿布格莱布,位于一片空旷平地上、布有7层铁丝网的帐篷群,萨达姆时代政治犯的坟墓。 美国接管后成了处理所有战俘的地方,由于2003年的美军虐囚丑闻,阿布格莱布陡然闻名全球。
2005年,华裔美国大兵刘添所在的工兵营被派往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担任狱警10个月。这个1982年生于河北的中等个子男孩,1998年随父赴美定居,2003年加入美国大兵,成为一名现役战地工兵。在阿布格莱布,确切的说,刘添和他的战友还扮演了这座监狱的终结者。2006年9月,美军将其交还伊拉克,并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变成一座展示萨达姆罪行的博物馆,以另一种姿态继续吸引世界的眼睛。
(以下为刘添的自述)
2003年臭名昭著的美军虐囚事件发生后,阿布格莱布成了伊拉克最敏感的地方。我们这拨驻扎军队,包括一个工程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等,就是为了制约领导人的权力。此外,部队每周起码开一次座谈会,反复强调“七项纪律八大注意”。那往往是我们的“瞌睡会”。
狱警分内警与外警,内负责监管关押人员,外负责防御,每人一天工作13个小时,凌晨两点至下午两点倒班,中间交接一小时。
在押人员从抢劫偷窃到宵禁期间出来找牛的,无所不包,关押人数最多时高达6000人。阿布格莱布根据嫌犯的危险程度设置了五个营房。一营的管制最宽松,一个牢房可关30-50人,他们白天可以踢足球、打排球;五营则是一个个单间,通常用来关押恐怖分子,他们什么也不能做,只能老老实实呆着。
营房全是帐篷,原是美国大兵的军营,后来我们发现伊拉克的监狱条件好,便将其改装成军营,将帐篷区改造成现在的阿布格莱布。
别以为从这座帐篷监狱越狱是件容易的事。帐篷四周围了7层铁丝网——一层铁丝网加一层钢筋混凝土水泥墙,再一层铁丝网加一层更高的水泥墙。此外还有瞭望塔,每名狱警随身携带218发子弹,即便是6000人同时越狱,我们每人也能对付100个嫌犯。
我们没遇到越狱的,双方之间的 “斗智斗勇”倒天天上演。每个月都有狱警被打,袭击者在点名时躲在厕所里或别的什么阴暗角落,猛地朝搜寻的狱警猛击。阿布格莱布不乏这样的亡命之徒,他们将付出极大的代价。我们会将这家伙从第四营到第一营逐次各关一个月,每到一个营,他所在的狱友统统不得打球、抽烟,大家便把怒气全发到他身上。我们要做的,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从来没有受到袭击,因为伊拉克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不错,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到伊拉克只是来做生意,让他们一起有钱赚,不像美国人,把他们平静的生活搅得支离破碎。
阿布格莱布自然成为伊拉克反美武装最集中的袭击目标。加之阿位于三个村落之间,时不时的,会有一个火箭筒或迫击炮从某个村子打进来。一次,一枚火箭筒命中一个正在修的囚犯楼,削掉一角,还把一个战友的头盔削去,在他的脑袋上划了一道口子。
晚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枚又一枚闪光弹在附近村落发出橙色和白色的光,我们呸道,“全是狗屎!”
我不想在这狗屎地方送命,尽管我参军是因为我热爱军旅生活。我不需要拿青春换国籍,参军之前,我已是美国籍。我们营有一个菲律宾人就是绿卡兵——在美国,持绿卡者便有资格参军,连续服役五年且赴战场执行任务,便可入籍。
我们对绿卡兵战友没有任何歧视,在基层部队,每个人都靠本事吃饭,靠能力赢得尊重。在美国,哪有什么本国人、外国人,主流和非主流,它就是一锅大杂烩。但在领导层,身份是最重要的,比如军队军事军情局就不招绿卡兵。因此,绿卡兵至今官不至下士。
从伊拉克回到美国后,那个菲律宾战友如愿以偿拿到了美国国籍,还请大家喝了一晚上酒。我也从现役调入后备役。美军要求预备役军人每个月定期做体能测试,跑步、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如果不合格,将会受到降级、扣工资等处分。保持良好体能是必须的,如果美国进入战时状态,上前线的是我们这些老兵,而不是刚入伍的新兵。
其余的时间,你爱干嘛干嘛。美军工资不高,一年四五万,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但福利很好,如高额免税保险、大学奖学金、医疗保险。
我现在麻省州立大学念旅游管理,我天生是一个 “在路上”的人。但我和其他华裔美国大兵没有联系,美国也没有华人战友会,主要是人数太少,当了5年兵,我只碰到一个同胞。毕竟,当兵绝对不是个热门选择,尤其近年战争频繁,美国一度出现征兵荒。能拿到美国绿卡的华人都非平庸之辈,谁愿意用生命做押注?
正因为如此,美国社会对大兵非常尊敬,正因为我们这些志愿兵,他们不必将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我穿着军装走在大街上,经常会有人过来握住我的手,“感谢你对美国和我们所做的贡献。”
我不忌讳向国内的朋友说,我是一个为美国打仗的美国大兵,我在法律上是美国人,为它而战无可厚非;同时,我还是一个中国人,但我的身份丝毫不妨碍我热爱中国。
不过,如果我爷爷还在世的话,不知会发生什么。这位打过抗美援朝的老解放军也许会被雷到,天哪,我的孙子竟然成了美国大兵!(应采访者要求,刘添为化名)
(李丹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19872
寒 山 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