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744286
holly: 老规矩, 请暂勿外传
应用程序商店之杂谈


先给应用程序商店这个东西下个定义吧. 这篇文章里所谓的应用程序商店, 即英文的 App Store. 是指用于移动设备, 特别是手机的, 陈列和购买用于这种设备的应用程序的网上商店. 通常应用程序商店会提供比较方便的支付手段, 对应用程序具备一定程度的评价体系等等. 最重要的, 对于设备 (手机) 的用户来说, 应用程序商店一定是一种能提供非常方便的应用程序购买, 下载, 安装方式, 有时候甚至是唯一方式的服务体系. 另外一个方面, 应用程序商店也必须能够采用按比例分成或者别的手段对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具备一种激励机制, 毕竟, 应用程序商店这个商店的兴旺程度还是得靠其中的应用程序来支持的.

应用程序商店的首次出现, 是在 2008 年的 7 月, 伴随着 Apple 的 iPhone 3G 手机以及 iPhoneOS 2.0 操作系统, 还有广大开发者翘首以待的 iPhone SDK 一起推出的. 这是一个全新的创举, 在此以前, 无论是计算机界还是通信界都还没有类似的东西出现过. 虽然象中国移动之类的大无线运营商也会有 "百宝箱" 之类的东西存在, 但是与应用程序商店相比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应用程序商店首次完整地定义了应用程序的销售分发分成途径, 清晰描述了设备和系统开发商, 应用程序开发商和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 界定了设备/系统, 第三方应用程序, 以及 Apple 公司的控制范围. 虽然, 从 Apple 早就成功地结合其无比流行的 iPod, 把 iTunes Store 运作成一个网上最大的音乐分发销售商店这一点来看, Apple AppStore 的出现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但无论如何, 它都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Apple AppStore 作为第一个应用程序商店出现了, 并且运行得红红火火, 理所当然地, 各大手机制造商以及系统开发商自然就会纷纷而上, 大家一起来复制这个模式吧. 毕竟, 人家有的我们也得有, 是吧? 于是 Nokia 推出了 Ovi store, Microsoft 推出了 Windows Mobile Marketplace, Google 则早早地有了 Android Market, BlackBerry 也有 AppWorld, Palm 趁着推出全新机型 pre 以及全新的操作系统 WebOS 的机会也宣布了 App Catalog. 俨然, 应用程序商店已经是手机系统制造商必须配备的东西了. 并且, 各家对开发者的分成比例也大同小异. 只是, 这么些应用程序商店中, 唯有 Apple AppStore 一路高歌猛进, 拥有巨大的应用程序数量 (7万), 巨大的下载量 (10亿), 巨大的开发者群体. 别的那些呢, 看上去都十分的惨淡. 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按说别的那些手机的用户量并不会比 iPhone 的用户少啊. 那么, 难道是 Apple 走在前面从而赢家通吃? 还是 iPhone 对开发人员对用户比别的有更强的吸引力? 又或者 Apple 的设计与市场能力都远远比别的那些人家强? 现在, 好象还看不出一个明显的理由来.

然而, 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总是会伴随着新生问题的出现. AppStore 在一派欣欣向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不同的声音. 比如最近的 Google Voice 得不到批准并且把与之相关的软件全部撤下, 不但导致众多媒体的口诛笔伐, 甚至还惊动了 FCC, 据说正在调查中. 这是业界关于 Apple 对 AppStore 监管的疑问. 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因为没有先例, 厂家在如何监管如何控制应用程序商店方面都只能是摸着湿透过河. Apple 的 AppStore 因为最为红火, 因此这些问题也最为突出最为人所关注. Apple 对其 AppStore 的监管其实是相当严格的, 而Google 对 android market 则是采取不加任何监管的策略. 另外的那些商店, 不是应用程序不够多就是用户下载量还不是很大, 还少有这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来.

关于监管的问题, 目前集中的焦点在于开放与不开放. Apple 的 AppStore 被认为是很不开放的. Apple 会对提交的所有应用程序进行审查, 确保没有违反 Apple 规定的允许范围, 这包括不能使用未公开的接口, 不能涉足 Apple 规定不允许第三方应用程序实现的内容, 以及不允许色情内容等等. 很多人士对于这个啧有烦言, 认为 Apple 的政策严重限制了应用程序的可能性. 另外一些人指责的焦点则在于 Apple 的审查制度与过程极不透明. 这么看来, 似乎一个充分自由的应用程序商店会更加好一些. 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看看 Android Market 吧, 这个几乎不存在审查的, 充分开放的应用程序商店, 它的发展却远远不如 Apple 的 AppStore. 从这个现象来看, 开放与否却也不是一个应用程序商店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反, 被指责为不开放的监管策略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开发者的利益. 看看 Android Market 上那寥寥无几的收费软件, 以及几乎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大厂商进入其中的现象, 再与 AppStore 上情形对照一下, 两者的差别实在是很大的.

