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504] 2004-12-28 01:42:16
中国江苏省省会南京市的最高领导人罗志军书记3号,在率团访问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的名古屋时,面对共同社的采访提到,将以适合于当代社会的方式改变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教育,阐明了将要推动面向未来的和平教育的想法。“南京=大屠杀”的印象,使得日方难以前来投资。罗书记的发言意识到了这一点,其目的是要通过和平教育缓和市民的对日感情,整备投资环境。南京市在去年12月,大屠杀65周年纪念集会上发表了“和平宣言”,争取把南京打造为和广岛、长崎同样的“国际和平城市”。罗书记说道:并不是说以前的教育错了,不过我们必须考虑与时代相符的方式。
看了后,不敢说罗书记做得不对,只是隐隐觉得心里有点不舒服,有点难受。
“南京=大屠杀的印象”,确实,对于一个不是南京人的外地人来说,南京给人的印象就是直接联系到南京大屠杀。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有南京的同胞,请你们别生气也别介意,我并不是说南京什么不好更没有侮辱南京的意思。我和我的同学,很多人都不是南京人,我们从五湖四海通过高考来到南京,来到这个传说中的都市,来之前,我们对南京都是一知半解,了解最多的就是历史书上的——南京大屠杀,或许,我们十分的孤陋寡闻,或许,我们十分的愚昧顽固,以至于很多人,当初填写志愿时宁愿选择东南大学而不是选择南京大学——只为它取的名字里含有“南京大屠杀”里的“南京”两字,我们为南京大屠杀而感到耻辱。有人说,我们这几代人之所以这么仇恨日本人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仇日的思想接受仇日的教育。我想说,如果你真这么想,就错了。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科书中没有一字是仇日恨日的,有的只是那段时期先辈们的血泪遭遇,有的只是他们的家园残遭蹂躏,有的只是他们的子女残受侮辱、歧视、屠杀。大学以前,很多人都并不这么的憎恨日本人,我们觉得松下的随身听很好用,我们觉得索尼的电器很优良,我们觉得奔驰的汽车很酷,我们觉得日本就是先进的代名词。后来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懂得多了,思想也就慢慢变了,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我们感到愤怒,当日本的军队舰开钓鱼岛时,我们感到屈辱,当看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那一张张血淋淋的照片那一幅副永不瞑目的面孔那一个个残被奸杀的尸体……我们感到刻骨铭心的仇恨。或许,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我们不该活在过去,我们该“适合于当代社会”我们该“面向未来”,可是看着日益嚣张的日本政客,日益骄横的日本右翼民众(还是加个“右翼”两字吧),我们实在无法去适应未来适应那所谓的“当代社会”!日本人屠杀了南京人没有来道歉,南京市的市委书记如今却跑到日本发了如上演讲,这令我们这些不是南京的外地人都感到心寒!什么叫历史?历史就是实事说是!真实的历史难道还分什么“与时代相符”不相符?……
皇帝胡搞是游龙戏凤,
巡抚胡搞是深入群众,
知府胡搞是娱乐活动,
知县胡搞是体育运动,
小吏胡搞是胡乱打洞,
草民胡搞是流氓活动
============================
有客自东来,告我沈阳事,
甲申今岁无他论,唯庆清军入汉关.
闻客闲言做冷笑,长夜孤坐难入眠,
酒尽十杯心愈寒,弹剑金樽前,
杜鹃涕泣星月残,国耻激心阑.
昔时中国内战急,满奴乘间夺汉室,
中外当一家,留发不留头,
南来屠城九十九,汉血染尽汉河山.
读史至此不忍言,历史一长叹,
二百年来为猪狗,汉家英雄起报仇,
百万人头落,争得自由身.
三代安乐忘羞耻,白日繁星乌云连,
洪贼施逆成英豪,扬州十日内战篇,
豚尾大戏日日歌,万家迷倒满装前.
千载精忠事,不值一文钱,
武穆文山皆迂朽,好个智者余桂圆.
黄花冈上看黄花,黄花零落意沉沉,
十万万人齐倒戈,今日中国无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