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94] 2009-08-04 01:47:52
香港“败犬”一族
(2009-08-04)
● 戴庆成
[中国早点-港澳特搜]
上星期四晚上和朋友去一家高级餐厅用餐,期间朋友突然冒出一个问题:“你看到没有,现在晚上来这种餐厅的大部分都是女人?”我环顾一下四周,果然周围一堆两堆的都是女士,而且看上去年纪都在三四十岁左右。再回想最近去过的一些餐厅,好像都有这种情况。与朋友思索许久,都不了解个中原因。
直到回家过后,看了一则电视新闻,才明白这种情况的背后,或许与近年在香港逐渐流行的“败犬”现象有关。
根据香港统计处当天公布的报告显示,香港男女比率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2007年是每千名女性对905名男性,至去年已跌至每千名女性对896名男性。其中,在25至39岁适婚年龄人士的组别中,“剩女”更多达24万!
剩女多了,意味着单身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尤其在香港,所谓女性撑起半边天,许多女性都是位居管理层的高薪人士,赚钱能力比男人强,难免择偶要求也高。这都使到未有对象的香港单身女性人数不断增加。
“美丽又能干的女人,只要过了适婚年龄还是单身,就是一只败犬;平庸又无能的女人,只要结婚生子,就是一只胜犬。”对于这些以往被称为“单身贵族”的女性,最近一段日子,香港社会上开始有人改称她们为“败犬”。
“败犬”一词,源于日本作家酒井顺子2003年出版的《败犬的远吠》。而近年台湾也推出剧集《败犬女王》,该剧由台湾女星杨谨华饰演33岁记者的一段姐弟恋故事,成为收视大赢家。早前这股“败犬”风开始吹到香港,无线电视收费台也有播放,引来一班身世相近的OL(office lady)日日追剧。
我身边不少香港女性朋友看了都纷纷反映说,剧中内容引起了她们不少共鸣。有朋友感慨说,虽然她们高学历、高收入,但年过三十仍然独身,感情毫无着落,跟一头被打败、要夹着尾巴逃走的狗委实没有分别。一些心急的朋友便主动跑去婚姻介绍所登记,希望找到另一半。另一些喜欢独来独往的朋友,则继续单身生活。因此,这就出现了晚上餐厅愈来愈多女士聚集的情景。
但不管怎样,既然数据显示有花钱潜力的香港女性越来越多,在商机无限的大前提下,香港商界都纷纷推出迎合“败犬”的商机,希望开发这股未经发展的新市场力量。
据香港一些从事婚姻介绍的公司透露,很多未有对象的女性,外表和打扮都很平凡,因此这为他们带来了商机,介绍男友之余,也顺便开拓为女士改造形象的服务,帮助女顾客形象和思想大改造,然后再作撮合。
当地一家出版社早前更宣布,将于9月在市场上推出第一本专门为女性撰写的汽车杂志,以吸引女性车迷。该出版商的发言人说,这本为“追求时尚的汽车车迷”而设计的杂志,其市场目标对准的是“热衷于汽车以及时尚”的富裕女性。杂志内容有采访成功的女性,及由她们介绍自己的汽车,分享一些餐饮,旅游方面的资讯和驾驶技巧等等。
无疑,在香港商家眼中,这些“败犬”绝对不是败犬,她们是又大又胖的“金蛋”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