应用程序商店的另一个问题, 则是如何评判应用程序质量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 Apple 的 AppStore 上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7 万个应用程序中, 有多少是垃圾? 有多少是精品? 用户其实无从辨别. 虽然 Apple 采用了用户评等级, top 25 等等方法, 但是对于用户来说, 这些其实还是远远不足以让人比较清楚地了解应用程序的优劣的. 比如前阵子我想要找一个 PDF 阅读器, 在 AppStore 中搜索了一下, 得到了大约 10 个左右的结果, 从免费的到 $4.99 的都有, 看简介大家都差不多, 因为是开发者自己写的嘛, 总归都是往好的方面吹. 于是我就挑了几个用户评级还不错的 (其实评级都不错), 等到安装之后才发现, 那个卖 $4.99 的速度慢到几乎没法用, 倒是那个 $2.99 的表现不错. 因为我自己是 iPhone 的开发者, 所以从程序的表现能够看出些东西来, 比如 $4.99 那个, 确实是自己解析了 PDF 文件, 自己渲染页面的, 很可能是原先在桌面机上有产品直接移过来的. 所以速度慢得没法用; 那个 $2.99 的呢, 放大到 PDF 页面设计大小之后, 其放大明显可以看出就是直接的图像放大了, 好, 这个应该是直接利用了 iPhone 本身的 PDF 支持, 而 iPhone 本身的 PDF 支持是只能缩小没法放大的. 看上去这个 $2.99 的技术含量没有 $4.99 高, 但是它响应比后者快多了. 看看, 象我这样自己是开发者明白内部机理的人都有无从选择的迷惑, 更不用说普通用户了. 一个好的应用程序, 其实是很难在应用程序商店里表现得鹤立鸡群的, 同样, 一个做得很烂的应用程序, 在商店里大家也看不到它有多烂.

还有一个问题, 是跟应用程序开发者密切相关的. 应用程序商店的出现, 给了大量个人的或者小规模的开发团体以赚钱的希望. 这个一点都没有错. 只是事情往往会走过头, 最近有这么一回事, 有个规模不大的巴基斯坦的公司, 每天在 AppStore 提交的应用程序数量在 5 个左右. 每天 5 个! 想想看, 这是什么速度啊. 一个月就有 100 个, 半年就有 600 个. 于是这个公司就赚到了不少钱. 且慢, 稍有点开发经验的人都知道. 开发一个应用程序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每天 5 个, 那是什么程序呢? 答案很简单, 这些程序, 几乎都是简单地把网上的某个服务包装了一下, 就作为一个应用程序推出去了. 于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 AppStore 这 7 万个程序里, 究竟有多少是这种垃圾, 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呢? 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么赚钱很容易, 大家都这么干的话, 拿每天 5 个程序来淹没那些花几个月才做出来的应用程序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到那时, AppStore 上充斥的会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 喜欢投机的人总是比喜欢创意的人多的. 因此, 我想, 象上面这样的例子肯定还有很多很多.

说了一堆国外的商店之后,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国内自己的吧, 毕竟, AppStore 之类的由于支付方式或者政策原因, 在国内其实都还无法使用. 中国特色还是处处可见的. 这不, 中国移动的应用程序商店也在轰轰烈烈地准备起来了. 从今年 5 月开始, 移动的 Mobile Market (以下简称 MM) 开始被媒体披露, 虽然直到写这篇文章时还没正式开放, 从各处的小道消息也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了. 对中国移动来说, 支付手段是现成的, 不存在任何问题. 那么, 关键就看移动准备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运作 MM 了. 如果象之前的传闻那样, 只有取得资格的 SP 才能进入 MM 的话, MM 跟从前的百宝箱之类的其实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如果象最新的传闻那样, 会象个人开发者开放并且也有类似的三七分成的做法的话, 看上去对开发者还是有吸引力的. 无论如何, 我们还是得等到移动正式发布 MM 才能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若你在年轻时上过水木, 它会一生跟随着你, 如一场浮动的盛宴

禁色和禁果仍被保存吗?
这世界有否给潜移默化?
离过家回了家仍住中环吗?
-----信有带到新居里烧吗?

一切美好的都会消失

人要是没有理想, 跟咸鱼有什么两样?

“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直觉和思维的世界。”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FROM《肖申克的救赎》)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